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采购数量占供应商的产能的比率较小;
·
采购力‘需求的成长超过供应商产能的成长;
·
供应厂商产能利用率较高;
·
采购方市场竞争激烈,而采购方并无指定的供应来源;
·
采购方最终产品的获利率低;
·
物料成本占产品售价的比率高;
·
断料停工损失成本重;
·
采购方自制能力低,而且自制成本高;
·
采用新来源的成本高;
·
采购方采购时间紧迫,而供应方不急于争取订单。
在供应商占优势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单一来源或独家代理的情况下,采购方又该如何寻求突破?
一、迂回战术
由于供应商占优势,正面议价通常效果不佳,只有采取迂回战术才能奏效。例如,某厂家从本地的总代理处购人某项化学品,发现价格竟比原产国的×公司贵,因此要求总代理说明原委,并比照售予同等的价格。未料总代理未能解释其中道理,也不愿意降价。因此,采购人员就委托总代理原产国的某贸易商,先行在该国购人该项化学品,再运至本地。因为总代理的利润偏高,这种转运安排虽然费用增加,但总成本还是比通过总代理购人的价格便宜。
当然,这种迂回战术是否成功,有赖于转运工作是否可行。有些原厂限制货品越区销售,则迂回战术的执行就有困难。
二、直捣黄龙
采购人员对所谓总代理应在议价的过程中辨认其虚实,因为有些供应商自称为总代理,事实上,并未与国外原厂签任何合约或协议,只想借总代理的名义自抬身价,获取超额利润。因此,当采购人员向国外原厂询价时,多半会获得回音。但是,在产、销分离制度相当严谨的国家,如日本,则这种“直捣黄龙”式的迂回战术就不得其门而入。因为原厂通常会把询价单转交国内的代理商,不会自行报价。
三、哀兵姿态
在采购方居于劣势的情况下,应以“哀兵”姿态争取供应方的同情与支持。由于采购方没有能力与供应方议价,有时会以预算不足作借口,请求供应方同意在其有限的费用下,勉为其难的将货品卖给他,而达到减价的目的。这样一来,一方面需要采购方施展“动之以情”的议价功夫,另一方面则需要采购方口头承诺将来“感恩图报”,换取供应方“来日方长”的打算。这时,如果供应方并非血本无归,只是削减原本过高的利润,则双方可能成交。如果采购方的预算距离供应方的底价太远,供应方将因无利可图,不为采购方的诉求所动。
四、釜底抽薪
为了避免供应方处于优势下攫取暴利,采购人员只好同意供应方有“合理”利润,否则胡乱杀价,仍然给予供应方可乘之机。因此,通常由采购方要求提供所有成本资料。以国外货品而言,则请总代理提供一切进口单据,借以查核真实成本,然后加计合理的利润作为采购的价格。
【1】
ZH地产精装修管理课件
;
【2】
投标常见套路
;
【3】
营改增后,甲供材料采购经验总结;
【4】
橱柜全面知识培训
;
【5】
完整招投标流程
;
【6】
采购招标的五个核心
;
【7】
精装修成本控制重点
;
【8】
总包合同谈判重点注意问题
;
【9】
Vanke总包考察认证流程
;
【11】
LG地产合同交接交底表
;
【12】
BL商务电梯选用标准;
【13】
房地产计划与运营管理体系课件分享
;
【14】
标杆地产项目经理“血战”经验总结
;
【15】
房地产各部门KPI指标设定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