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壹
锋芒影视舆情研究智库官方平台之一。“内容+”生态瞭望者,全景呈现国内外电影、电视剧产业传播图景,解码现象级内容产品的指数级估值,重构影视产业跨界连接符号,致力成为影视行业话语空间观察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义乌老板低调造车,大卖240个亿! ·  昨天  
福布斯  ·  活动 | ... ·  6 天前  
福布斯  ·  活动 | ... ·  6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  特别策划|硅谷洞见:AI浪潮下的创投新机遇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壹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将军在上》难以成为“太子妃2.0”

深壹  · 公众号  ·  · 2017-11-01 21:43

正文

锋芒智库

品牌立论 | 口碑行销 | 舆情数据 | 策略咨询


文|星河鹭


来,把《将军在上我在下》的小说名默念三次,没有两颊绯红心跳加快算我输。


好像……有点污,对吧?也许作者橘花散里想表达的,就是这种晋江言情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传奇少年将军,竟然是花木兰式的美娇娘;而提笼架鸟,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王爷,偏又生得一副貌比潘安的好皮囊。女强男弱的强烈性别反差,怎么看都有一股欲拒还迎的羞耻风,再联想“御夫术”的辣眼睛“床戏”……哎呀,这绝不是开往幼儿园的车!



对了,这就是接棒《白夜追凶》的超级剧集《将军在上》。豪掷3亿打造顶级网剧标杆、《太子妃升职记》导演侣皓吉吉担当艺术总监、金马影后马思纯的大女主首秀、亚洲第一服装指导和田惠美加盟。在资本和IP的加持下,延续“有毒”风格的《将军在上》,早已甩掉穷得揭不开锅的帽子,俨然一部“太子妃2.0”。不过,时隔两年,它真的能再度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风格取得成功吗?


1

是不是大女主不重要

反套路的新奇人设才吸引眼球


接受普遍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早已在车祸、绝症、失忆的老梗里浸润了十多年,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套路不再吃香,玛丽苏的YY戏码风光不再,就连堪称秋季档剧王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也因“加强版玛丽苏”差点口碑腰斩。



可见反套路有多么重要。看看小而美的代表网剧《花间提壶方大厨》,并非典型美女与帅哥的虐恋情深,却以撒狗粮的日常发糖,圈粉无数;还有暑期档的小爆款《双世宠妃》,甜宠成为收割少女心的利器,让其在一众好手中脱颖而出。在出品方看来,冷面女将军和废柴俏王爷的《将军在上》,最大的戏剧冲突也就是它最大的反套路。



乍一看,《将军在上》像一部司空见惯的大女主剧,有着强烈反差下的剧情张力。万里觅封侯的北方战场,是马思纯出演的叶昭第一次亮相,且不论士兵们喊出让人尴尬出天际的口号“将军在上”,其纵马狂奔,于万千人里取上将首级的影像形象,有花木兰的气势;堪比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杨洋花式甩拉面的感人场景,盛一伦用纸扇遮面的花瓣舞,来宣告自己的登场,尽管天雷滚滚,却也成功激发观众的吐槽欲。



再定睛一看,政治联姻下的女强男弱婚姻,透露着某种“狡兔死,走狗烹”的政治考量。拥兵自重的少年将军,是对弱势皇权的极大挑战,可当功高震主的军事天才,揭晓女儿身的谜底时,对皇权的威胁又土崩瓦解——于是,《将军在上》变成了一部“御夫有术”的日常:


作为“正宫”的叶昭,首先收服了废柴王爷的三个小妾,建立攻守同盟;古今第一难题婆媳问题,被一纸和离书稳住盘面;至于抵抗情绪激烈的小王爷赵玉瑾,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叶昭计上心来,软硬兼施。



谁说《将军在上》是大女主?它有女强男弱的反套路模式,但其根本却像极了围绕婆媳、夫妻展开的家庭剧。这场先成婚再恋爱的拉郎配,即将进入甜蜜发糖模式,而家国天下与权谋纷争,只是其男性荷尔蒙的外衣而已。


2

打翻了上帝的调色盘

配色辣眼睛折射不严谨创作态度


和《太子妃升职记》一样,《将军在上》的追剧乐趣之一,并不在超级剧集本身,而是在戏外的弹幕。“特效最多三毛”,“这慢镜头我两倍速都嫌慢”,“快收了这妖孽”,“难道宋代都有高尔夫”……这些“有毒”的实时评论,构成了《将军在上》的舆论生态,和女强男弱的独特人设糅合在一起,让人欲罢不能。



“网剧一哥”白一骢曾给制片人十条干货建议,其中一条是:“做剧最重要的东西是人设,和单场戏的情节,如果二者只能取其一,我一定选人设”。反套路人设看似成功的《将军在上》,贡献了仅次于爆款级的流量,但还是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不真实。



不真实的剧集,无法提供比肩《白夜追凶》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将军在上》的不真实感,来自于女扮男装本身的出戏——所有观众都知道叶昭是个女人,却都要装作“啊,她竟然不是男的”;所有演员也要装作“眼瞎”,在看起来分明是女性的将军面前,表示“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人设不真实之外,还有备受争议的影像色调。看哪,士兵的盔甲是闪着荧光的蓝色,大臣的朝服是令人目眩的紫色,太后垂帘听政用的是蜜汁绿色珍珠帘,还有盛一伦不知何种色号的妖冶口红……侣皓吉吉的拥趸们说:“表面看上去是媚俗的撞色,却有着奇异的怪诞美,既传统又前卫的色调,甚至有日本造型师主导下的和风”;更多人被这炫彩夺目的色调刺瞎了双眼,“几乎就是太子妃毒的第二代变体,五颜六色的大色块拼接,让人无所适从”。



不过拜托,虽然不与脱胎于真实历史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比肩,不需要做到“引经据典、小节不拘、解读历史、大事不虚”,但并非历史架空的剧集创作,不应该脱离基本的美学事实。要知道,被誉为古代美学巅峰的两宋,从来走的都是含蓄清雅的极简风。


“造极于赵宋之世”的中国文化,自隋唐两朝的雍容华贵,走向了清淡温柔:釉色素雅的汝窑瓷代替了色彩亮丽的唐三彩,宋徽宗的书法飘飞俊逸自成一家,李唐的《万壑松风图》藏着留白艺术的秘密,苏东坡铜琶铁板的诗词还光耀千古,但没有哪一样,是《将军在上》的撞色和风。


3

“有毒”网感的卖点不太新鲜

“太子妃”老套路限制《将军在上》


从另一方面看,《将军在上》营造了性格立体化的女性将军,拥有了“迎合女权主义浪潮”的文化解读,人设不乏亮点;倘若不以文化卫道士的姿态审视,打翻了上帝调色板的《将军在上》,还是适合娱乐风潮的时尚下饭剧,其网感的营造,与《太子妃升职记》如出一辙。


网感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它好像是一顶帽子,适合所有的网生内容,具有与传统电视内容截然不同的互联网属性,注重即时互动、渠道多样、表达立体;它也像一种魔术,把它注入影视作品后,骨骼清奇的段子、脑洞大开的创意都随之涌现。《将军在上》的“有毒”,正在于它的网感。 



宋朝有女子相扑?有高尔夫?还有讲“脸如白蜡、腿毛丰盛”的东京小报?“远古时期”的壁画还是五颜六色?观众仿佛拥有了对宋朝的新奇打开方式,试图一探究竟,学富五车的网友在弹幕上科普:闻名于世的《清明上河图》里,女子相扑就有呈现;虽然没有“东京小报”的八卦报纸,但两宋时期已有邸报,用以刊登朝廷消息;至于被调侃为“高尔夫”的捶丸运动,还被一一考证;至于五颜六色的“远古壁画”,显然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切,历经风霜的壁画什么时候成了女上男下的污图?


 

至于“人生充满无奈,需要处处慷慨”、“你的脑袋出去逛街了”等适合网络传播的金句,透露出对日常生活的自嘲与年轻审美的迎合,也有着话语使用环境的借鉴和迁移,其轻松戏谑、打破常规、解构传统等特点,提供了游离于现实之外的疏离感,网感十足。



但“有毒”的《将军在上》,提供了一边吐槽一边欢乐追剧的体验,却难再复制《太子妃升职记》的成功。倘若《太子妃升职记》7.2评分是网友对“有毒”剧集的类型褒奖,那么时隔两年延续其网感套路的《将军在上》虽然依然有趣,却因新鲜感不足,难称品相上佳——人设毁誉参半、叙事节奏较慢、选角存在争议、配色冲突大胆、演技略显浮夸等等,都成为其走向爆款的桎梏。


出品 | 锋芒影视舆情研究智库


主  编 | 落   羽           责  编 | 归   雁

视  觉 | 武   略           校  对 | 丁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