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安头条  ·  不能吃!已接连抢救2人!平时很常见 ·  5 小时前  
逆行的狗  ·  碎片时间刷CIA题-Anki牌组 ·  7 小时前  
逆行的狗  ·  碎片时间刷CIA题-Anki牌组 ·  7 小时前  
半岛网官微  ·  “1个月后才有床位”!这个“羞于启齿”的病, ... ·  21 小时前  
哈密伊州区微生活  ·  穿袜子和不穿袜子睡觉,哪个睡得更香? ·  2 天前  
重庆之声  ·  守护健康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同衡视点 | 我国城乡总规改革思考及随州总规改革创新探索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7-11-14 18:30

正文

本文根据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险峰 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学委会2017年年会上所作学术报告修改而成。


以下为报告全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01

应对新时代需要的总规变革


内总体规划改革 的探讨由来已久,但始终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真正的规划改革发轫于中央顶层设计,还要从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尤其是习近平两次北京考察发表的重要讲话算起。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和下达文件,对城市规划改革的要求和部署不断深化。随后,住建部出台一系列规划改革举措,包括总体规划改革的 “五个一” 要求。遍及全国的规划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总体规划从何改起?其实在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干意见》中,就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已经讲的很清楚: 城市规划 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 不够。 总体规划作为一座城市发展建设的总纲,改革的方向自然是要在上述方面进行加强。经过长期的规划实践,我认为 总体规划要扭转被动局面,发挥出总体规划的作用,应重视以下几个视角的改革创新工作:


1

总体规划本质上是一项地方政府工作,必须体现一级政府一级事权要求

这条看似普通的道理,在规划编制和审查中却往往被忽视,以至于总规在编制者那里被当作一项技术工作,在审查者那里成为巨细不分、职责不清、难以考核追责的烫手山芋。讲真,不论是从编制和使用主体,还是从我国立法的角度, 总规都是地方政府的一项事权。它具备如下特点:

必须 从中央和省的要求出发 ,落实宏观发展理念和战略部署、目标管控;

其次,要 体现地方执政者的发展愿景 ,策划和落实具体任务;

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从这三个特点出发, 编制、审批、督查三方应有各自关切的重点,而规划内容也应体现出不同的侧重和深度。 就审查方而言,应把重点放在国家和省的发展理念、重大项目、敏感空间资源管控的贯彻落实,对地方政府事权范围内的规划事项则应松绑,而无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2

从政府工作和审批角度出发,应区分城市研究与规划政策的差异

作为政府工作,在实施中必须要做到 “可执行、可分解、可考核、可监督” ;从审批的角度,要求总规成果必须 “可解读、可批复” 。但 目前的总规成果大多达不到要求,主要表现为:

规划成果的技术性较强,而 图文的政策性、实用性和规范化表述不够 ,对管理而言刚性不够、操作困难;对审批方而言过于繁复晦涩,难以评判;

规划图文之间缺乏对应表述 ,解读的随意性较大;

规划指标体系设定随意 ,不论在数据的获得上,还是操作、考核上都有相当大的难度,使规划目标沦为空谈。


在总规编制中,应该 分清城市研究与规划编制的差异:前者是基于客观事实 ,对城市特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的研究,讲求的是科学性、真实性,但并不是规划成果,只是规划编制的基础; 规划编制则是一项政府工作 ,需要反映各方利益诉求,是多方博弈达成的共识,而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技术成果。因此, 一个好的规划,应该分清这两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和工作重点,借用一句话讲就是“求真”与“务实”。

3

面对加强空间管控和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双重属性,做到刚弹相济

前者必然要求规划在空间发展的 定性、定量、定界 三方面更加落实,以便于规划操作、目标考核和监督检查;而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未来科技进步,又要求在布局和用地管理上,为城市弹性发展留有余地。这二者之间必须要找到更加合理的平衡点,才能既保证规划严肃性,又做到实事求是。 这就要求 在“三生空间”规划、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四线管控中,既要加强各类底线的研究,又要强化远景发展预测 。需要探索具有弹性的发展备用地制度,并将其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和管理机制,应对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4

规划内容设置与编审督一体化改革要求相结合,做好分层传导

总规编什么不但取决于城市的需要,也取决于上级政府审什么、督什么,尤其是各类督查对规划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 规划体系的特点是分层调控,总规的落实需要县镇总规、分区规划、控规和专项规划分头完成,而非系于一身。 面对加强空间管控的要求,科学准确地把握各层次规划的特点,合理定位总体规划及其与上下位规划的关系,并进一步明确总体规划内容和表达深度,才能将总规瘦身、提高审批效率,与加强管控有机结合在一起,避免给总规背上沉重的包袱。为此, 应进一步明确 “战略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这一规划体系中各自的作用和表达内容,而不能自乱阵脚、迷失方向。


战略规划应以战略性、前瞻性为主 ,应对全球化和竞争力提升需要,针对城市发展瓶颈,谋划城市发展定位和战略布局、行动计划。 总体规划应作为“战略管控工具”,确定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目标、布局,管控目标和总量、要求。 依托下位法定规划(县镇总规、控规)工具,具体落实总规要求,并利用多规融合的信息化平台实现量化落图和管控,从而使总规既具备一定的战略高度、宏观把控能力,又不至于过度纠缠于具体定界划线问题,从而降低部门间协调难度,提高编制和审查效率。而随着多规合一平台的建立和各层次规划的不断深入,可以期待将来的总规会建立在更加稳定的空间管控基础上,谋划新的发展。

总体规划发挥上传下达作用示意图


从规划督察角度出发, 对总规的督察应更多地从规划依据、政策法规和落实上位规划的符合性上来衡量 ;对开发建设符合性的督察,则应以法定控规为依据,毕竟在控规层面才能具体定性、定界、定量,才具有监管的操作性。如此才能发挥总规、控规各自特长,在系统框架内实现规划前瞻性与严肃性、强制性的统一。

规划分层管控工具优化构想


总规改革的顺利推进,必须从梳理上述关系入手, 明确上述几个层面的关系,发挥规划系统中各类规划的合力,在此基础上统筹确定总规编审内容,精简上报审批成果,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总规编审效率,解决好编审督各方关切的问题。 如此,才能保证规划前瞻性与严肃性、强制性的对立统一。


02

随州总体规划改革创新实践探索


结合刚才的一些认识,谈一下我们在随州总体规划改革的实践探索。


2015年,湖北省政府结合全国形势,将随州、宜 昌、十堰等几个城市确定为城乡总规改革试点城市。清华同衡有幸承担了随州市此轮总体规划编制任务 ,规划于2017年10月第一个获得湖北省政府审批,成为湖北省总体规划改革试点的样本。在工作过程中,我院与随州市政府、市规划院密切合作,在省政府审批部门和住建厅指导下,编审双方密切配合,多次集体研究制定随州总规改革思路和编审方法;在总结随州样本基础上,同步推进湖北省总规编制审批办法、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标准等,为湖北省总体规划改革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随州是湖北省内的二级城市,大别山革命老区,以炎帝故里、编钟名城、专汽之都而著称。 关于随州总体规划改革的创新实践,我们做了如下一些探索:


1

紧密结合地方实际、落实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路径设计

规划从长江经济带战略、武汉都市圈发展态势,尤其是随州市委市政府根据自身“七山两田一分水”的特点提出的“绿色革命”目标出发,结合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四个策略: 生态固本,绿色发展;区域协同,内外联动;壮大中心,统筹城乡;弘扬文化,彰显特色 。在四个策略指引下,实现市域三生空间优化布局、产业发展转型、通道建设和全域旅游等的有机结合。

2

研究制定可操作、可考核、可评估的规划一张表

在五大发展理念和四大策略指导下,规划按照 可考核、可分解、可评估 的原则, 确定了五大类、18分项,50个具体发展指标,并区分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 这也是对住建部规划改革一张表要求的具体落实。

3

利用多规合一手段,基于GIS平台,构建市域“三生空间+廊道”的一张蓝图

规划将市域“三生空间”及以交通为主导的“一廊道”进行一体化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布局。同步建立GIS平台和规划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张多规合一的“蓝图”。创新之处是 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各类空间要素的管控内容、部门分工和政策要求 ,而不仅仅是技术性成果,真正实现目标的可监控、可操作、有人管。

4

按照底线管控与发展兼顾的原则,分级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是加强空间形态管理的新举措。我们确定了四个原则:

坚持底线,强化生态基底约束;

贯彻战略思维引导,形成合理结构;

协调需求与可能,合理分配空间资源;

严格引依法行政,分级划定开发边界。


在越来越严控城市摊大饼式扩张的形势下, 一方面要了解清楚资源家底,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远景规划研究 ,对城市未来的空间组织、拓展可能性、周边联动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进行更深入的预测和研究。 在兼顾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划定的开发边界既为未来形成合理的形态预留了可能,又限定了盲目扩张,而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之间则形成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形态,生态空间、耕地、河道等则通过四线方式加以控制。


在市域层面分成两个层次进行划定。 在城市集中建设区,我们采用 “具体” 划定方法 ,具体划定边界,确定面积和管控要求,纳入城乡规划管理平台。 对镇一级体现一级政府一级事权要求,提出 “原则” 划定方法 ,既原则划定开发边界,确定大致面积要求,再由镇总体规划具体划定,并反馈到管理信息平台作为管控要求,实现上下合一的一张蓝图。

5

以技术集成的综合方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优化空间布局 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工作。 随州总规在常规研究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山水格局、古城、文化遗址等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开展海绵城市、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等专题研究,将三维空间设计同步加以考虑,以此为基础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用地和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文化性。

6

为了应对发展不确定性,设计发展备用地制度

发展备用地并不是一个新鲜提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