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叮嘱孩子
保温杯里装了这种液体时
千万别摇晃
天气越来越冷,保温杯作为“过冬神器”,也越来越不可或缺,为我们(特别是孩子)传递了温暖。
然而,盘点近几年的意外事件后,小编发现:使用保温杯并非毫无风险。尤其是和它相关的爆炸新闻,似乎年年都会看到。
这让人不禁对它的安全性产生疑虑。那么:
-保温杯究竟为什么会爆炸?
-哪些液体不能装入保温杯?
-我们又该如何安全使用它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个“烫手山芋”。
-01-
保温杯
真的会爆炸
广东东莞,邱先生的儿子用开水清洗保温杯后,拧紧盖子摇晃,结果杯子瞬间爆炸,所幸孩子没有受伤。
山西太原,一名小伙子为了去除保温杯内的水垢,加入热水和酸性除垢剂,摇晃后导致杯子爆炸,造成了手部受伤。
四川的杨女士家,桌上的保温杯突然爆炸,直接把天花板砸出一个洞,所幸桌旁无人,否则……
福建的一名女孩用保温杯泡红枣后忘了喝,直到10多天后才想起要清洗杯子。当她用力拧开杯盖时,杯盖突然崩开砸中了女孩的眼睛,导致其右眼球破裂,血肉模糊。
-02-
为什么
保温杯会爆炸
保温杯爆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设计保温杯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保温问题。可正是这种密封性,也让它在某些情况下变得危险。
当热水、热饮或其他高温液体被倒入保温杯中时,在密闭的条件下,水蒸汽无法有效释放,导致内部压力逐渐增高。一旦压力超过杯子的承受极限,这时摇晃一下保温杯,就可能出现爆炸现象。
某些食物在保温杯中长时间浸泡,可能会因为细菌的作用而发生发酵。例如,红枣、枸杞等富含糖分的食物,泡在在热水环境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其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压力,这些气体在密闭的保温杯中,最终引发“爆炸”。
-03-
保温杯中
不宜放置的食物
保温杯虽然好用,但并不是啥都能往里放。以下是不建议放的食物:
这类高蛋白饮品,需要在灭菌或是低温的环境下保存。
在保温杯中很容易让微生物快速繁殖,从而导致牛奶、豆浆发酸,形成絮状物等情况。一旦误喝,可能造成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的情况。
(一妈妈给女儿用保温杯装豆浆,导致豆浆变质成“豆腐脑”)
碳酸饮料、果汁以及一些中药大多呈酸性,短时间放在保温杯内,不会引起重金属迁移。
但有的酸性较强,长时间接触就可能对不锈钢产生腐蚀,引起重金属迁移。
这点大家要提醒一下家里的长辈,虽然用不锈钢保温杯泡茶,不会导致重金属迁移,也不会腐蚀内胆,但仍不推荐用保温杯泡茶。
原因有2点:
原因1—破坏营养物质
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或恒温的水中,相当于是在煮茶叶。
这个浸泡过程会使茶叶中所含的叶绿素、维生素、黄酮醇、茶多酚等营养物质遭到大量破坏,降低了茶的营养价值。
原因2—影响口感
由于长时间高温浸泡,茶叶中的芳香油挥发,茶多酚、单宁等物质大量浸出,会使茶汤颜色浓重、有苦涩味,口感上也差了很多。
而且,泡茶后如果清洗不及时、不彻底,保温杯内胆上也会附着茶垢,产生异味。
-04-
保温杯
使用禁忌
为了预防保温杯爆炸,咱们在使用时,应遵循以下禁忌:
-加水要适度
在用保温杯装热水时,不要一次性加入太多,留出一定的空隙,可以避免因水温过高,而出现的压力过大问题。
-别急着盖杯盖
倒热水后,最好等一段时间再盖杯盖,待水温下降一些后再重新盖上。这一步骤能有效防止因内部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爆炸。
-避免剧烈摇晃
千万别剧烈摇晃,尤其是在盛装热水或热饮的时候。
- 定期清洁
保温杯用久了以后,杯内可能会残留一些水垢或污渍,这不仅影响饮用的健康,也可能导致杯子密封不严。建议定期使用温水清洁杯子。
另外,很多保温杯底部都带有这种标签,通常我们会以为这只是个无关痛痒的产品信息标签,看着还怪碍事的,总想抠一抠...保温效果一般是靠两层由真空隔开的金属桶实现的。因为真空的导热性很差,所以内胆里的液体才能保温。但制造时把两层金属桶套在一起,中间的空气是没有办法抽掉的。所以必须要留个洞抽空气,抽完以后再把洞密封起来!现在保温杯抽真空的做法叫做无尾真空,简而言之就是——在抽空气孔旁边加个很小的玻璃珠。在抽真空前,这个玻璃珠在抽气孔上是可以活动的,抽完真空后,为了让玻璃珠无法移动,炉子会加热到500~700℃,使玻璃熔化,封上抽气孔。但玻璃易摔碎,为了保护玻璃珠,便会用钢片或硅胶垫,垫在保温杯底部,为了不显得突兀,保护层最终被整合到标签上。所以,经常摔保温杯,或者撕掉保温杯底部的标签,都有可能会破坏“真空层”,影响保温效果。
~~~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保温杯为我们提供了温暖和便利,但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在使用保温杯时,牢记这些安全知识,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与安全。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欢迎大家【点赞】、【在看】、【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1]《摇晃几下,瞬间炸开!保温杯泡枸杞怎么成了“炸弹”》,新华社,2025-01-02
[2]https://weibo.com/1796087453/5120261826806102?wm=3333_2001&from=10E9293010&sourcetype=weixin&s_trans=6442942621_5120261826806102&s_channel=4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更新于2025年。文章仅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养育等方面的科普信息,不涉及推广宣传,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疗、用药问题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