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书院
让读书像吃饭一样容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召开总部卓越绩效模式贯标动员会 ·  7 小时前  
中核集团  ·  卓越绩效大家谈⑥ ·  昨天  
中核集团  ·  校园招聘🥰 ·  2 天前  
中核集团  ·  校园招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书院

史上最凡尔赛厕所,有着怎样的故事?

中信书院  · 公众号  ·  · 2021-05-27 20:00

正文


最近贵阳机场的一个洗手池火了。

路过的古生物学家惊奇的发现,在贵阳龙洞堡机场的卫生间里,大理石铺就的洗手池上,竟然布满了 4亿年前的化石残骸


人来人往的机场洗手间,居然有几亿年前的化石,这让不少网友感到震惊。本以为是普普通通的人造花纹,没想到是 古生物的痕迹

历时数亿年的记忆依然完好地呈现在眼前,而其实,文明的痕迹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甭管是石头中蕴藏的化石,还是拥有千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时刻都在穿越时空与我们对话。

现代生活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总有些故事成为历史,但也总有些历史成为永久的故事,时刻提醒着我们回顾来时的路,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无论是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还是新锐璀璨的西方文明,都留下了 丰富而斑驳的痕迹 ,形成了 文明的地图


东方的底蕴:理想的城池
五千年文明古国,自然也是留下了许多有趣的痕迹,细究起来,分外有趣。
时间回到1900年3月29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一行抵达罗布泊北岸后,来到一处看来可打出淡水的地方,决定掘井取水时,发现唯一的铁铲丢失了,随同的一名向导被派回原路去寻找。不料路上狂风大作,漫天的风沙使这个向导饥肠辘辘无法前行。沙暴过后,在这个向导眼前突然出现了高大的泥塔和层叠不断的房屋,一座古城奇迹般地显露出它的面容。向导将这一发现做了汇报。斯文·赫定立刻来到这里。当他亲手从遗址中找出了几件精美的木雕时,他异常兴奋,断定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古城遗址。赫定后来回忆说:“铲子是何等幸运,不然我决不会回到那古城,实现这好像有定数似的重要发现,使亚洲中部的古代史得到不曾预料的新光明!”

而这,便是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如今已成了神秘的代名词,吸引着无数探险家和游客来到,在残垣断壁中寻找着时间的印记。曾经的楼兰古国,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西域比较富有的国家之一,在残留的遗迹中,还能看出当年生活的富饶与美好。
如今,楼兰古城最终湮灭的原因早已不可考,却留给了当今人们无数的遐想,畅想着彼时古人生活的碎片。
而古城池的痕迹,总能牵绊着现代人的注意力。明代均州古城,城内有永乐年间大修武当山时候建造的静乐宫,规模为武当山九宫之首,超过现存的玉虚宫和紫霄宫。后来为了建丹江口水库,汉江边上的均州古城被彻底淹没,但今天的遥感影像还能清晰地看到丹江口水库水下均州城墙和静乐宫的遗址,似乎还在水底静静守护着两岸的人们。
无论陆地还是水里,古代的城池一座又一座散布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环境中,所有这些历史投影到现在,都形成了一种叫“传统”的东西。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总是与家国分离不开,似乎依城而居,拥有一座城池,才能拥有文明发展的根基。在以“和”为美的传统之下,语言、文字、建筑、工艺等,都指向一种“中”式的宁和。
推荐图书(点击封面即可购书):


《龙兴:五千年的长征》
韩毓海


点击封面6折购买纸书


这本书深刻回顾并分析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诸多“大事因缘”,是一部通史。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开辟,中篇为稳定,下篇为复兴。沿着殷周之变、周秦之变、魏晋隋唐之变、唐宋之变,通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讲到今天“数千年未有之新时代”,梳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阐释中国制度变革逻辑,解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明的地图》
张信刚


点击封面6折购买纸书

张信刚教授将其个人行走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体验融入书中,并以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一带一路这一话题描述得生动且充满趣味,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感知丝绸之路沿线的人口迁移、文化交融、地缘政治风云、各国历史渊源,以及当今国际形势,更容易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的文化意义、历史传承和国际影响。

西方的历史:蛮族的文明之路
而除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放眼中国之外,西方文明也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希腊,如今常被作为一个浪漫故事的开端。但最早的希腊,实则充满了战争与野蛮,数百个“城邦国家”构成了当时的希腊,而每个城邦其实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大小,这无疑带来了无数的纷争和战乱。
但不稳定的格局背后,同时也带来了不同文明的各自繁荣、迅速发展。在先后度过了克里特文明和因特洛伊木马而闻名的迈锡尼文明后,希腊进入了古风时代,在这期间诞生了两个最著名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留下了恢弘的帕特农神殿和雅典娜雕像,向世人展示了勇猛大气的风采。

然而,战乱的频繁,最终还是导致了古希腊在罗马崛起后被摧毁,但文明却没有停下脚步,罗马人也从中汲取了诸多营养,使其部分内在精华得以继续延续,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再看看现在的欧洲,罗马斗兽场、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狄俄尼索斯剧场,以及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圣伊拉里城堡,在历经了无数次战争与和平之后,依然屹立在欧洲大地上,向人民讲述着那些惊心动魄的过往,以及各具特色的文明。
欧洲的战乱时代虽然早已结束,但历史从未远去,欧洲文明留下的遗产在今天生活的各个方面依然有着巨大影响。尤其在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当下,我们回顾现代世界发展史,越发发掘历史与文明对发展的重要性。
文明作为一个有机体,有其发生、成长和变化的过程,而未来的发展则需要在对过往的总结中前行。现代人如何全面了解一个试图在古代文明废墟上重生的现代国家之艰辛和努力?
纵观历史,文明的形成除了兴衰和冲突,更多的是融合。东方文明比较强调统一和谐,西方文明更强调个性与多样化,东方强调秩序,西方强调自由,东方强调稳妥,西方更喜欢冒险。我们可以看到,文明之间的差异以及文明的特质是通过不同的融合经历所产生的。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文明之间的融合会越来越快。
推荐图书 (点击封面即可购书)


《帝国与蛮族:从罗马到欧洲的千年史》
(英) 彼得·希瑟


点击封面6折购买纸书

今天的欧洲,国家间互动频繁,生活方式大致相近,人口在各地流动,移民改变着所到之处,自己也被周遭改变。这样的格局,其实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从罗马到欧洲,这是个移民改变世界的故事。一千年的迁徙终结了罗马帝国主导的秩序,罗马人眼中的蛮族重绘了亚欧大陆西部的人文地理和政治版图,在帝国与蛮族的角力中,现代欧洲的雏形逐渐浮现。
《千年英欧史》
(英) 布伦丹·西姆斯


点击封面6折购买纸书

本书从根源上剖析英国与欧洲大陆千年来的试探与掌控、退让与操纵、高潮与低谷,讲述英国与欧洲大陆从黑暗时代到现在的邂逅历程中的波澜起伏。纵观欧洲历史,英国总是扮演着一个纠结、复杂、矛盾的角色。它曾经入侵别国,也曾惨遭入侵;它曾变换立场,也曾袖手旁观;它曾表现出厚颜无耻的犬儒主义,也曾怀揣最模糊不明的理想主义。


《希腊三百年》
(英) 罗德里克·比顿


点击封面6折购买纸书


关于希腊的故事很多,但很多人都是从古希腊的角度来感叹这个国家的起点之高、对欧洲文明乃至西方文明的影响之大,却很少有专家学者从最根源的两个方面来考虑现代希腊的纠结:希腊人究竟是指哪些人?古希腊文明究竟是什么样的文明?带着这两个问题,作者以传记的形式回顾了希腊300年来的民族起点、政治斗争、民间起义、军事政变等丰富故事,曲折离奇、丰富精彩。


《英国故事:从11世纪到脱欧动荡,千年历史的四重变奏》
(英) 戴维·雷诺兹


点击封面6折购买纸书

从千年历史进程到当下脱欧乱局,把握四大核心问题:18—19世纪,大西洋上的岛国如何跃升为世界强国?欧洲对于英国,是盟友和归属,还是威胁和拖累?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靠什么联合、为什么离心?从基于奴隶贸易的殖民帝国,到推行自由意识形态的自由帝国,再到失去帝国又脱离欧盟,英国的未来会怎样?


《欧洲: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西) 胡里奥·克雷斯波·麦克伦南


点击封面6折购买纸书

在灿若繁星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为什么是欧洲文明造就了今日世界,由此问题出发,必须先回答,欧洲在过去,尤其是近几个世纪发生了什么?哪些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能够解释今日人类社会现状?当代社会的基本要素来自哪里?相信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欧洲文明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找到关于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答案。
未来:地缘政治与全球格局变迁
俯瞰千年世界,无数英雄曾登上舞台,留下巨变的世界格局。国策、经济、人口、文化, 是什么主导了文明的走向与进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