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浩子
第
65
篇原创
,全文共
3057
字
用
10
分钟,学会精力管理
(点击查看大图)
年轻人加班常态化,每天过度透支身体,早上起床疲惫不堪,精神萎靡不振,感觉身体都被掏空了。
是否还记得那些年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的“过劳死”新闻?
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金丹……几年过去了这些教训仍然历历在目。
面对自己那么一长串的待完成任务清单,感觉每天24个小时远远不够用,于是开始学习番茄时间管理、角色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坐标图等等五花八门的时间办理方法,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从长期看这仍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时间是不可控的,所有对时间的管理都是隔靴搔痒。
不同于财富积累,时间是一种恒定流逝的资源,无法通过开源节流来囤积。我们能够管理的只有自己,对时间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提高单位时间效率,做事的时候全情投入,休息的时候充实舒坦。
人的精力是指一个人在身体、情感、思想、精神四个方面的动力源。
我们每天都在不断的消耗和补充精力,而精
力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调整自己的精力,即时补充消耗的精力,达到平衡
。就像手机电池,永远处在20%电量以下电池的寿命会急剧减少,而精力管理就是手机的电源管理系统,合理调配充电放电。
人的精力就像游戏里面英雄角色的魔法值,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需要思考如何高效利用和快速恢复魔法值,游戏里可以通过观察某个玩家是否熟练控魔来判断他的游戏水平,而在
现实这款地域游戏里,也通过个人精力的管理来判断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水平。
精力 = 身体能量 + 感情能量 +思想能量 + 精神能量
1. 身体能量
2017年在罗辑思维跨年的演讲上,王石上台做了一个15min的分享,分享的主题总结下来就是七个字:吃好,睡好,锻炼好。从《精力管理》这本书的观点来看,王石实际上就是再讲精力管理最基本的条件——身体能量。
经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每天在处理各种复杂事情的时候,消耗着我们的精力,而这些消耗的身体能量短期内是可以通过饮食、睡眠、锻炼习惯、以及呼吸等等方法及时恢复,在《精力管理》这本书中,提高了如下这几个切实可用的方法:
1.每天定时进餐,多吃那些能够提供持久稳定能量的食物,如米饭、全麦面包、牛奶、鸡蛋、各种水果等等;
2.早餐吃的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
3.及时喝水,一个正常人成年人每天需用补充1500mL-1700mL的水;
4.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如果需要长时间处理事物,可以尝试每4-6小时休息20-30分钟的多阶段睡眠,能够迅速补充身体精力;
5.呼吸有助于调整情绪,深呼吸有助于深度放松,或呼吸有助于打起精神;
6.有意识进行韧化锻炼,提过个人身体耐受极限。
一般在我们谈论到个人精力的时候,谈到的都是身体精力,但是这本书却提出了除身体能量另外三个能量:情感能量、思想能量、精神能量,这三个能量的提出是出乎意料的,他打开了另外三个自我审视自我管理的角度。
2. 情感能量
和睦的家庭、和谐的社会坏境、良好的办公室关系等等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感情,短期不会直接提高个人精力和办事效率,但是当我们把时间线拉到足够长时,就会发现
良好的情感坏境可以带来良好的思想能量和精神能量
,而在短期内,至少不会产生大量的内耗,家庭关系没有处理好,做其他什么都是力不从心,整个人心烦意乱,效率低还容易出错。
2011年9月,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家暴事件曝光,舆论一片哗然,直到2013年2月3日,法院宣判他家暴成立这件“李阳家暴”时间才告一段落。单就家庭情感角度,可以看到他的情感世界并不幸福,充满了负能量,这就很好理解一年后皈依佛门的目的——完善自我。
和对自己很重要的人在一起
通过周期性地奉献和索取、交谈和倾听、称赞和被称赞来维持一段关系,而一段积极的关系可以带来积极的情感精力及其更新。
但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段关系中,一方付出和得到不成比例,不免会感到空虚和失落,长期下去将影响友谊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需要
把精力留给对自己自己重要的人
,譬如自己的家人、要好的朋友、工作上的同事等等,将这些感情关系处理好了,不仅可以减少感情能量的内耗,反而还会产生更多的思想能量和精神能量。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活在某种无意识的状态,此时大脑处于最原始的状态,表现出最原始的负面情绪:愤怒、抱怨、嫉妒、自卑、悲伤、痛苦……我们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自己会如此的“多情”,心生疑惑,但是这些情绪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大量消耗自己的感情精力,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身体上的不适。
想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开启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是指思考自己思考方式的能力,这种
能力可以监视情绪,在自己生气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能生气,抱怨的时候告诉自己抱怨会传染负能量,
具有一定元认知能力的人,就像给自己的个人操作系统开启了警告系统,一旦触碰到某些违背个人价值观的行为时,就会自动在自己的大脑里面弹窗警告,在情绪控制领域,元认知能力就是时刻监视个人的负面情绪,降低那些不必要的情感精力消耗,确保自己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
3. 思想能量
拳击决赛上,离比赛结束还剩10分钟,台上两位选手都很紧张,他们其中任何一位稍微有一个“我快撑不住”的消极念头,就有可能引来对手的迎面一击,甚至导致输掉比赛。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消极的念头可能会导致自己输掉整个比赛,但是人并不能简单的划分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这两类,有的人既可以像乐观主义者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又像悲观主义者那样清醒地直面现实问题,就像拳击选手,既要有获得冠军的信心,也要有直面对手的勇气,这种人就是“现实的乐观主义者”。
4. 精神能量
一辈子很长,总要有一些我们事情是我们毕生追求的,可能是某个人,也可能是某件事,
兰斯·阿姆斯特朗找到了他的自行车,图灵找到了他的数学,李时珍找到了他的药典,
好比08年宋丹丹和赵本山的小品所说的“我是为奥运火炬而生”,
找到自己为何而生,激活自己的精神能量。
做自己喜欢的事
当我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们会处在一个“心流”状态,是指那种全情投入忘记时间的状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就会拥有远远不断的动力,在某件事情上面投入的时间越多,做的就会更好,做好了同样也会提高自己的兴趣,如此循环,精神能量就会不断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