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贪心记
我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但我知道这不是我要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steal your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贪心记

李笑来,那个一顿饭点8条鲈鱼的人

贪心记  · 公众号  ·  · 2017-09-10 23:38

正文

众所周知,我的老师李笑来,这些天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人。


我的朋友圈不乏各种善意恶意的人,来打听或“劝告”我,要离这件事远一点儿。


然而,一个事实是,所有认识李笑来的人、他教过的学生、合作过的对象,众口一词支持他,而不认识他的那些外人,则说什么的都有。


如果一个人的口碑如此鲜明地两极化,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并非普通人能理解的那种人,同时他过得太好。


人们憎恨那些自己不能理解而竟然过得很好的人。


从个人角度说,如果没有李笑来的观念和鼓励,就不会有贪心记的存在。


同时,他是贪心记过往文章中,未来富豪的原型之一,“什么样的老板值得跟”的原型之一,Alpha人格的原型之一。


我们也认识了很多年,我仍然觉得我无法理解他的许多理念,他的头脑中有一片海洋,我偶尔能问出来几滴水而已。但就这几滴水,几乎改变了我全部的做人准则,且立竿见影使我的人生变好。


所以,对于那种和我说笑来坏话的闲逼,我只有一句话想回复:“他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你清楚。”


论理,我应该自己写一篇关于李笑来的文章,然而我想了想,我所得到的珍贵点滴,也都不是那种普通人能理解的东西,或许以后某一天,会小范围地写给有缘人看吧。


转载一篇霍炬写李笑来的文章,你会从中清晰地看到,一个人应该怎样面对世界,以及一个真正的 Alpha ,应该怀抱何种精神去生活。


很多人嘴上说着主义,做的都是生意。

而李笑来嘴上说着生意,做的事情全是理想主义。



文/霍炬

来自公众号 歪理邪说


我已经记不清到底哪年认识的李笑来,大概是 2006 年吧。到现在已经超过 10 年了。这 10 年间我看着他做过无数事情,聊过很多想法。今天笑来变成了众矢之的,似乎所有事情都怪他,很多文章干脆把他描述成一个处心积虑的骗子的文章。但李笑来究竟如何想,他的逻辑是什么,没有一篇文章写过。当然,他们没采访过李笑来,没读过他的文章,怎么能解释这些问题呢?我想,与其让别人来批判他,不如由我这个熟悉他的人来吧。

 

李笑来有太多想法和行为是不合常理的,我非常理解他会被人们误会。从我认识他的第一天,就明白了他肯定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一家川菜馆吃饭,那顿饭至今难忘,因为桌上有个人点菜的方式太奇怪了。我们一共4个人,这家伙点了8份豆干,4盘回锅肉,正常人哪有这么点菜的?他的逻辑倒是很简单,既然这个好吃,为什么不多点几份?全然不顾普通人点菜的习惯是不会点重复的菜。这个人就是李笑来。


我想了想他的逻辑,觉得确实是合理的。但是大多数人未必会接受这种逻辑,更不会仔细考虑是不是他这样做有道理,只会觉得他太不正常了,更别说之后几年他展现了更奇怪的点菜法:请8个人在“美炉村”吃饭,直接点了8条纸包鲈鱼,每人一条,其他什么菜都没点。

 

一直到今天,李笑来做过的事情我都是大致能理解的。虽然他做的事情有一些我认同,另外一些不认同,但无论是否认同,我都理解他到底为什么这样做。所有的事情都跟他点菜一样,看上去离经叛道甚至荒唐,但如果真的认真仔细推敲,又合乎逻辑,产生这种错位只是因为他对很多事情看法甚至很多东西的基础概念,都是不同于大多数人的。

 

在那一顿饭之后,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经常在一起聊各种想法,也谋划做各种项目。认识之后没多久,笑来专门跑来我家,跟我讨论一个他想做的项目,这个项目并不是什么赚钱的项目,而是写一本计算机普及教材,让人们可以更简单的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他相信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和上网,最好能学会写程序。今天看来这是理所应当的事,但 10 年前,很多人家里甚至是没有计算机的。那时候想教会所有人使用计算机,看起来也是一个挺不正常的想法。


几个月之后,笑来迷上了 Linux ,于是他又有了一个新想法,收集那些已经淘汰的计算机,把它们装好 Linux 配置好,然后把这些机器免费送给买不起或者不愿意买计算机的学生们用。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容易学习计算机和上网,这和前面写教材的思路是一样的,就是,无论如何,应该让每个人学会计算机,这对于这些人至关重要。他当时酷爱 Ubuntu ,于是给这个项目起了个名字,叫做“有奔头”,意思就是,如果你学习计算机,学会用 Linux ,不管你现在什么状态——失业也好,没上过学也好,贫困生也好——你的将来一定是有奔头的(有奔头是个中国北方常用词,意思是有希望、有前途)。


当年笑来写的第一版计划书,我从邮箱里面找出来截了个图。(其他人名字我打了码,因为没征求他们许可。)


从今天的情况看,他的想法完全正确,如果 2006 年学会了使用 Linux 和写程序,在之后的 10 年里面找到一份高薪工作轻而易举。只不过那个时代相信这件事的人仍然不多。这个项目后来也没成功,有很多现实的因素困扰它,包括如何设立一个非盈利组织等等现实问题,总之,最后我们没能做下去。

 

2007年左右,我们还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论。笑来坚决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投资股票,甚至,每个家长应该给孩子开一个股票帐号,让孩子从学就学习。我觉得太荒唐了,投资股票是高风险活动,成年人也不一定能适应,更别说是让孩子做,更何况万一赔钱,有很多人是经受不起那种损失的。


笑来完全不同意我的看法,他认为越是有可能遭遇损失,越应该尽早开始,因为早的时候人可以调动的资金很少,损失不会太大。家长给孩子开个帐号,放1000块钱,已经足够让孩子去熟悉金融操作了,全损失也不过1000块,但是这个过程学习到的知识,包括因为损失带来的心理建设,都是受益终生的,比到成年之后一次损失50万对人生的影响小的多。


那一天我甚至花了几个小时时间试图用数学证明他的想法是错的,但他不为所动。坚决认为人必须从尽量小的时候学会投资,而且必须是自己教会自己这件事。

 

笑来对“教自己学会某种知识”这个年头有无穷的执念。他非常相信,人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各种知识,只要你有正确的方法。他自己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他教了自己英语,之后成了新东方被打分最高的英语老师。他教了自己计算机,建站写文章,成了那个时代中文文章流传最广的人之一,他教了自己统计、分析和概率,写下了销量惊人的英语词汇书《 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后来,他终于教了自己计算机,还真的做出来了一个分享科技产品的网站 KnewOne.com ,后来还拿到了创新工厂的投资…当然,他还教了自己如何投资,并且在股票上小赚,最终在比特币上成就了传奇。

 

到今天为止,他的很多行为仍然是这种理念的贯彻。比如,他写了一本书,叫做《把时间当做朋友》,试图教会人们如何换一个方式看待时间和自己的成长,这本书成了畅销书,这并不意外。但今天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本书出版之前,其中所有内容,就都公开放在笑来自己的 Blog 上,当时笑来的 blog 是中文互联网上订阅最多的 blog 之一,目标读者都可以免费阅读这些内容。出版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更是把排版好的电子书直接公布在网上。这同样也是普通人不会做的事情,有几个人会把自己正在出售的一本畅销书书直接免费公布了的?但他就是会这样做的人,他希望更多人学会这些方法,这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至于他从里面赚多少钱,那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李笑来有太多的行为不合普通人的逻辑,对于一个完全不理解他的人,用阴谋论解释这一切也不奇怪,毕竟阴谋论总是最流行。比如前几天有一篇文章,试图把李笑来 10 年来干过的所有事情全连到一起,来证明这些都是事先设计好的阴谋,甚至认为李笑来投资了 Linkedin ,分答,得到…等等一系列公司,这种说法未免太夸张了,让他这一说,李笑来简直成了巴菲特。当然,笑来同时涉足了大量的领域,同时做很多件事情,这是真的,虽然这看起来也不太合常理,但这确实就是他的生活理念之一:人不能同时只做一件事,那样太浪费了。


如果你从他的角度看,把自己的时间看作最宝贵的资源,人生唯一不可再生的资源,花费时间就相当于进行投资,那么同时只做一件事来消耗这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确实太浪费了,所以他永远在同时做很多件事。他一直在试图用自己的行为和其他人证明,同时做很多事是合理,并且可以取得成果的。这个观点有多难以被认同呢?甚至在我家都有分歧,我认为笑来是对的,西乔则不认同,我甚至没法说服她。

 

这些年来,也许是觉得光写文章已经不够了,他就试图亲自做各种事情,做出榜样,趟出路来,这样就更可以说服别人:“你也可以这样做”。长达10年来,笑来一直着迷于知识的分享,这也是现在看起来古典的互联网精神。他自己一直致力于此,写作,分享,甚至免费分享。在这个基础上,他一直在寻找一种让提供知识的人(可以理解成作者)更方便、更低门槛获得收益的办法。这种驱动力让他去测试了收费群,之后又测试了得到专栏。


他测试收费群的行为就是被媒体报道的“情非得已”和那些以人名命名的一系列公司,那时候他几乎劝所有认识的,有写作能力的人开一个这样的公司,然后一起来尝试知识经济的各种可能性。后来罗振宇做了得到,他也立马去尝试,希望通过得到订阅情况测试市场规模,进而让作者们理解“这种方式是可行的,你可以教自己这样做”。如果能理解到他背后的动机,就能理解他的逻辑,这一件件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情,背后也确实没什么关系,它们之中唯一的关联,概括起来简直是一句鸡汤:让更多人可以低成本学会更多的东西。

 

最近产生了很多争议的 Press.One 也是如此,我相信很多骂这个项目的人,并没有去试图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恰好,知识分享平台也符合我一直以来对互联网的期待,于是几个月之前,我跟笑来聊过不少。如果你读过我上一篇文章的话,应该可以理解现在很多早期互联网用户,都认为目前互联网发展的方向已经出问题了,互联网已经被几家大公司垄断了。笑来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来改变它,他想提供一个建立于区块链之上的内容分发渠道。读者可以通过电子合约来和作者签署订阅关系,免费或者支付费用。这个平台有一个最小可用的原型,就是 steem.it ,这个社区已经运转了一年,它证明了这种想法是可以被实现的。(顺便说一声,steem.it 也是笑来投资的,他对自己相信的事情,一直都肯冒比其他人更大的风险)。


考虑到技术细节,现在的以太坊网络承担不了这种应用。如果你看过以太坊的代码和实现就会知道,它虽然是了不起的发明,但是里面有诸多限制没法解决。比如最容易感受到的,每个 block 有 gas 限制,这导致了它无法负担大规模应用,数据都存储在链上,如果用来分发内容,会造成链急速膨胀,最终变得不可用,更别说负载图片和音频等等多媒体内容,它的交易速度也不够高…


总之,这些限制导致了以太坊虽然可以做产品原型,但是没法完全独立负担一个复杂的应用。要想做一个内容分发产品,从区块链技术本身到产品实现 ,都有太多的工作要做。这是一个挺大规模的项目,我不确定它最终是否能实现目标,毕竟你没法在事先担保任何产品可以成功,哪怕它再好再伟大再创新,也没法预测。但是我知道它有完善的产品设计和技术逻辑,并不是空气,下面放一些我们6月份聊起这件事时候的截图。



从比特币开始,笑来一直是负担最大风险的人。他在所有人都不看好比特币的时候,用自己的储蓄购买它,他亲自投资了若干项目,希望能让整个生态完整。当然,他早期的冒险,随着比特币价值的上升也得到了回报。笑来总是相信,别人可以和他一样取得这样的成就。

 

我觉得他未免太理想主义了,我认识了他这么多年,同样是最早关注比特币的人,但到今天,我可以不怕丢人的坦白,我在比特币上没赚到任何钱。我在烤猫上损失掉了几乎全部的比特币,这也是李笑来被人们批判最多的事情之一。但是我并不会因此怪他,投资决定是我自己作出的,我是一个成年人,自己做了决策,自己承担责任,怪不着其他人。


何况,烤猫的失败也的确不能怪李笑来,对于他来说那也完全是个意外事件,他自己同样损失很大。但是在现实世界往往不是这样,房价跌了,会有人去砸售楼处。承担自己的责任和损失是困难的,人们总需要找个发泄出口。

 

每一篇文章都列举李笑来成功项目,但是没有人提及过他的失败。当然,大批失败的项目没人能看到,人们总是拿看得到的那一面来评价。但是我知道,我知道并且参与过他很多个不成功的项目,从写一本书到英语教学网站…且不说这些已经看不到的东西,就说他买比特币的行为,当年在知乎上有一个关于李笑来的帖子,下面无数回复是嘲笑李笑来笃信比特币,甚至有“李笑来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太相信比特币了”,那时候比特币价格正在低点,笑来被嘲笑的非常凄惨。不过几年之后,比特币涨了,很多回答者悄悄跑去删了自己的回答。


就算是他因为持有大量比特币而出名之后,仍然遭遇过很多失败,我还记得有一次另外一个朋友因为一个项目损失惨重,我去问他状况怎么样,他回答“我也损失很大,不过我承受能力比较强”。其实,这才是他在这些年身体力行尝试各种事情的原因,他认为自己承受力更强(事实上也是的,从心智到资产他都承受力都很强),所以他总是希望亲自尝试,承受这些风险。这当然也不是正常人的逻辑,以正常人的想法,别说他持有那个规模的比特币,哪怕只有他的1%,也可以退休了。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此时应该到南太平洋买个小岛,像我们所知道的那些富豪一样,快乐的度过奢侈的后半生,尤其是对于他这样的糖尿病人,何必那么辛苦呢?但这恰恰不是他的想法。他不仅自己不会这样做,还多次批评我躲在加拿大悠闲的养猫,不做点正经的事情,是巨大的浪费。几年来他多次劝我回国,到北京再一起做点事情,我曾经动心过,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比起来北京的纷乱,我更喜欢北方雪国的清冷。

 

如果让我来批判李笑来,我首先要批评的就是他过于理想主义。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教会自己任何东西的,不是所有人都有他那样的自控能力,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和他一样把一个基本的概念想透彻。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同时做很多件事且都取得成功。恐怕大部分人,哪怕专心做好一件事都不容易。


无论李笑来用什么样的方式试图教人们这样做,我仍然不相信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些注定都是少数人的事。这些年来,我看着他为了把这件事说清楚,想尽了办法。比如笑来多次提到一个词叫做 Serendipity ,意思是“意外的好运”,笑来坚信意外的好运可以创造,甚至发明了一套方法论,比如如何保持开放乐观和耐心…但是能把这些都做到的,只能是少数中的少数,更别说做到了还要等待好运到来…

 

2012年,我眼看着笑来放弃了矿场项目,他想明白了挖矿太困难,决定直接花钱买比特币,当他买的越来越多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他到底是怎么想的,除了我知道的对比特币理念的认同之外,还有什么动力驱动他这样狂买?笑来回答我:“有这样一个经济体的1%,那不是很酷的事吗?”为了追求这个目标,他当时几乎付出了自己全部积蓄。在那个时刻,这当然也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行为。他总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干着别人没法理解的事情,然后真诚的跟别人讲自己的理由和逻辑,希望别人也能理解甚至学习他。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一点也没变。

 

认识笑来这些年,我真正相信了很多人生活在不同时空里面——这是一个浪漫的说法。更生硬的表达是:这个世界的分裂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不同的人群之间无论怎么做也难以互相理解。整个事情最讽刺的地方是,笑来这 10 年,甚至 20 年的努力,都是围绕着消除不同人之间在知识上存在的鸿沟,但最终,连他自己也没法被人们广泛理解。要想理解他复杂的理论和经历,学习和提高自己,自己决策参与冒险并且承担可能的损失……这些都太困难了,相比起来,骂他一声骗子确实简单很多。

 

笑来比我岁数大不少,也经历过更多的事情。除了聊互联网和各种技术,我也经常请教他各种生活问题。很多事情我一筹莫展,他总是呵呵一乐,说这还不简单,我告诉你这样做。基本上他说的都对。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总是知道应该怎么考虑这些问题?他说,嗨,因为我老嘛。

 


几乎每一次他提出太前瞻的项目想法,我都会说,“笑来,我觉得你说的这些没几个人能理解。”

但是他总是回答我,“没事儿,我能讲清楚。”

多少年来,我俩之间发生的每一次争论,都是笑来对,我错。

这一次似乎是我对了,人们真的没法理解他,但是我一点也不想要这种“对”。

 

李笑来,你这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


参考备注:

标题图:Image used under Standard license from Shutterstock.com (这张图是我们付费购买的,转载也可直接使用,不用换掉它)

互联网完蛋了,已经。 这是我的上一篇文章,这里面也提到了现在互联网的问题,明白了这个前提,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笑来相信区块链是在重建互联网。



霍炬老师是我通过笑来老师认识的朋友,他是一位极有魅力的互联网工程师,拥有美貌妻子和两只猫,以及一套与笑来不太一样的思维方式。他们的共同点是极其聪明、逻辑清晰、为人侠义。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互称老师,是社会风气变坏的开始。我倒不这么认为。我真的从每个我称为老师的人身上都学到太多东西。

人的言行会反向塑造心智,当你视人为老师,你就会开始向他学习。


这些年我们能一直是朋友,还要多谢他们不介意我相信玄学


霍炬的公众号是歪理邪说,讲述老百姓都看不太懂的互联网观察与分析。


虽然可能看不太懂,但我还是建议贪心记的各位多看看,因为互联网就是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