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9月20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高通最近几天正在与英特尔接洽,商讨收购事宜。目前尚不清楚双方是否已进入正式谈判阶段,但是如果交易成功,这将成为科技行业有史以来最重大的并购案之一,但这只是因为两家公司的历史积淀和知名度,单看市值的话,英特尔的900亿美元在各大芯片巨头的排名中只能敬陪末座了。
成立于1968年的英特尔公司一直是全球最知名的芯片公司之一,创始人为半导体先驱戈登·摩尔(摩尔定律的提出者) 和罗伯特·诺伊斯,其设计生产的CPU曾经一度占据了全球九成以上的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x86架构的处理器一度就是CPU的代名词。上世纪90年代,英特尔与微软的联盟让两家公司在PC市场形成了垄断格局,红极一时,主要竞争对手AMD只能在它的阴影下中挣扎求生,但是如今,英特尔的市值却不到AMD的一半。
设计、生产都能做,CPU、内存、主板全都由它来决定标准,英特尔的霸主地位让它看上去几乎无可撼动,但是科技和市场的发展总是让这些昔日巨头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成了局外人:
21世纪头十年,由苹果主导的移动手机的革新带了的新的市场机遇,但是英特尔却没有抓住这次转变的机会
,低功耗的 Atom 手机芯片底层结构依然是x86架构,没想到更简单、更节能而且开源的ARM架构占据了主流。
这次转变不仅让另一家巨头诺基亚黯然离场,ARM的潜力也让英特尔始料未及,新架构的芯片不仅垄断手机市场,更是已经开始进入PC和服务器领域。而也是由于对低功耗、小型化的不够专注,英特尔在制造领域也有点固步自封,在台积电、三星你追我赶的将芯片制程推动到接近1nm的物理极限时,英特尔连10nm的工艺都做的漏洞百出,直到最近才开始引入7nm工艺。放弃了制造环节的AMD则依靠台积电的先进制程迅速抢占了市场,甚至在显卡领域还能从英伟达手里抢一块蛋糕。
苹果笔记本CPU M3 采用ARM架构
图源:Apple
市场是开放的,错过一波也还有机会,但是英特尔再次错过AI技术的突破就没人能挽救了。2017年,英特尔曾有机会以10亿美元收购 OpenAI 15% 的股份,但是最终放弃了,拒绝的原因是管理层对生成式AI的可行性高度怀疑。OpenAI 寻求英特尔的投资不仅仅是为了注资,而是为了建立一个可靠的产业联盟,因为如果有了英特尔的加入,OpenAI 就可以减少对英伟达AI芯片的依赖。因此,拒绝了Open AI 不光是错过了一家可能开创未来的公司,还直接放弃了一个进入快速增长的市场的机会,在此之后AI芯片市场迎来爆炸式增长,最大卖家英伟达的市值一度突破3万亿美元——一个上午3%的股价波动就是一整个英特尔的市值。
图源:Nvidia
IBM错过了投资微软的机会,柯达错过了数码相机的机会,百视达错过了收购 Netflix 的机会,雅虎错过了收购谷歌的机会,熟悉产业经济的人士可能还能列出一长串的案例。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有云: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对此您怎么看?不妨留言与大家分享。
1.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deals/qualcomm-approached-intel-about-takeover-recent-days-wsj-reports-2024-09-20/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l
3.https://autoblogging.ai/intels-missed-chance-how-the-chip-leader-passed-on-a-stake-in-openai-and-fell-beh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