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中考
北京中考在线(www.zgkao.com)是专注北京中考的门户网站,提供北京中考资讯、北京中考政策解析、中考志愿填报技巧、中考升学规划、历年北京中考试题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国企也中招!官网被挂上 “ ... ·  16 小时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运维老鸟私藏的 100 ...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开源办公套件 LibreOffice ...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美女博主爆改 家用空调外机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中考

知识丨初中化学易错方程式和知识点汇总,建议收藏~

北京中考  · 公众号  ·  · 2019-09-30 10:16

正文

导语

初中化学学习中,会有很多的公式令考生头大,今天北京中考在线团队收集整理了初中化学易错方程和知识点汇总,分享给考生!

易错方程汇总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 2 +CO 2 =CaCO 3 ↓+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 3 +CO 2 +H 2 O=Ca(HCO 3 ) 2

沉淀消失,可用Ba(OH) 2 溶液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O 2 =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 2 O=2H 2 ↑+O 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 2 O=Ca(OH) 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 3 =MnO 2 (作催化剂)=2KCl+3O 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 2 O 2 =MnO 2( 作催化剂)=2H 2 O+O 2

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C+O 2 =CO 2 不充分燃烧:2C+O 2 =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S+O 2 =SO 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相关知识点:(1)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2)在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3Fe+2O 2 =Fe 3 O 4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1)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在铁丝下方挂一根点燃的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3)等火柴快燃尽在伸入集气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气,铁丝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引燃;(4)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避免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9.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4P+5O 2 =2P 2 O 5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

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H2+O 2 =2H 2 O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C+2CuO=2Cu+CO 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

相关知识点:(1)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2)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 2 ;(3)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4)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6)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


12.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H 2 +CuO=Cu+H 2 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2)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 2 中。使CO 2 不纯;(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映,产生CaSO 4 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4)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解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CaO+CO 2

相关知识点:CaO俗名为生石灰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CO+O 2 =2CO 2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易错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

干冰  二氧化碳CO 2 沼气天然气    甲烷       CH 4

盐酸  氢氯酸  HCl     大理石 石灰石    碳酸钙       CaCO 3

纯碱 苏打  碳酸钠    Na 2 CO 3 小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 3

食盐 氯化钠     NaCl     生石灰   氧化钙      CaO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  熟石灰消石灰 氢氧化钙Ca(OH) 2

火碱 烧碱 苛性钠 氢氧化钠  NaOH   水银 汞      Hg


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溶性碱(NaOH)反应。------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

3、干冰不是冰, 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

4、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


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 (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

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

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 ,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

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氧气

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 氢气 一氧化碳 木炭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 Fe(OH) 3 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 2

10、 既不 溶于水, 也不 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 4

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 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

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

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 甲烷 燃烧。

15、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

16、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四、一些重要实验的注意事项

1、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①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必须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用红磷

②最后所测结果偏小的原因有三:

ⅰ、红磷不足,部分氧气没反应 ;

ⅱ、装置气密性不好;

ⅲ、最后所剩的气体没有完全冷却至室温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导气管伸入试管少许;②应根据酒精灯火焰来调节试管的高度;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④高锰酸钾制氧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⑤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否则会发生爆炸;⑥排水集气法时,应待气泡均匀冐出时才收集;⑦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⑧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最后先把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①所选试剂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能说是碳酸钙和稀盐酸,酸不选用稀硫酸和浓盐酸-----想想为什么②长颈漏斗的使用:下端口应伸到液面以下③不能选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④简易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简单;节约药品;操作简便⑤带长颈漏斗的装置的优点是:随时增添液体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①实验前,一氧化碳和要先检验纯度:可(可燃性气体)+助(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②加热前都要选通一会儿一氧化碳------赶出试管内的空气③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断续通入一氧化碳至冷却-----为什么?④尾气处理装置----为什么?一氧化碳有毒,要防止污染环境,防止中毒,处理方法----燃烧或收集

5、电解水实验:①通入直流电②生成物的体积比为氢气:氧气==2:1   ③生成物的质量比为氢气:氧气==1:8 ④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白磷的保存:浸在水中-----为什么?着火点低(40℃),易在空气中被氧化

7、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放到小烧杯中再称量-----为什么?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

8、浓硫酸的稀:把浓硫酸注入水中,要不断地搅拌


五、几个重要的活动探究:

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镁条燃烧时质量比原来估计的值低的原因有:①有部分产物变成白烟流失到空气中②有部分物质粘在坩埚钳上

2、粗盐的提纯:步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

注意事项:

⑴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上端;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部分;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⑵蒸发的注意事项:蒸到出现较多固体析出时就要停止加热

⑶三步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过滤时引流液体;蒸发时使受热均匀


六、物质的除杂
1、CO 2 (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 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 2 (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 CuSO 4 溶液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 4 (CuSO 4 ): 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 2 CO 3 ):加入足量的盐酸,加热蒸发(或者加入适量盐酸)

9、NaCl(Na 2 SO 4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适量的盐酸

11、NaOH(Na 2 CO 3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 4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 3 (NaCl):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
14、CO 2 (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七、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 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 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 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