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生研究所
每晚22:00 给你一个成为美好的理由  ̄ω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精英讲书  ·  学习的方法| 精英讲书 ·  2 小时前  
精英讲书  ·  学习的方法| 精英讲书 ·  2 小时前  
印象笔记  ·  持续发酵中|一周收藏排行 ·  6 小时前  
人生研究所  ·  手慢无​!最后一波库存,99元抢3盒华熙生物 ... ·  22 小时前  
学习曾国藩  ·  敢和这3种人翻脸,你的命运才会越来越好! ·  3 天前  
人生研究所  ·  小米生态链品牌牙刷清仓!!原188,现89!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生研究所

恭喜她,终于官宣!

人生研究所  · 公众号  · 学习  · 2025-02-14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当代年轻人中的「发疯文学」现象,分析了年轻人选择发疯的原因和场景,并阐述了发疯带来的积极影响。文章通过多个真实故事展示了年轻人如何在面对困境时选择发疯来宣泄情绪、捍卫权益、摆脱精神内耗以及找回自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发疯文学」现象概述

文章介绍了「发疯文学」的兴起背景,即当年轻人发现“温良恭俭让”解决不了问题时,选择用跳脱的言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关键观点2: 年轻人选择发疯的原因和场景

文章通过多个故事展示了年轻人在面对高铁上吵闹的小孩、景点排队时的插队、工作中的压力等场景时,选择发疯来宣泄情绪、解决问题。

关键观点3: 发疯带来的积极影响

文章分析了发疯在年轻人中的积极影响,包括宣泄情绪、捍卫权益、摆脱精神内耗以及找回自我。通过发疯,年轻人能够暂时摆脱社会压力,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关键观点4: 「发疯文学」的意义和提醒

文章指出,「发疯文学」的意义在于提醒年轻人在面对困境时不要忘记挣扎和反抗的勇气。同时,作者也强调“发疯”不是鼓励大家无节制地宣泄不满,而是让大家在适度出格中撕开一个裂口,让紧绷的生活得以喘息。


正文


俗话说得好,人活着哪有不疯的,都是硬撑罢了。

秉持着“社会和我,总得疯一个”的心态,社畜们把上班上成了上坟,受困于键盘和显示器之间,终身监禁。


在朋友圈无能狂怒,胡言乱语是基操,脑干缺失是王道。


将自己的精神状态挂上地铁树洞,只求一个集体疯癫。

是的没错,继「佛系文学」后,「发疯文学」正式走红了。

当大家发现“温良恭俭让”解决不了问题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摒弃体面和板正,用跳脱的言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在这场集体发疯中,有人捍卫了自己的权益;有人 摆脱了精神内耗;还有人,治愈了自己。


还是那句话,做人,没必要太正常。


今天,我们收集了一些当代年轻人的「发疯」瞬间。


看完TA们的经历,你就会发现——


发疯,不但能带来快乐,还能治好各种结节!



发疯能获得尊重


@耽于美色:


高铁上有一个小孩不停尖叫,整个车厢像人间炼狱,父母也没有要管的意思。我直接站起来跟着一起尖叫:


“能不能别吵了!我有精神病!我快崩溃了!”


整个车厢顿时鸦雀无声,我很满意。 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朋友,他们都叫我高铁侠。


如果在没有相同教养的社会里,有教养的人反而得不到尊重,那不如不要这份教养。


@Arisssssss:


发疯真的有用!


在景点排队的时候,突然有人插队,好声好气地跟他们说“不好意思,这里有人排队呢”,他们当作没听见,左顾右盼看风景。


气的我直接抓住其中一个大妈的肩膀大声尖叫,就是那种“啊啊啊啊不要插队啊啊啊啊”的嘶声裂肺的大吼,结果整队插队的大爷大妈直接弹开四散。


当我开始发疯,世界突然正常了。


@琉玄:


搬家的时候保安不让我搬,给我罗列了一堆规矩,我就按照他们的要求,递交了各种材料证明。


结果等到搬家公司的人来了依然不让我搬!一群人站在门口左顾右盼,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是我变身成疯婆娘,大声质问他们“你们是不是想要我死!”,他们才开始傻眼陪笑:多大点儿事啊至于吗,算了算了……我才终于顺利出门。


为什么非要把人逼上楼顶,才劝人下来?



@树莓叶儿:


周日早上7点,睡的正香呢,隔壁家的小男孩突然开始嚎哭,哀鸣了5分钟都没有大人来管,也没有任何要停止的迹象。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默默抱着被子,去睡次卧那硬硬的榻榻米,并且还要重新铺床。


但这次,我不想忍了!


我深吸一口气,用比隔壁小孩更尖锐、犀利的声音尖叫,叫到缺氧。


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发现隔壁已经悄无声息。我倒头就睡,比以往任何一个周末都睡得更香。


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发疯能摆脱内耗


@考拉:


在技术岗位勤恳工作了3年,疫情期间公司为了节约成本进行了裁员,部门里所有的工作量几乎都倾注到了我身上。


后来我因病请假,新来的领导竟然不停质问我是不是在借病逃避工作。

在一个加班的夜晚,我内心的委屈和愤恨达到顶峰。随后,我头发散乱地来到领导面前,一边嚎啕大哭一边指责他:


“我干了3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家里人对我目前一干三的状况连打带骂,求求你给我条活路吧!”


疯过一场后,我发现自己在职场上的生存情况反而变得宽松,领导开始正视我的需求,让我的工作量回归到了正常水平,也不再动辄指责。


说真的,很多时候, 与其精神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别人。




@哩哩:


研究生导师总是不按职责分配任务,这点让我很气愤。


有一次,导师又让我帮忙汇总每个人的数据,这根本不属于我的职责范围,思来想去,我决定不再忍气吞声,直接发信息表达了我的不满:


“我已经很配合了,你说的这个部分XX不做,让我来搞吗?”


对于我这种从小到大都是“乖乖女”的女生来说,这种毫不客气的说法方式已经属于“放飞自我”的范畴了。虽然很没礼貌,但真的很爽。


能帮你捍卫权利的人,永远只有你自己。



@温柔:

主任平时下班了没事儿干,就总喜欢叫我写文章,要求还贼多。


昨晚又给我布置任务,我真的忍不下去了,直接疯批属性大爆发,连夜用AI给他写了十几篇,卡在半夜12点一次性发给他,让他感受一下什么叫打工人的无声抵抗。


结果收到信息后,主任立马跑来关心我的精神状态,并主动给我减轻了工作量。


我觉得「发疯」的意义在于,当我们陷入困境时,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挣扎和反抗的勇气。



发疯能治愈自己


@橘子:


身为五月天铁粉,上个月和朋友好不容易抢到了演唱会的门票,我们寻思着几年没见面了,难得的重逢加上期待已久的演唱会,怎么样也得好好“疯”一把。


于是两人一起在理发店坐了7个小时,染了非常出格的粉发和蓝发。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把头发染的这么显眼,真的超激动!演唱会很嗨,后劲很大,喊得嗓子都哑了,终于圆了梦。虽然爸爸因为染发的事情到现在还在跟我冷战,但我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发疯挺好,这一生一回匆匆的人间,怎么活怎么过都是可以的。



@乌梅子酱:


水水是我最好的闺蜜,我们认识了十多年,期间经历了毕业、结婚、生子等一系列人生大事,到今天依然并肩前行着。


在即将步入40岁的这个夏天,我们放下家庭和工作,驱车开启了一趟短途自驾游。


在微风拂面的傍晚,我看着她跟着车载音乐轻声哼唱的侧脸,对她说: 水水,四十岁要更爱自己,更自由!


那两个小时,我们不再是妈妈和妻子,只是自己。


偶尔抽离生活,才能更好地融入生活。



@卷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