专栏名称: 点拾投资
点拾是由行业最专业的投资研究人组成,专注于中国和海外新兴领域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等行业研究。我们的研究,已经获得行业内最优秀的投资者认可,特别是消费,科技互联网和跨境比较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能为您的投资助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红杉汇  ·  “偷师”大自然:仿生学新启示 ·  20 小时前  
萧山发布  ·  总投资3亿元!打造行业标杆示范线! ·  昨天  
希夏邦驴聊股  ·  20250206 迟到的红包 ·  2 天前  
希夏邦驴聊股  ·  20250206 迟到的红包 ·  2 天前  
独角兽智库  ·  DeepSeek将如何影响科技股走势? ·  3 天前  
概念股逻辑  ·  DeepSeek概念股崛起:揭秘科技投资界的新蓝海 ·  2 天前  
概念股逻辑  ·  DeepSeek概念股崛起:揭秘科技投资界的新蓝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点拾投资

国泰基金彭凌志:股票投资的本质是抵御长期通胀

点拾投资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21-03-07 15:30

正文


导读:国泰基金的彭凌志是笔者认识多年的老友,记得2017年的时候我们曾经一起在他公司楼下喝咖啡,当年彭凌志通过提前布局白酒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获得了全市场收益率第二的优异成绩。多年以后,和彭凌志再次坐下来聊投资,发现他依然在遵循高质量成长股投资的理念,只是投资的方式也更加契合宏观经济环境。

彭凌志的选股核心标准是:行业空间大、竞争格局好、公司有定价权。在行业选择上,他偏好业绩增长足够快的赛道,在公司选择上,他偏好在整个产业链分配环节有定价权的企业,在买入和卖出的时间点上,业绩增速和价格变化是核心指标。当然,过去几年彭凌志的估值体系也从PEG逐步转向DCF,让组合持有优质资产更长的时间。

这个变化背后有两个原因。首先,彭凌志认为大的宏观环境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发生是不可逆的。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负债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全球宏观经济的主要特征。其次,彭凌志对股票的理解也有一些变化,更多把股票看做老百姓抵御通胀的一种资产,从这个角度出发,即便短期优质资产出现下跌,彭凌志都不会再感到心慌。

拉长时间看,彭凌志也看好三个方向:第一,大量中产阶级崛起后,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今天这一块的需求依然没有足够的供给,无法完全被满足。第二,中国通过产业链优势和工程师红利,具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第三,中国快速向海外追赶的产业链。

最后,彭凌志是一名极度坦诚的基金经理,在此次访谈中,他分享了大量自己如何实践投资的案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一个优秀基金经理的特点是对自己诚实,诚实剖析自己才能看到问题,让自己不断进步。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彭凌志的投资“金句”:

1.我做了很多年投资,一直遵循高质量成长股的投资理念,这个底层的理念并没有发生变化

2.我的投资框架从过去更看重短期行业景气度的PEG方式,转向了更看重长期商业模式的DCF估值方法

3.我认为选股最重要的还是这几点:大行业、格局好、有定价权

4.我对竞争格局的判断更多来自观察和跟踪,不要着急下结论,一旦出现不可逆的趋势再行动也不迟

5.我对白酒两次大的买入和卖出,都是基于价格的变化

6.我现在持仓的公司,都是做好了如果下跌30%,也继续看好的准备,想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怕了

7.过去我们很看重事实和数据,理解了非理性的投机后,还加入了情绪和梦想。我对股票的理解,从原来的两个维度进步到四个维度

8.任何阶段市场上的主流偏好背后,都有深刻的宏观因素,从原来的买小股票,到2016年主流偏好转向了大股票,都是大的宏观因素出现了变化

9.我对全球宏观经济概况为四个词: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负债

10.过去我觉得买股票就是买增长,但是在低利率环境下,股票有抗通胀的能力,优质企业变成了一种长期抵御通胀的资产



选股核心标准:空间大、格局好、能涨价


朱昂:能否谈谈你的投资框架?


彭凌志 我做了很多年投资,一直遵循高质量成长股的投资理念,这个底层的理念并没有发生变化。 当然,我的投资框架这些年以来也一直在改进和优化。之前我更多是跟着业绩的成长性来做投资,结合行业的景气度。那时候投资的主要矛盾聚焦在行业和业绩的高增长里面,包括我在2016年买了高端白酒和新能源汽车,都是沿着这套方法来做的。

经历了2018和2019年的市场,发现自己过去的这套框架遇到一些挑战。比如说我在2016年年初以3000亿市值买的高端白酒,确实看到之后几年的业绩增长会加速。但是到了2018年,由于担心高端白酒的业绩增速下来,我就把这个高端白酒龙头卖了。确实,2019年业绩增速出现了下降,但是股价反而通过估值的扩张继续上涨。

我发现市场的定价体系,从过去的PEG框架转向了今天的DCF模型,这个变化背后的原因是深层次的,包括宏观环境的变化、投资者结构的变化等诸多因素。 我的投资框架也从过去更看重短期行业景气度的PEG方式,转向了更看重长期商业模式的DCF估值方法。 不变的是,我依然聚焦在高质量的成长股里面。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高质量和成长。一个公司如果没有成长性,我是不会选择的;如果一个公司只有成长性,成长的质量不高,我也不会选择。

我会有一个高质量成长股的股票池,再从这个股票池里面去寻找有可能发生戴维斯双击的企业。先进行一层质量和成长的筛选,再进行一次景气度的筛选。我会从四个维度进行选股:

首先,行业空间要足够大。 我一直喜欢买大行业空间的股票,包括2017年重仓的白酒、保险、新能源汽车都符合这个特点。

其次,竞争格局要足够好,我过去买的所有股票,基本上都是白马龙头, 基本上没有买过什么黑马股。包括2018年开始我投云计算,买的都是各个细分赛道的龙头股,没有去偏好一些市值很小的TMT公司。

第三,我要买能涨价的公司,公司一定要有定价权。 涨价能力是我组合中比较明显的特点,从高端白酒、新能源汽车的上游资源、到SaaS云计算企业,都是有涨价能力的。

第四,公司必须有成长性,这个成长性可以来自行业渗透率提高,也可以来自公司内生竞争力带来的份额扩张或者垄断。 从我的组合能看到,去年我买了免税行业的龙头企业,就是因为这家公司具有免税行业中90%的市场份额。无论是用原来的PEG估值体系还是今天的DCF模型,企业现金流的创造都和成长性相关。如果现金流没有增长,公司的价值就不会出现比较大的爆发。一个现金流能不断增长的公司,带来的安全边际会更高,即便短期出现了股价下跌也不会特别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公司的股价多数能修复。

最后才是估值的高低。在我的投资框架中,估值一直会放在最后看。即便我2016年买高端白酒的时候,当时这些公司的业绩增速还没起来,PEG是偏高的。包括我在2018年9月买云计算时,许多公司PE估值很高。我觉得估值在一个合理范围就行,如果能够以较低估值去买更好,关键是要符合前面几条标准。


朱昂:你要求空间足够大的行业,会不会在投资中会有一些行业偏好,对空间比较小的行业不太会去投资?


彭凌志 确实如此,我过去投的行业几乎没有空间很小的,从2016年开始主要集中在大消费、大医药、大金融、新能源汽车、科技里面的云计算和半导体。行业如果太小,即便这个公司把行业的利润都吃掉,也就那样。 很多小而美的公司很难长大,有许多必须找到第二或者第三成长曲线才行,也就是通过跨行业才能长大。



一定要买产业链能定价的公司


朱昂:你看重行业竞争格局,是不是偏好市占率稳定甚至能扩张的公司?


彭凌志 我投资的很多公司,都是市占率很高的,市场份额也的确是我非常看重的一个指标。比如说在计算机公司中, 我从2018年以来就一直持有一家金融交易系统的龙头。这个公司大概有90%的交易系统市占率。有了垄断之后,这家公司就能经常向客户提价,定价权是我特别喜欢的。 我买的很多公司都是这个特点,包括一家预调鸡尾酒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也有90%多,又是一个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的行业。从国际对比能看到,日本的预调鸡尾酒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国内企业的天花板还很高。

我在2017年买新能源汽车的上游锂,也是因为行业的定价权被几家公司垄断了,在新能源汽车需求出现爆发的时候,这个环节是真正有定价权的,所以当时也没有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其他环节。 到了2020年,我在疫情出现后的市场恐慌中,一下子把新能源汽车电池龙头买到了很大的仓位。这家公司也是在电池环节做到了行业第一,而且电池占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价值量很大。


朱昂:当时这家公司股价调整很大,你能够一下子买入重仓也需要一定的勇气?


彭凌志 当时市场流行一句话:不要在推土机前捡钢镚。大家都不看好偏科技方向的公司,而我手上都是这些公司。我手上拿了不少仓位的新能源汽车,还在市场暴跌中加仓了光伏龙头。我当时认为,疫情终究会过去,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也要继续发展。

再看竞争格局,基本上都是被这几个龙头公司垄断了,所以在这家电池龙头企业下跌的过程中,我认为行业空间没变、竞争格局没变、公司竞争力没变,就没有必要恐慌。包括当时买了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看到了光伏进入平价之后,就可以通过量的增长弥补价格下跌。过去我对这种价格下跌的品种都是回避的,但是光伏我看到了价格下降的同时,成本也在下降,龙头公司的毛利率是不变的。所以在去年3月份我第一次真正关注这家光伏龙头,并且在1000亿市值的时候选择重仓,没想到很快就涨了一倍。

回头看,当时加仓的电池龙头和光伏龙头都带来了很好的收益,后面没想到会涨那么多。 我认为选股最重要的还是这几点:大行业、格局好、有定价权。 我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很早就开始涉猎,2017年找到了产业链弹性最大的上游周期品,2019年开始又投了电池。在一个空间足够大的行业里面,总能找到各种投资机会。


朱昂:你选股特别偏好能够提价,有定价权的公司,那么什么类型的公司有定价权?


彭凌志 定价权确实有一定的行业属性。偏消费和互联网的龙头企业,大部分都有一定的定价权。有些商业模式to B的企业,有定价权,但会比较难。大家经常会说一些周期性公司有成本优势,我认为成本优势和定价权是不同的。成本优势代表,在行业收缩的时候,通过成本优势能够干掉竞争对手。所以真正有定价权的公司,还是在偏消费属性的企业中。



跟踪竞争格局变化比预判更重要


朱昂:你前面还提到竞争格局,如何判断竞争格局不会恶化,像曾经的预调鸡尾酒也因为竞争格局恶化导致大家都不赚钱?


彭凌志 我们在竞争格局的判断上,也曾经交过“学费”。大多数人都会预判竞争格局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有时候这些预判逻辑上看似完美,实际上却完全没有按照所预判的发生。我曾经研究过一个机械行业中做高空作业的公司,当时公司处在很好的新兴赛道,行业增长很快,国内外的渗透率都在提升。但是我发现当时某家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也要进入这个行业,那么竞争格局肯定会恶化,就没有去投。回头看,即便这家工程机械龙头进入这个行业,也没有影响行业的竞争格局,而我却错过了这个大牛股。

像空调行业,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两家龙头企业的寡头龙头。曾经在几年前有一家大企业也进入了空调行业,理论上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会恶化。确实,在刚开始的时候影响了行业的竞争格局,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带来非常实质性的影响。

今天, 我对竞争格局的判断更多来自观察和跟踪,不要着急下结论,一旦出现不可逆的趋势再行动也不迟。 真正会对竞争格局产生影响的是颠覆式创新,比如像线上购物把大部分超市都消灭了。这就像一个行业的空间在变小,价值链分配转移到了另一个行业。


朱昂:能否谈谈你的卖出原则?


彭凌志 我还是举一些具体的案例会更加直观一些。

我此前在2018年把持仓的白酒都卖掉了,当时觉得2016和2017年宏观经济比较好,带来了白酒的业绩增长,2018年宏观经济不会太好,会对白酒业绩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我在2018年把持仓的高端白酒都卖掉了。

2017年的时候,我是在阶段性顶部把锂矿的两个龙头企业卖掉的。当时卖掉有三个原因:1)这些股票都涨超过10倍了,我对于已经有10倍涨幅的公司会特别小心,况且这个涨幅是在很短时间内快速完成的;2)作为周期品,公司的ROE当时已经高到40%,这样的ROE显然不能持续;3)市场情绪过于高涨,有许多人已经用十几年后的业绩进行估值了

2020年我买的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龙头很快涨了一倍后,我就减仓了。科技股天然波动很大,短期涨幅很大之后如果不兑现一部分收益,后面很有可能跌回去。



中长期景气度变化决定买卖


朱昂:我们前面也断断续续聊了很多实操,那么能否再分享一些更加完整、有代表性的投资案例呢?


彭凌志 我还是讲讲投高端白酒的案例吧。我是很早投高端白酒的,来国泰基金之前在平安做投资的时候就一直投白酒,并且在2012年白酒上一轮的高点逃顶了。在2012年之前,我长期持有40-50%仓位的白酒,并且在2012年9月把白酒都卖掉了。

2012年我看到了几个不太好的现象,一个是那一年的动销情况不是很好,某高端白酒还在涨价,另一个是我一直很担心高端白酒的政策风险,反腐会对茅台基本面有负面影响。我的投资框架喜欢业绩增速比较好的公司,过去通常一季度是业绩预期的低点,到了三季度之后全年预期会比较满,于是就在2012年三季度把白酒都卖光了,没想到后面出现了塑化剂,导致白酒集体大跌。

之后我一股白酒都没有买,一直到2016年3月才再一次重新买白酒。当时发现市场上已经很少人关心白酒了,各种各样的传统公司都在做转型。好在白酒这个行业,没办法去做互联网转型。其次,白酒行业中除了最高端的白酒品牌,其他的白酒企业都在提价。我们过去一直说白酒是一个周期性行业,那么这个行业最核心是指标就是价格。当我看到白酒价格出现上涨时,认为行业的供需结构已经逆转了。许多人并没有注意到白酒消费群体发生变化,还停留在公务员不喝白酒的观念。可以看到, 我对白酒两次大的买入和卖出,都是基于价格的变化。

另一个案例是新能源汽车,我也是比较早对这个产业进行投资的。早在2008年,我就开始研究新能源汽车行业,当时奥巴马刚上任做总统,就提出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我记得当年调研过一个新能源汽车的电解液公司,这个公司主业是做纺织的,副业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材料六氟磷酸锂。我发现新能源汽车都需要用六氟磷酸锂,这个产品的价格很高、利润空间很大,我们就在很早的位置买了这家公司。果然,这个股票后来很快涨了10倍。包括2016年投新能源汽车的上游,也是看到涨价。 我当时认为碳酸锂的价格很低,只有3万多一吨。很多行业专家认为价格不会大涨,最多只能到5万一吨,最终价格涨到了18万一吨。 一旦产品价格上涨,供不应求,就会出现量价齐升,给上市公司业绩带来极大的弹性。我也是在2016年投资了碳酸锂龙头企业,并在2017年高点都卖掉了。

2018年我觉得白酒的价格要跌了,业绩增速会下降,就从白酒出来投到了计算机中的云计算公司,在此之前我计算机投的并不多。那时候我研究了美国过去几年的涨幅,发现表现最好的都是SaaS云计算公司。A股的计算机企业向云计算转型比美国晚了几年。我当时选的也都是市值比较大的白马公司,商业模式很好,竞争力很强。这些企业一旦做成功,商业模式会和白酒一样牛。这两年组合中的云计算公司也给净值带来了很大的贡献。

我还想分享一个比较失败的案例。

我是比较早投资5G和半导体的基金经理,比如说某PCB龙头企业我是底部买的,还有2019年很牛的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半导体设备公司,我都是市场上很早买入的基金经理之一。结果在2019年5月赶上了华为被特朗普制裁。当天和华为相关的所有股票都跌停了。我记得那天和几乎所有人交流,都觉得华为要不行了。我手里这些股票都是华为产业链相关的,那一天我在外面调研,做了一件非常让我后悔的事情:底部清仓。

清仓后没多久,那个PCB龙头企业就公布了超预期的中报,之后连续三个涨停,在那个位置涨了三倍。我买的半导体公司从那个位置启动,涨了三倍都不止。这个动作也影响了我在2019年的收益率。

这个失败的案例也带给我许多反思。首先,我看好一个方向就会特别兴奋,买得特别重。过去买食品饮料、锂电池、云计算都是这样。在一个产业方向过度配置也会带来过大的波动,跌起来压力也很大。其次,我对于新东西的敏感性很高,很多时候都是领先市场研究的。但是在关键时刻不够冷静。

有了这个经验教训之后,我在2020年疫情出现后市场调整中,就冷静了很多。我当时手里都是科技股,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云计算。那些天我也是听到大家看空新能源汽车的负面声音,不过这一次我吸取了教训,把眼光放长后确定这些公司是不会倒闭的,在底部还进行了加仓。


朱昂:很少有人分享完整的失败案例,所以今天即便重仓股都暴跌,想清楚长期基本面就不担心了对吧?


彭凌志 我现在持仓的公司,都是做好了哪怕跌30%也继续看好的准备,想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怕了。 我买这些公司的时候,都会问自己:跌30%还敢不敢加仓,公司三五年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想明白这个问题,我才会下手买公司。

最近市场上这些优质的好公司也在下跌,大家说利率上行会导致公司的估值收缩。但是利率上行到什么水平,带来什么影响,都是不确定的。既然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围绕不确定性去做决策就不是很合适。我在2020年7月创业板高点的时候,把一些科技股进行了减仓,又把高端白酒龙头买回来了。我记得买回来没几天就跌停了。但是我现在内心比以前强大了很多,把公司基本面看清楚了,短期波动不会影响我的情绪。

朱昂:你是很早就买白酒的,对白酒研究了十几年,能否谈谈你现在怎么看白酒?


彭凌志 今天的白酒和我2016年买白酒的时候很像,市场的分歧巨大。我前面说过, 白酒的核心指标是价格。 今年我们有可能看到高端白酒的价格上行,在春节的时候已经发行动销很好,高端白酒一批价格比过去几年要坚挺。我觉得白酒的基本面很好,虽然贵一些,如果有较大调整我都是愿意继续加仓的。



长期看好三大方向


朱昂:对了,你最近要发一个新基金,能否谈谈这个新基金的特点?


彭凌志 我会发行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国泰成长价值混合,长期想投资在三个方向:

首先,我会投和美好生活相关的方向, 这个在我的季报和年报中都有提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发生变化,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美好生活产品供给之间不平衡的矛盾。本质上来说,能够提供美好生活的产品还不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中国最大的特点是人口很多,市场很大,经历了过去那么多年的经济发展,培育了一大批中产阶级人群。这些中产阶级有很强的消费能力。但凡提供优质品质的产品和服务,都能有巨大的市场。我们看到的本地化生活服务、物流快递服务、互联网服务、高端白酒、免税、眼科和牙科服务都是如此。

其次,我看好中国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业。 我们在传统的空调制造、工程机械、手机制造、化学产品制造中都已经出现了世界级别的公司。在某些类似于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这样的新兴产业,中国在制造业的话语权甚至做到了全球第一。背后是中国在各个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和工程师红利,能够通过低成本竞争力,不断把全球的市场份额做大。

第三个我看好的方向是,中国不断补短板,能够追赶美国的产业链。 比如说云计算、半导体等,都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大家经常拿中国和日本比较,日本变成了一个低欲望社会,担心中国是否也会如此。我认为大家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会停止,除非经济不增长才会导致日本那样的低欲望社会。日本也是到了90年代之后,经济不增长了,工资也不增长了,人们在收入变少之后开始停下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品质追求,只有到了经济停下了才会停止。



股票市场的四个维度:事实、数据、清晰、梦想


朱昂:在你的投资生涯中,有什么突变点或者飞跃点吗?


彭凌志 我是2008年在保险公司的时候就开始做投资了。当时我们的规定是不能做仓位选择,投资目标就是跑赢沪深300全收益指数。我从2008到2010年,每一年都是跑赢指数的。

在2010年我有一次进步,那一年我看了《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不是讲投资,而是讲投机的,却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市场。我们过去一直看价值投资的书,然而影响市场有基本面和非基本面两类的因素。 过去我们很看重事实和数据,理解了非理性的投机后,还加入了情绪和梦想。我对股票的理解,从原来的两个维度进步到四个维度。

过去我们经常会看到市场上有许多基本面无法解释的现象,就会感觉没有道理。事实上,影响股票的因素是多维度的,并不会完全按照我们认为的方式运行。除了基本面因素,还有情绪和想象在主导。

市场上阶段性都是非黑即白,非常偏执的。2005到2015年大家都觉得小股票比大股票更好,那时候只要每年最后一天无脑买入市值最小的10个股票,第二年的年底再换一次,就能获得5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比大部分人的收益率都高。

任何阶段市场的主流偏好背后,都有深刻的宏观因素,从原来的买小股票,到2016年主流偏好转向了大股票,都是大的宏观因素出现了变化。 一旦转向,短时间也很难改变。今天,我们看到某高端白酒龙头增速下来了,但是股价还在涨,就是和大的宏观因素有关。



买优质资产就是抗通胀


朱昂:你觉得市场偏好和大的宏观因素相关,那么你怎么看按照的宏观因素?


彭凌志 我对全球宏观经济概况为四个词: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负债。 现在主流的经济体没有什么增长,全球经济还处在修复期,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很难。另一方面,全球央行的负债都在大幅提高,传统的货币理论被打破。这样的宏观环境,和过去几十年发生了很大变化。

关于通胀能否起来,我要打一个问号。2009年量化宽松政策之后,通胀就一直没有起来。现在美联储把通胀目标定在2%,说明通胀变得稀缺,背后的核心原因还是经济增长不行。由于经济增长长期低迷,改变了传统的货币理论。过去经济有两种角色:贷款人和借款人。在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后,借款人资产负债表遭到破坏,导致借款人少于贷款人了。这也是为什么放了很多钱后,依然没有出现通胀。

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老百姓必须买资产才能抵抗长期的流动性宽松。这也让我对股票的看法产生了一些变化。 过去我觉得买股票就是买增长,但是在低利率环境下,股票有抗通胀的能力,优质企业变成了一种长期抵御通胀的资产。 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短期股票的波动就不会纠结,就像房子一样,我们不应该把核心地段的房子卖掉,去买看上去便宜的四五线城市的房子。长期持有优质股权资产,就是一种正确的投资方式。


朱昂:如果不做基金经理,你想过做什么吗?


彭凌志 我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本来想做一个厨师,发现还没有做饭的天赋,所以没想过这个问题。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国泰成长价值为混合型基金,理论上其预期风险、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本基金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时,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者购买前请详阅基金法律文件,选择风险匹配的产品谨慎投资。本基金由国泰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end -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安    昀 | 鲍无可 | 贲兴振 | 薄官辉 | 曹   晋 | 曹文俊

常   蓁 | 陈璇淼 | 陈   平 | 陈   媛 | 陈立秋 | 陈   军

陈觉平 | 陈文扬 | 陈   宇 | 程   彧 | 程   洲 | 崔    莹

蔡嵩松 | 蔡    滨 | 邓炯鹏 | 董伟炜 | 杜晓 | 杜   洋

付   斌 | 费   逸 | 范   洁 | 方钰涵 | 方   纬 | 高兰君

刚登峰 | 葛   晨 | 顾耀强 | 光   磊 | 归   凯 | 郭   锐

郭   堃 | 郭相博 | 韩   冬 | 郝旭东 | 郝   淼 | 何   帅

何晓春 | 侯振新 | 洪   流 | 胡昕炜 | 胡鲁滨 | 胡宜斌

胡   涛 | 胡   伟 | 黄    峰 | 黄    力 | 黄立华 | 姜   诚

蒋   鑫 | 纪文静 | 焦   巍 | 贾    鹏 | 匡   伟 | 劳杰男

雷   鸣 | 李德辉 | 李   琛 | 李晓西 | 李晓星 | 李元博

李耀柱 | 李玉刚 | 李健伟 | 李   建 | 李佳存 | 李   巍

李晓星 | 李   竞 | 李振兴 | 黎海威 | 梁    浩 |

梁   力 | 廖瀚博 | 林   庆 | 刘    斌 | 刘    辉 | 刘格

刘   江 | 刘晓龙 | 刘   苏 | 刘    锐 | 刘   平 | 柳世庆

柳万军 | 陆   彬 | 陆政哲 | 陆    欣 | 陆   航 | 罗春蕾

吕越超 | 楼慧源 | 马   翔 | 马   龙 | 莫海波 | 牛   勇

潘   明 | 蒲世林 | 齐   皓 | 祁   禾 | 邱璟旻 | 丘栋荣

邱   杰 | 秦   毅 | 秦绪文 | 曲   径 | 饶   刚 | 宋海岸

石   波 | 沈   楠 | 沈雪峰 | 史   伟 | 是星涛 | 孙   芳

孙   伟 民生加银 | 孙   伟 东方红 | | 唐颐恒 | 谭冬寒

谭鹏万 | 谭   丽 | 田彧龙 | 田   瑀 | 屠环宇 | 王大鹏

王东杰 | 王君正 | 王   涵 | 王   俊 | 王   培 | 王

王延飞 | 王宗 | 王克玉 | 王   景 | 王诗瑶 | 王晓明

王奇玮 | 王筱苓 | 王园园 | 魏晓雪 | 魏   东 | 翁启

| | 吴丰 | 吴   印 | 吴   渭 | 伍   旋

肖瑞瑾 | 谢书英 | 谢振东 | 徐荔蓉 | 徐志敏 | 徐   成

许文星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