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物联网观察
为您网罗全球最新物联网行业资讯,聚焦IOT前沿科技,展现优秀厂商产品方案,更有国际专家为您深入解读行业趋势,带您一起感知未来物联网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小厨师!好可爱!! ·  12 小时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狗狗也会翻白眼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的微博视频 ... ·  13 小时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真实了,毕竟最后都在同一个垃圾桶里 ... ·  12 小时前  
冷丫  ·  GIF:紫色最有韵味 ·  2 天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不想离开舒适圈,那就戴着舒适圈一起走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物联网观察

狼来啦?不,智能家居真的来啦!

全球物联网观察  · 公众号  ·  · 2017-11-09 23:20

正文

广告


正文

狼来啦!狼来啦!喊得多了,大家就不信了。智能家居喊了十几年,还是没来,耗尽耐心的选择了转行,受过伤的一提起就想打人。不过今天先抛下结论:智能家居行情已经变了,现在放弃的朋友,或许在回忆往事的时候会为此而悔恨。




1

是不是伪需求?


智能家居发展一直磕磕绊绊,于是出来 个结论:智能家居是伪需求。在此之前先要解决这个问题,不然后面说再多都属于政治不正确。


对此,南京物联CEO朱俊岗曾公开表示,刚需不是天生的, 讲述了他母亲从排斥使用场景开关到离不开场景开关的例子。


我不认为一个刚需是天然的,像原始社会我们穿衣服也不是刚需,到今天没有人不穿衣服,在三十年,四十年之前可能衣服都是一样的,到今天在座的可能没看到哪一件衣服是一样的。 这种需求他就在不断变化,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思维看未来的生活可能我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当前认为智能家居是伪需求的观点不外乎有两种,一种 觉得智能家居是在增加麻烦,而不是创造价值。 手动关灯就挺好,为什么还要掏出手机、再打开APP来控制,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另一 观点则认为智能操作功能很少派上用场,觉得这些产品是鸡肋。



这些想法对,但不全对,属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控制器形态看,手机控制只是智能家居的初级阶段。 据今日头条《2017中国智能家居数据报告》,单品的关注度超过54%,技术18%,品牌14%。这也从客观上反应出,媒体的主流意识尚停留在以手机控制的单品智能阶段。


除了手机控制,现在已经出现了语音、手势、感应等更为自然的控制方式,这些技术正趋于融合在一起。不过这还不够,变被动为主动才是最终的进化之路,未来的智能家居具有学习能力,能做到未卜先知,将不再需要人为控制。


只要一描绘起 未来场景,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团小火苗,也正是它让 智能家居一直处于外热内冷的状态。 说明大家对智能家居还是有期待的,并且是需要的。


欧瑞博CEO王雄辉认为,智能家居绝不会局限于产品的概念,它只是家电、家居智能化演进的一个过程。


未来,一切都将是智能的,如同现在没有人会说是要买一部智能手机,只会说买手机是同样的道理。智能家居也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或独立的产业,而是一个时代,是整个社会从PC互联网到移到互联网再到物联网演进过程当中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2

产业发展路径


由于B端市场集中采购,且交易额大,一直以来都是大多数高科技产品率先落地的市场,智能家居自然也不会例外。当前先锋,火爆的智能门锁亦是在品牌公寓、创客空间及酒店等B端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渗透率节节攀升。据统计,2016年智能锁B端市场总销售额占比超过90%。



早期,由于智能家居造价不菲,目标用户是锁定在金字塔最顶层的人群,主攻豪宅、别墅等高端项目中。但这样的用户数量太少,且需要直接面对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与服务,很难实现规模化销售。


随着产品规范化标准化越来越好,产品成本也得到大幅度降低,不仅促成智能家居走进寻常百姓家,同时也拓宽了销售渠道。


目前智能家居主要通过零售跟工程渠道销售,零售即开专卖店、招代理商这种直接面对用户的模式。工程渠道面向地产商和系统集成商,系统集成商负责智能家居设备的安装调试,最后再转手到地产商或酒店管理公司等。


智能家居主要销售渠道

销售方式

销售特点

房产合作

销售面大、成交较快、利润较高

装修合作

销售面广、销售效果好、利润一般

系统集成商合作

销售面广、销售效果好、利润一般

设立经销商

直接与客户接触,更清楚客户的需求,销售面较窄

专业市场设点

销售面较窄、利润较高

专卖店

销售面窄、营业成本高、利润也较高

超市式销售

销售面较广、利润较高

特殊战略销售

销售面窄、容易获得大工程或项目

设计院合作

销售面窄、利润较高

项目合作

销售面窄、利润较高

全球物联网观察制表


从前瞻研究院的数据来看,目前智能家居 主要通过地产商和系统集成商进行销售,也就是工程渠道销售, 销售额占比高达80%。这充分说明,很少有消费者会主动跑到专卖店购买智能家居,特别是在产品的易用性又不高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加不愿意购买。


而处于B端的地产商、集成商,他们是 智能家居的客户、买单者,买来不是自己用的,而是给客户用的,购买心理跟消费者并不一样。其中,地产商 是个能快速走量的最终买家,也是决定行业走向的关键角色。



3

大客户已接纳


早在七八年前, 智能家居 曾寻求与地产商跨界融合,但由于技术不成熟等原因两者之间融合的效果并不理想。时至今日,智能家居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如果说曾经的智能家居只是一厢情愿,那么现在地产商的态度有根本性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拿地和融资成本的不断上涨,房地产业已经告别了高回报的“黄金时代”,走向理性发展的“白银时代”。 这就倒逼地产商要在房子上精耕细作,要从商品思维进入到产品思维的阶段。


另外, 基于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地产商不得不面对精装房的现实。



16、17年里有大批区域型的政策出台 ,其中 最给力的是浙江省印发的《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从16年10月1日起,浙江省的新建住宅,全部实行全装修和成品交付。到2020年的时候,不具备精装交付条件的情况下就不给办五证。


除浙江外,上海、山东也出台“100%精装修”政策,江苏、北京、河南、四川、海南、河南等地陆续制定出“毛坯房”退出倒计时。


“白银时代”+“房子精装”成了地产商与智能家居合作的契机。地产商迫切需要用智能家居打造精装房的差异化、提升竞争力。


房子精装成了标配,那升级一下就方便了很多,也花不了多少钱,五千、八千、一万块钱都能做。但对于开发商来说,意义就不止于此了。


博联CEO刘宗孺认为,几千一套的“全屋智能”平摊到每平米也就几十块钱,却可以成为房企营销吸引眼球的大噱头。



紫光物联董事长叶龙也持同样的观点:地产商不是上不上智能家居的问题,而是预装那些智能家居系统去放大楼盘项目卖点的问题,是开发商实现快卖与好卖的必然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