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正文
狼来啦!狼来啦!喊得多了,大家就不信了。智能家居喊了十几年,还是没来,耗尽耐心的选择了转行,受过伤的一提起就想打人。不过今天先抛下结论:智能家居行情已经变了,现在放弃的朋友,或许在回忆往事的时候会为此而悔恨。
1
是不是伪需求?
智能家居发展一直磕磕绊绊,于是出来
个结论:智能家居是伪需求。在此之前先要解决这个问题,不然后面说再多都属于政治不正确。
对此,南京物联CEO朱俊岗曾公开表示,刚需不是天生的,
并
讲述了他母亲从排斥使用场景开关到离不开场景开关的例子。
“
我不认为一个刚需是天然的,像原始社会我们穿衣服也不是刚需,到今天没有人不穿衣服,在三十年,四十年之前可能衣服都是一样的,到今天在座的可能没看到哪一件衣服是一样的。
这种需求他就在不断变化,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思维看未来的生活可能我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当前认为智能家居是伪需求的观点不外乎有两种,一种
觉得智能家居是在增加麻烦,而不是创造价值。
手动关灯就挺好,为什么还要掏出手机、再打开APP来控制,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另一
种
观点则认为智能操作功能很少派上用场,觉得这些产品是鸡肋。
这些想法对,但不全对,属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控制器形态看,手机控制只是智能家居的初级阶段。
据今日头条《2017中国智能家居数据报告》,单品的关注度超过54%,技术18%,品牌14%。这也从客观上反应出,媒体的主流意识尚停留在以手机控制的单品智能阶段。
除了手机控制,现在已经出现了语音、手势、感应等更为自然的控制方式,这些技术正趋于融合在一起。不过这还不够,变被动为主动才是最终的进化之路,未来的智能家居具有学习能力,能做到未卜先知,将不再需要人为控制。
只要一描绘起
未来场景,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团小火苗,也正是它让
智能家居一直处于外热内冷的状态。
说明大家对智能家居还是有期待的,并且是需要的。
欧瑞博CEO王雄辉认为,智能家居绝不会局限于产品的概念,它只是家电、家居智能化演进的一个过程。
“
未来,一切都将是智能的,如同现在没有人会说是要买一部智能手机,只会说买手机是同样的道理。智能家居也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或独立的产业,而是一个时代,是整个社会从PC互联网到移到互联网再到物联网演进过程当中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
2
产业发展路径
由于B端市场集中采购,且交易额大,一直以来都是大多数高科技产品率先落地的市场,智能家居自然也不会例外。当前先锋,火爆的智能门锁亦是在品牌公寓、创客空间及酒店等B端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渗透率节节攀升。据统计,2016年智能锁B端市场总销售额占比超过90%。
早期,由于智能家居造价不菲,目标用户是锁定在金字塔最顶层的人群,主攻豪宅、别墅等高端项目中。但这样的用户数量太少,且需要直接面对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与服务,很难实现规模化销售。
随着产品规范化标准化越来越好,产品成本也得到大幅度降低,不仅促成智能家居走进寻常百姓家,同时也拓宽了销售渠道。
目前智能家居主要通过零售跟工程渠道销售,零售即开专卖店、招代理商这种直接面对用户的模式。工程渠道面向地产商和系统集成商,系统集成商负责智能家居设备的安装调试,最后再转手到地产商或酒店管理公司等。
智能家居主要销售渠道
销售方式
|
销售特点
|
房产合作
|
销售面大、成交较快、利润较高
|
装修合作
|
销售面广、销售效果好、利润一般
|
系统集成商合作
|
销售面广、销售效果好、利润一般
|
设立经销商
|
直接与客户接触,更清楚客户的需求,销售面较窄
|
专业市场设点
|
销售面较窄、利润较高
|
专卖店
|
销售面窄、营业成本高、利润也较高
|
超市式销售
|
销售面较广、利润较高
|
特殊战略销售
|
销售面窄、容易获得大工程或项目
|
设计院合作
|
销售面窄、利润较高
|
项目合作
|
销售面窄、利润较高
|
全球物联网观察制表
|
从前瞻研究院的数据来看,目前智能家居
主要通过地产商和系统集成商进行销售,也就是工程渠道销售,
销售额占比高达80%。这充分说明,很少有消费者会主动跑到专卖店购买智能家居,特别是在产品的易用性又不高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加不愿意购买。
而处于B端的地产商、集成商,他们是
智能家居的客户、买单者,买来不是自己用的,而是给客户用的,购买心理跟消费者并不一样。其中,地产商
是个能快速走量的最终买家,也是决定行业走向的关键角色。
3
大客户已接纳
早在七八年前,
智能家居
曾寻求与地产商跨界融合,但由于技术不成熟等原因两者之间融合的效果并不理想。时至今日,智能家居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如果说曾经的智能家居只是一厢情愿,那么现在地产商的态度有根本性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拿地和融资成本的不断上涨,房地产业已经告别了高回报的“黄金时代”,走向理性发展的“白银时代”。
这就倒逼地产商要在房子上精耕细作,要从商品思维进入到产品思维的阶段。
另外,
基于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地产商不得不面对精装房的现实。
16、17年里有大批区域型的政策出台
,其中
最给力的是浙江省印发的《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从16年10月1日起,浙江省的新建住宅,全部实行全装修和成品交付。到2020年的时候,不具备精装交付条件的情况下就不给办五证。
除浙江外,上海、山东也出台“100%精装修”政策,江苏、北京、河南、四川、海南、河南等地陆续制定出“毛坯房”退出倒计时。
“白银时代”+“房子精装”成了地产商与智能家居合作的契机。地产商迫切需要用智能家居打造精装房的差异化、提升竞争力。
“
房子精装成了标配,那升级一下就方便了很多,也花不了多少钱,五千、八千、一万块钱都能做。但对于开发商来说,意义就不止于此了。
”
博联CEO刘宗孺认为,几千一套的“全屋智能”平摊到每平米也就几十块钱,却可以成为房企营销吸引眼球的大噱头。
紫光物联董事长叶龙也持同样的观点:地产商不是上不上智能家居的问题,而是预装那些智能家居系统去放大楼盘项目卖点的问题,是开发商实现快卖与好卖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