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运动医学部落
科普骨关节疾病康复知识,传递运动与健康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戏曲舞台设计专业——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2 ...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关注丨从冰雪赛场到心动文创——​亚冬风吹起文创潮 ·  昨天  
中国安全生产网  ·  事故发生时仍未审批,1人死亡!20人被追责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企业风采丨冰雪、科技与艺术交融,这场开幕式到 ... ·  4 天前  
鸡西新闻网  ·  冰雪消融期,这些要注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运动医学部落

蔡永裕老师上肢密码招生开始啦!——​肩关节夹挤症候群(二)

运动医学部落  · 公众号  ·  · 2019-04-12 15:49

正文

上回为大家简单介绍了肩关节的解剖构造和生物力学,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解读肩关节夹挤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肩关节夹挤症候群,顾名思义,指的是肩关节的”某个东西”在做”某个动作”的时候,在”某个地方”被夹到,所以产生了疼痛。而某个动作通常是手高举过肩时,所以说,一般会有肩关节夹挤症候群的人,常是从事手需要高举过肩的运动或职业。


那到底是甚么东西被夹到?

在哪里夹到呢?

肩关节夹挤的分类

肩关节夹挤症候群主要有两个分类:

-关节外夹挤(External Impingement),又分为原发性与次发性。

-关节内夹挤(Internal Impingement)


● 关节外的夹挤(External Impingement)

1. 原发性关节外的夹挤,也就是肩峰下夹挤。

在肩峰下空间,这个空间除了有棘上肌,二头肌长头肌腱通过,还有肩峰下滑囊在这里。

所以当这个空间变得狭窄的话,会使得肌腱及滑液囊受到压迫,进而产生发炎、疼痛。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夹挤。

最后了解一下棘上肌的重要性,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可以把我们的肱骨头往下带(上文有提到),所以当他受伤时,会使得这个功能下降,进而使肩峰下空间变狭窄,狭窄后,又继续夹到自己,不断恶性循环。

2. 次发性关节外的夹挤

容易发生在35岁以下,常做过肩的动作的人。因为一直做出过肩的动作,会使得肱骨头往前,使肩膀前侧的稳定组织受到拉扯,造成细微的创伤,但即使是这样微小的创伤,长时间下来会容易使肱骨头往前位移。因为肱骨头往前位移,需要旋转肌群更出力来维持肱骨头的稳定,久而久之,旋转肌群容易产生疲劳,使得肱骨头往前半脱位,造成次发性的夹挤。

3. 区分原发性或次发性:

原发性与次发性都会在肩膀前侧有疼痛的情形,但次发性是因为肩关节不稳定,所造成往前夹挤,所以只要把肩关节往后复位,疼痛的情形便会减少。所以在治疗上,都需要增加肩峰下空间,而次发性夹挤还需要增加关节的稳定度。


● 关节内夹挤(Internal Impingement):

在投球时,肩膀做出了极致的外转、外展、与向后伸展,长时间下来,会使得旋转肌群与上、后侧关节唇、肱骨产生夹挤,但不一定有肩关节不稳定的情形。


造成肩关节夹挤的原因

● 外在因素:

一般来说,肩峰的形状分为三种,由左到右分别是:

1. 平面

2. 弧面

3. 钩状

在最常见的是平面,也是肩峰下空间最大的情形;而第二种及第三种因为肩峰形状关系,所以使得肩峰下空间变窄,因为这种先天因素,使得更容易产生肩关节夹挤症候群。

● 内在因素:

1. 旋转肌群本身的问题(Loss of rotator cuff):尤其是棘上肌,没有办法把肱骨头往下拉,造成夹挤。

2. 后面关节囊太紧(Posterior capsular tightness):使得肱骨头移动时往前往上跑,造成夹挤。

3. 关节囊的不稳(Shoulder instability):造成手在移动的时候,肱骨头乱跑,造成夹挤。通常是前方关节囊不稳所造成。

● 姿势不良:

姿势不良也会造成肌肉不平衡,前面肌肉紧;后面肌肉松,使得肱骨头被拉往前往上移动。


肩关节夹挤的症状

会有疼痛弧的现象,手水平举起来时,在60度到120度之间会产生疼痛,但过了就不会痛了。这个不是绝对,只是疼痛会在60度到120度最明显,手再往上还是有可能夹挤产生疼痛。



未完待续


课程要点

1.肩关节之生物力学

2.肩胛是能之临床应用(第一型夹挤及第三型内部夹挤)

3.收缩组织:肩袖病理与术后

4.非收缩组织:冰冻肩

5.肘与前臂之生物力学

6.内、外肘痛之生物力学

7.平行四边形理论

8.腕关节之生物力学

9.腕屈曲与伸展障碍之临床应用

10.腕部三角纤维软骨损伤之临床应用

11.拇指腕掌关节之病理及力学机制与临床应用

12.神经性障碍之临床应用

13.上肢密码之整体运作


授课老师:


蔡永裕主任

· 台湾澄清医院 顾问

· 台湾澄清医院医学教育研究部 主任

· 台湾学善物理体系 总顾问

·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 兼任副教授

·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 兼任副教授

· 阳明大学高等骨科治疗学 临床助理教授

· 台湾物理治疗学会临床专委会 副主委

· 台湾物理治疗学会肌骨专家认证 召集人

· 世界华裔骨科康复治疗专委会 副主委


课程安排



课程时间: 2019年4月26-28日 (三天课程)

课程地点: 广州市天河区

课程报名:

课程费用:3500元/人(如开发票需补10%税金)

报名咨询:

手机及微信:15913162040(黄老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