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啦,你的心收回来了吗?
这两天,我主要就是吃吃吃睡睡睡,然后收拾屋子。我发现收拾书真是个力气活,虽然我很用力的干了两个晚上,还有一半没有整理。
慢慢来吧。
今天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这段时间我看的三本书,也算帮大家过滤一下,参考参考。
第一本《极简进步史》。
这书不厚,作者是罗纳德·赖特,主题是“进步简史”,实际上也是人类简史的一种。不过此书完全没有赫拉利《人类简史》带来的那种震撼感。
作者并未提出什么新鲜的观点和材料,只是从人类进步的几个例子中总结出人类文明的危机——进步可能包藏陷阱,文明可能会反噬人类。
这种说法一直都有,罗纳德·赖特通过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以及苏美尔文明和复活节岛的覆灭试图证明人类发展的危机——当技术进步,而资源不足时,文明就会从内部溃败。
他提醒我们,如今人类正处于盛极而衰的边缘,如果仍然视“进步”为唯一指标,对环境问题不管不问,用不了多久就会进入混乱和崩溃。
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对“进步”这种思维模式的反思也是很有价值的。不过,这本书的论证并不严密,感觉KK这种技术乐观派很容易就能找到漏掉,读起来不过瘾。
第二本《文章自在》。
这是张大春的新书,主题是写文章。
写文章和写作文是不一样的,“作文是人家给你出题目;真正写文章,是自己找题目”。
张大春当然是反对应试教育中的作文考试的,认为还不如旧日的八股——“因为八股讲究的义法还能引发、诱导并锻炼作文章的人操纵文气,离合章句,条陈缕析,辨事知理。而当前的各级升学作文考试,只是一味的设局命题,制定评分标准,刻舟求剑,将写文章的美好、活泼以及启发思维的趣味完全抹煞。”
看完这段话,我点头称是。因为我上学时就一直不会写作文,总是无法抓到到出题人的点,总感觉手脚被绑着,不痛快。所以下了课,自己在本子上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终于一直写到了现在。
张大春的这本书,是教写文章。他说,“好文章是从对于天地人事的体会中来;而体会,恰像是一个逛市集的人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来买东西的钱。如何累计逛超市的资本,可能要远比巴望着他人的口袋实在。”
所有这些体会,不过是好奇心的萌发,文章的具体技巧反而是第二位的。
书中收入了很多文章,讲了很多具体的文章章法,适于对写文章感兴趣的人看。我自己看下来,倒是发现了一项基本功的重要性——词汇量。当然,词汇量仍然是第二位的,但是这个东西却决定了你文章的基础。我在这本书中就发现了许多生字、生词,如果你的词汇量更大,你表达的准确度和丰富性肯定也会相应增加,记生词不应该只是小学生做的事。
写文章,还有得学。
第三本书《智识分子》。
我以前经常看同人于野的博客,他的slogan是“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作为一个文科生,对我还是很有一些补充作用的。
看这本书,发现了一个现象,似乎如今时代,经济学和心理学,几乎已经成为在大众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了。这本书中的很多文章,都是用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来给“世界观除魅”,这个做法和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把生物也看成是一种算法是一致的。
2002年,阿城写了一本《常识与通识》,其实也是在做类似的事情。在科学面前,人文内涵正在消融,比如说我们所看重的道德,在《人的正义思想从哪里来?》中万维钢就引用了《正义之心》作者乔纳森·海特的说法——人类的道德可能也不是后天习得,而是有先天因素,一定程度上由基因决定的。
世界变化得太快,我们有必要多了解一些思想世界的新进展。当然,要审慎一点,因为很多概念正在被商业行为劫持。
没有什么是绝对固定的真理,我们得时刻准备着更新自己。
PS.你最近看了什么好书,可以分享一下啊。
- 不止读书-
魏小河出品 微博 豆瓣 知乎 @魏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