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间theLivings  ·  那个中年男人,拯救了烂尾楼|人间 ·  2 天前  
每日读报60秒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正月里不剃头,背后竟然有这样的荣辱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2-06 23:20

正文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中国多地都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那么这种说法是如何来的?

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揭出了习俗的谜底:“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正月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孝经 · 开宗明义》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古人常把剃发、伤害身体等行为看做是对父母的大不敬。清朝之前,古人很少有剃发一说。

美国越南裔画家lilsuika制作的一副简介图,描述了中国汉族剃发易服历史。清军入关之后,推行的“剃发易服”政策。“剃发令”规定官军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斩。

许多汉人大呼“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但是,脖子毕竟硬不过钢刀,汉人为了项上头颅被迫剃发。然而反抗并没有停止,正月不剃头即是一种反抗形式。

1644年至1650年(顺治元年~七年)间,意大利人卫匡国写下《鞑靼战纪》,记录了中国南方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战的情况:

  • 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得更英勇,不但把鞑靼人赶出了他们的城市,还把他们打到钱塘江,杀死了很多鞑靼人。

实际上,如果他们追赶过去,也许会收复省城和其他城镇,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胜利,只满足于保住了自己的头发。为剃头不惜掉头,这是意大利人很难理解的。

在大清国的高压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