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睡前哭的原因,是宝宝在表达想睡觉的意愿。
比较典型的表现是,宝宝在睡前哼哼唧唧地哭,伴有吃手、揉眼睛等睡眠信号。
4 月龄以下的宝宝,会通过打哈欠、揉眼睛、摇头等动作,释放出想睡觉的信号。
这时候,家长需要及时哄睡宝宝。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宝宝就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哭闹。
4 月龄以上的宝宝,虽然打哈欠等睡眠信号不明显,但错过入睡间间也会过度疲劳,导致睡前哭闹。
4 月龄以内的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一旦受外界刺激过多,比如边上有可以发出声音与光线的玩具、接触了陌生人,受到惊吓等,就容易哭闹、入睡困难。
小月龄时这种哭闹常常出现在傍晚,也就是我们说的「黄昏闹」。
4 月龄以上的宝宝,黄昏闹的情况会有所改善,但是外界环境改变的时候,比如搬家、更换照顾人、外出旅行等,也会闹觉。
在嘈杂、光线太亮或温度太凉太热的环境中,宝宝都更容易出现睡前哭。
有时更换到陌生的睡眠环境,也会导致宝宝睡前哭。
让宝宝过早入睡或者过晚入睡,都会造成睡前哭。
入睡过早的宝宝会因为不困、没玩够等原因,抗拒睡觉出现睡前哭;如果入睡过晚,宝宝会因为过度疲劳、错过入睡窗口期而哭闹。
注意打哈欠这个睡眠信号并不一定意味着宝宝已经困到可以入睡的程度,最好结合其他睡眠信号一起来判断。
另外,如果宝宝一直以来作息比较混乱,没有固定的作息规律,便容易出现每次睡前都会哭闹的情况。
如果宝宝有严重的胃食管反流、肠绞痛、长牙不适、生病等情况,也不容易入睡。
不过这样的睡前哭闹习惯不会持续很久,症状缓解了,睡前哭的情况也会好转。
宝宝若是处在分离焦虑期,会睡前哭闹、难入睡,需要大人陪伴才能入睡,甚至必须由熟悉的人照顾才能入睡。
有的宝宝刚刚掌握一项大运动技能,还不能熟练控制自己的身体,容易造成入睡困难、哭闹。
比如,刚学会翻身的宝宝,睡前从仰卧翻到俯卧,但是无法翻回来时,就会哭闹。
类似的情况,还常常会出现在学爬、学习扶站的阶段。
小月龄宝宝,由于缺少释放体力和精力的活动,睡前会通过哭闹,来释放自己没有耗尽的精力。
[1] 理查德·法伯. 法伯睡眠宝典[M].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148-166.
[2] 唐纳德·温尼科特. 妈妈的心灵课[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