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资金面值得注意的变化是:
1)我们追踪的EPFR资金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三(3月27日),海外主动资金继续流出A股和港股,且流出规模扩大;2)互联互通方面,截至本周四(3月28日),北向转为流入,南向继续流入;3)全球股票转为流入,债券继续流入,货币市场继续流出;4)美股、发达欧洲及新兴市场继续流出,日本转为流入。
国
内资金
面上,
北向转为流入,交易型资金占主导。
本周(3月25日-3月28日)北向资金流入53.8亿人民币,从托管机构持仓变化细节来看,交易型资金仍是增加的主力,相反配置盘和中资机构持有规模较少。本周有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1]”的表述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或带动短线资金回流。这一情形也延续了我们此前两周的判断,即短期资金波动仍由交易型资金为主,配置型资金尚未出现大规模流入(
中金 | 资金流向:交易型资金带动北向转为流出
)。
全球资金面上,
主动外资流出印度,日股转为流入。
截至本周三(3月20日-3月27日),本周主动外资流出印度股市0.7亿美元,较此前一周4.4亿美元的流出收窄。日股方面,在前期日央行传递出明显的“鸽派”立场打消市场担忧后,主动外资结束了此前八周的净流出,本周流入1.6亿美元,被动外资加速流入。
截至本周三(3月20日-3月27日),A股主动外资继续流出1.6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入0.1亿美元,整体流出1.5亿美元(vs. 上周净流入2.5亿美元);与此同时,港股和ADR海外资金流出1.7亿美元(vs. 上周净流入4.0亿美元),其中主动资金流出3.6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入1.9亿美元。
北向转为流入,家电与银行增加较多。
本周(3月25日-3月28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53.8亿人民币,日均流入13.5亿元(vs. 3月18日-3月22日当周日均流出15.6亿元)。分行业看,家用电器、银行等板块持股市值上涨较多,医药生物、非银金融板块持股市值下跌。个股方面,本周北向资金对招商银行、五粮液、中际旭创等标的增持较多,减持药明康德、迈瑞医疗、中国中免等标的。
南向继续流入,能源原材料与内地银行增幅居前
。
本周(3月25日-3月28日)南向总计流入85.5亿港币,日均流入21.4亿港币(vs. 3月18日-3月22日当周日均流入71.1亿港币)。行业层面,能源/原材料、内地银行等板块持股市值领涨,多元金融、汽车等板块持股市值下跌。个股方面,南向资金对腾讯控股、中国银行、中国移动等标的增持较多,减持美团、中芯国际、信达生物等标的。
跨市场与资产
:
美股、欧洲和新兴市场继续流出,日本转为流入
主动外资看,美股本周继续流出11.3亿美元(vs. 上周流出12.3亿美元),发达欧洲继续流出30.6亿美元(vs. 上周流出31.2亿美元),日本股市转为流入1.6亿美元(vs. 上周流出3.3亿美元),新兴市场继续流出15.2亿美元(vs. 上周流出18.6亿美元)。
资产方面,全球股票转为流入,债券继续流入,货币市场继续流出。
配置比例:当前主动基金对中国配置比例低于基准约0.2%
自2021年来,全球主动基金对中国、印度从超配转向低配,韩国仍维持超配,日本低配有所下降。自2022年1月起至今,中国配置比例下降较多(-0.2%),而英国(+1.0%)、法国(+0.5%)、日本(+0.3%)获得增配幅度最大。
地区类型上
看,管理人来自欧洲的基金为整体流出主力;
板块层面
看,海外资金对中国医疗保健、消费、半导体及硬件、资本品超配,对互联网、金融及房地产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