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球化仍然保持乐观态度的人如今不多见了,越来越多声音指责全球化导致了工作机会流失、工资差距拉大以及GDP增长疲软,推动许多国家的政策转向保守。这种观点错误地忽略了自由贸易在过去二三十年间为所有国家带来的巨大利益,而要想让全球化更加公平有效,需要三管齐下。
对于全球化仍然保持乐观态度的人如今不多见了。
美国两位总统候选人都不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英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关系在6月的退欧公投后悬而未决。法国强烈反对欧盟与美国间的贸易协议提案《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即使在德国这个自称全球出口冠军的国家,政客也在公众反对声高涨的局面下背弃了这项协议。
越来越多声音指责全球化导致了工作机会流失、工资差距拉大以及GDP增长疲软。
怀疑论者称,在签署贸易协定时,那些看来将因全球化而受损的人并没有获得多少关照。此言不虚,但同时也忽略了一个事实:
过去二三十年间,无论在富裕还是贫穷的国家,自由贸易都为大部分人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人们往往遗忘了这些好处。
全球化的益处分布太广,有时难以察觉,因而太容易被视为理所当然。
政客们应该如何回应呢?禁止商品、资本和人员的跨境流动会造成重大损害,对于解决经济中的不平等却于事无补,在某些方面甚至还会使这些问题更加严重。
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经济弊病和寡头垄断间存在关联。
禁止进口只会巩固寻租企业的市场支配力,并进一步损害提高生产力和报酬的前景。
要想让全球化更加公平有效,需要三管齐下。一个好的起点是管理需求——这应当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而要为那些触发大规模反全球化思潮的经济弊病找到解药,还应当努力处理另外两个问题。
即刻订阅《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APP
体验双语版文章
《拯救全球化:复位键》
本周主题阅读 · 全球化与自由贸易
本周《经济学人·商论》系列文章梳理了全球化进程中庞杂的作用力,讨论商品、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的影响。文章指出,尽管一体化的全球经济造成的压力常常被低估,但大部分对于经济开放的批评都有误导性。欢迎登录商论App关注以下文章:
-
总体看来,全球化是否依然是件好事?要深入探寻这个问题,必须考虑近几十年世界经济经历的几次大动荡。
《世界经济:开关盒》
指出身为全球化主要受益者的中国,更应当全面了解富裕国家被抛离职场的产业工人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崛起。
点击图片回顾文章:
-
《世界上另外十分之一的人如何生活》
关注那些被全球化甩在身后的人:世行本月发布的新报告指出,全球仍然有7.67亿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如果全球繁荣是经济学的首要关注点,如何减少这个数字就是个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