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享
智库灯塔旗下微杂志,主要分享强有力的设计作品、产品咨询、动态,是设计师及产品经理的智慧分享平台。设计是信仰,产品是追求,请将您想推送的图私信发给我们。智库灯塔专注于产品经理和UI设计培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文悦读  ·  听力应该怎么练才有效? ·  2 天前  
BetterRead  ·  应对AI挑战最简单的方法 ·  昨天  
GiantPandaCV  ·  浅析主流 Alignment 算法与 ...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5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8:When Your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享

Clubhouse火不过三天

智享  · 公众号  ·  · 2021-02-05 16:00

正文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苏琦

编辑 | 魏佳


---BEGIN---


估计 埃隆·马斯克 自己也想不到,有一天能凭一己之力带火一家公司。在他的“带货”下,2021年的第一个风口来了。
“你有Clubhouse邀请码吗?”这句话在最近几天取代“核酸了吗”,成为大众的又一流行密语。
Clubhouse是什么?这是一款从硅谷火到国内的“多人实时在线语音群聊”APP,目前仍然不开放注册,只允许已注册用户邀请两个新用户,而且必须是iPhone用户。
从去年5月到现在短短8个月时间,Clubhouse的用户数翻了1000 倍,目前已超过500万。今年1月26日,Clubhouse再获1亿美元B轮融资,由A16Z (安德森·霍洛维兹基金) 领投,估值达到10亿美元。马斯克在Clubhouse上直播后,Clubhouse迎来了新一轮用户增长高峰。一个邀请码在eBay上甚至被炒到100美元。
在Clubhouse上,到处都是有影响力的人,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演员阿什顿·库彻、拜仁球星穆勒,你甚至还能遇到不少“AV女优”。2月2日晚,该房间场面一度火爆到服务器宕机。
Clubhouse上女优聚集的房间
Clubhouse可以说是2021年第一条“锦鲤”,它的火爆不但推动其背后服务提供商声网Agora股价飙升30%,截至目前市值90亿美金,还意外带动国内音频平台荔枝盘中一度大涨90%。
“美国的互联网世界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简单、以社交关系为基础的古典互联网产品,并且得到这样的关注度了。”长期关注社交赛道的投资人纪年评价道。
当然,走在社交产品前沿的国内用户也少不了对Clubhouse的吐槽和质疑。“技术不是特别过关,经常出现丢人 (用户忽然被退出房间) 、语音丢帧的情况”、“这不都是YY玩剩下的?”、“这在中国根本火不过三天”。
“听后即焚”的Clubhouse何以火遍全球,成为投资方A16Z牌桌上的“音频版的Twitter”?都是哪些中国用户在“炒”Clubhouse,他们的真实评价如何?有行业人士对深燃预测,一个月之内,中国至少会诞生十来个声音社交工具,在国内复刻一个Clubhouse,有戏吗?

2021年第一条锦鲤:Clubhouse

可以说,Clubhouse的火爆,让语音社交成了2021年第一个风口。
尽管这个产品看上去非常古典互联网主义,但依旧挡不住其在世界多地一夜爆火、一码难求的现状。深燃在各个群里反复跳转,只为求得一码,最后在一个互助群里接力排队了近3小时才得到一码,算是变相“赚钱”了。Clubhouse邀请码在闲鱼上的标价是300元左右一个,在eBay上被炒到了100美元。
因为需要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苹果账号和稀缺的邀请码,Clubhouse在国内成了小众圈子里自嗨的产品,用户以几个圈层为主,币圈、金融圈、科技圈、投资圈等。有人开玩笑称,现在活跃在Clubhouse的大陆用户,几乎都是VC气氛组和产品经理。
但Clubhouse之所以火爆,绝不仅仅是炫耀邀请码这么简单。“很久没有看到这种极简、克制的产品形态了”,互联网产品运营负责人盛光分析称,它没那么娱乐化,没有虚拟打赏的礼物,没有特别商业化的目的。 它就是一个社交产品,反倒展现出了社交传播的魅力 。“Clubhouse里,大家都是安静地离开房间,在国内,特别强调存在感,一进来就先发一个大火箭。”
Clubhouse的玩法非常简单,产品内不能文字聊天、没有弹幕功能,鼓励创建房间公开语聊,主持人创建房间后,跟嘉宾聊天,听众可以旁听。主持人、嘉宾、听众,这三种身份可以经主持人同意后转换。听众想发言可以举手申请上麦发言,也可以选择默默倾听、安静离开。
“符合少即是多的产品设计理念,即便是不懂英文的人也很容易上手。”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表示。
而且不能录屏,听后即焚。这种感觉就很像你来到咖啡馆,置身在人群之中,不加滤镜,不愿点赞,仅凭话题和思辨,表达与交流。但也提高了社交的门槛,不能投入注意力的人、不愿敞开分享的人,很容易在这场语音社交中感到无聊,没有参与感。
Clubhouse界面
Clubhouse到目前为止,聚集了一定的有输出内容的能力和习惯的人群,这在当今的中文互联网世界尤其少见。盛光第一次上Clubhouse,就在上面和一个美国券商罗宾侠 (Robinhood) 的员工聊到凌晨两三点。“这真的很少见,就像现实中大家一起聚会,是一种现实的投影。”
这个产品对社交的理解让不少人赞叹。但其实Clubhouse两位创始人均有移动互联网和社交领域的资源积累,Paul Davison做出过图片分享式社交软件Shorts和基于地理位置社交的产品Highlight,另一个创始人Rohan Seth的前东家是Google。
但Clubhouse还是犯了早期产品都会犯的错。“Clubhouse有个致命的缺点,技术不是特别过关,经常出现丢人 (用户忽然被退出房间) 、语音丢帧的情况。这是即时社交工具的死穴,容易让用户对产品失去信心。”王超一个小时的体验过程中,出现了十来次类似的bug,且不是中美网络差异的问题,因为有很多外国用户也在吐槽这个问题。
王超了解到,Clubhouse团队现在人数很少,出现上述bug证明产品打磨还是不够,也可能是因为用户增长过于迅速,技术维度没有跟上。
但不论如何,一个小小的Clubhouse已经掀起了一股大的风浪,也正是它有无限多的可能性,我们才那么兴奋。


Clubhouse
不仅仅是我们玩剩的语音房

“美国的互联网世界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简单、以社交关系为基础的古典互联网产品,并且得到这样的关注度了。”纪年评价道。一样兴奋的还有王超,在他眼中,Clubhouse在当前的社交体系中独树一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它出现之前,音频内容有Spotify、喜马拉雅,短视频有抖音和TikTok,实时视频内容有直播, 而声音社交不但在美国几乎是零,在全球范围内也非常少见。在中国,虽然已经过了语音房产品最原始的阶段,但也没有以声音为主的社交产品 。Soul仍然是以图文为主,声音只是工具之一。
某社交产品负责人宿昕体验Clubhouse后对深燃表示,国内很多产品已有过类似功能,产品形态也没能带来突破与体验差。初识Clubhouse,很容易联想到语音房,这在国内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有不少人说,在Clubhouse里看到了YY的影子。
场遇创始人黄海均在其分析Clubhouse的文章中透露,Clubhouse的实时音频技术并非自研,背后技术服务商是中国公司声网Agora。而 声网的创始人赵斌的另一个身份是前YY语音CTO 。“如果给Clubhouse提供技术的是声网,那可以说用的就是YY早在2007年、2008年左右就开发出的语音技术。”王超透露。
但与Clubhouse最关键的不同点是,YY没用声音做过社交。从游戏的语音工具,到K歌、秀场娱乐平台,再到在线教育,YY发散的业务背后,没变的是底层的语音通话工具,换言之,语音是YY的一个底层工具,最初是游戏的附属产品,用户即便使用也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后来YY转向社交,是通过秀场模式。
技术的稳定性固然重要,但技术本身和功能多寡,并不是社交产品的命门。不止一位业内人士惊叹的是 Clubhouse的社区氛围。在它的设计语言里,无名小卒和Elon Musk表达的权利是平等的 。凯尔特创投投资合伙人贾启冬称,声音作为社交媒介,比图文互动效率高,实时性、包容性更强,相比视频,可以减少普通人面对镜头的不适感。“不存储、听后即焚的属性,让参与者害怕错过 (fear of missing out) ,也让他们在话题中畅所欲言。”
来源 / Unsplash


“Clubhouse上,不论follower多与少,话语权是对等的,于是用户的参与度就非常高,大家都是奔着表达或者学习的想法去的,这才叫社交。”王超对深燃分析,国内有太多社交产品,哪怕最初赋予的权重是一样的,但话语权的天平很快就会向KOL和名人倾斜,形成一种局面:大部分人很难赢得话语权,最后以被动接收信息为主,社区氛围不再,就演变成了一种媒体工具,甚至是作为背景音的FM电台。
因此,Clubhouse下一步能不能延续较好的社区氛围将决定着它的走向。同样是语音产品,国内外的侧重不同,“国内几乎所有的语聊产品,都是有内容运营的,唱歌的、脱口秀的、PK的,甚至还有炒CP,而Clubhouse是没有的,只有话题区分,甚至很多房间没有明确主题,更像是一个广场。”纪年说。
“如果Clubhouse现在的社区氛围能长期保持下去,是相当了不起的。”王超感叹,那会是一个颠覆性的社交产品,因为社交领域已经很久没有新陈代谢了。
虽然用户们在Clubhouse上的话语权一样,但贾启冬告诉深燃, influencers/KOL例如Elon Musk,和第一批用户一样, 是定位产品价值观的第一步 ,Clubhouse通过营销告诉外界,精英阶层都喜欢玩我们的产品。
Clubhouse为什么火,还有一些解读集中在“ 半熟人社交 ”上。基于通讯录的关系链以及社团概念,以兴趣结成团体,打造半熟人社交产品,算是Clubhouse的创新点之一。相对于文字社交的1对1以及1对N的形式,Clubhouse N对N的新奇社交方式,再配以邀请制,网络效应可以用可怕来形容 。在贾启冬看来,“饥饿营销”、以及繁琐的流程是筛选目标用户忠诚度和参与度的一个过程。
这符合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表达的观点:任何一个社交产品在起初运营的过程中,都需要满足用户对“身份”的需要,才愿意持续输出。正如纪年的评价,“一个非封闭的、但也不是完全开放的、质量有一定保证的社区,能产生很多火花。”

另外,语音形式配合主持人对房间的掌控度,可调节话题的争议性,高争议话题结合灵活的互动做为产品本身为Clubhouse提供了较高的用户粘性以及保留率。
宿昕将上述两点总结为,意见领袖+圈层社交效应。
Clubhouse能出圈,还有“天时”的运气成分。A16Z创始人就表示, 如果不是赶在2020年,声音社交也不会出现 ,就是因为疫情,人们的时间变多了。
我们参与的线下展会、饭局,就是半熟人社交,但是在2020年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认识新朋友、寻找兴趣圈子的机会被取消了,人们需要一个个虚拟的咖啡馆、不同的club,参与集体的社交活动,Clubhouse有做社交出身的团队,有具备影响力的投资人站台,就搭上这趟快车起飞了。


在国内复刻一个Clubhouse,有戏吗?

Clubhouse火了,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一定会出现复刻产品。“如果要做,一定要快。”王超判断, 一个月之内,中国至少会诞生十来个声音社交工具
多位关注社交赛道的人士表示,复刻Clubhouse, 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但运营不一定跟得上
在Clubhouse上,深燃发现一位自称是“中国版CH”聚聚创始人的用户,正在招募内测用户,下载聚聚测试版后发现,不论是功能还是界面,几乎是像素级抄袭Clubhouse。
事实上,国内最接近Clubhouse的产品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出现了,是果壳孵化、在行出品的多人聊天交友软件递爪APP。递爪鼓励用户以匿名身份参与聊天局聊天,每局最多六人连线,时长45分钟,可购买加时卡。每局结束时会出现一个弹框,可以选择1-2个感觉投缘的聊友打招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