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吕考研
原公众号“吕建刚老湿”改为“老吕考研”啦! 老吕坚持每日分享管理类联考、经济类联考干货。考MBA MPA MPAcc 等专业的同学快关注我。
51好读  ›  专栏  ›  老吕考研

论证逻辑难?教你一招快速解题法!

老吕考研  · 公众号  ·  · 2020-03-03 00:00

正文

戳左上角蓝字“老吕考研”关注我们

并点击 右上角 ●●● 菜单栏 ,选择 “设置星标”

每晚12:00 ,老吕陪你考研


最近有好多21届的同学和我反应说:
论证逻辑好难啊,看不懂题目,选项也分不清楚,我该怎么办?


讲真的,因为大家之前没接触过逻辑这个学科,对论证的了解还不够深刻, 刚上手自然会比较难 ,但是只要你们后期经过了系统的学习,你就会发现,论证逻辑其实是三大类逻辑题型最简单的一种。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解题,今天我就教大家一招—— 读题法 ,来快速排除干扰项,一招解决论证逻辑难题!


1

必备基础——啥是论证?


要想弄明白论证逻辑,我们必须要先明白什么是论证。


所谓论证,就是根据一个或一些 已知为真 的命题来 判断某一命题真实性 的思维过程。论证由论点(也叫论题),论据,论证方式三个要素组成。


论证三要素 是不是不太好懂?

没关系,来!老吕告诉你!

论点 是论证的对象,即 “论证什么”——你想证明的东西。

论据 是确定论点真实性的依据,即 “用什么论证”——你用来证明的证据

并且论据一定要为真。

论证方式 是从论据到论点的推演过程,即 “怎样论证”


来,举个例子说明下:老吕眼睛很大,头发很飘逸,单手开玛莎拉蒂的眼神很专注,所以他是新一代男神。

在这个例子中:“老吕是新一代男神”是我论证的目的——即 论点 ;“老吕眼睛大,头发好等”是我用来支持自己、且为真的证据——即 论据 ,而这个直接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即为直接证明的 论证方式


为了方便大家识别论证:老吕总结了以下关键词👇


———— 论证 识别tips ————


论据提示词 :因为XXX,由于XXX,数据,实验,样本,例如,现象。


论点提示词 :因此XXXX,据此推测XXX,这表明XX,由此可见XXX,所以XXX,研究人员认为XX,实验结果说明XXX。



2

怎么样去读题?


有的同学看到 这里可能会说: 老吕,你是在搞笑吗? 我又不是不识字,不会读题考啥研!

讲真,你可能真不会。
大家都知道,管理类联考的逻辑题干大都很长,尤其是论证逻辑题目,题目中还夹杂着大量无关信息。
很多同学往往要反复读上几遍才能明白题意,好不容易明白了,等到看选项时候,又把前面看的忘了,一道题没个3、4分钟根本做不完。


而管理类联考中, 我们能分配给逻辑的时间最多也就1个小时 ,也就是说,我们做一道题的时间,要控制在1~2分钟之间。

那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那就是读题时要时刻铭记论证三要素,找准题目当中的论证结构。再根据选项具体内容一一于论证结构对应,最终快速解题。

接下来,以一道上次推文中,一道很多人有疑惑的题目为例进行讲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戳下方链接或推文末条查看全文👇
逻辑必考: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Eg1.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 (论点:想证明的事情) 。在我们的研究中 (典型论据指示词,后面跟的是论据) ,有464名12~13岁的儿童接受了特异情景测试法的测验,该项测验意在测试儿童1岁时的状况与对母亲的依附心理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有41.5%曾在托儿所看护的儿童和25.7%曾在家看护的儿童被认为紧张不安,过于依附母亲 (以上全部为论据:引用的实验证据) 。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停止将孩子送往托儿所。 (最后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措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没有可能对上述研究的推断提出质疑 (此题削弱题,但是要选择的是最没有可能,即不能削弱的)
A.研究中所测验的孩子并不是从托儿所看护和在家看护两种情况下随机选取的。因此,这两组样本儿童的家庭很可能有系统性的差异存在 (质疑论据不当:样本不具备代表性;样本的代表性:数量够多、选取样本是典型且随机的)
B.这项研究的主持者被证实曾经在自己的幼儿时期受到过长时间来自托儿所阿姨的冷漠。 (质疑论据不当:进行研究的机构并非是中立的,会产生偏差
C.针对孩子的母亲另一部分研究发现:由于孩子在家里表现出过度的依附心理,父母因此希望将其送入托儿所予以矫正。 ( 直接质疑论点:指出因果倒置,并非是因为去了托儿所而产生的此种心理,而是因为有了该心理而被送去的托儿所
D.因为风俗的关系,在464名被测者中,在托儿所看护的大多数为女童,而在家看护的多数为男童 。一般他说,女童比男童更易表现为紧张不安和依附母亲 (质疑论据不当:指出样本不恰当,是因为性别,才导致托儿所中紧张的比例提高)
E.出生后第一年在家看护的孩子多数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护的,并形成浓厚的亲情。 (讨论的是儿童的紧张问题,而不是浓厚的亲情,与题目讨论无关)

怎么样?这样子读完题干,是不是做题更清晰了一些?
有的时候,尤其是在做到概括题的类型的时候,找到了三要素以后,直接就能锁定答案!我们再来看一道题。


Eg2 . 人们已经认识到,除了人以外,一些高级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其实,这种特性很普遍。 (核心论点:不止人类有这种特性) 例如, (例如是明显的举例论证关键词,后面的都是用来证明核心论点的证据) 一些低级浮游生物会产生一种气体, 这种气体在大气层中转化为硫酸盐颗粒,这些颗粒使水蒸气浓缩而形成云。事实上, 海洋上空的云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颗粒。较厚的云层意味着较多的阳光被遮挡,意味着地球吸收较少的热量。因此, 这些浮游生物使得地球变得凉爽,而这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当然也有利于人类。 (此处虽然也有因此,但是结合上述题干的“例如”,我们可以知道,最后的因此其实是作为论据而存在的)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的概括了以上内容? (概括题,找中心论点)
(A)为了改变地球的温室效应,人类应当保护浮游生物。
(B)并非只有高级生物才能改变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 (直接对应题干的核心论点)
(C)一些浮游生物通过改变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同时也造福于人类。
(D)海洋上空云层形成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洋中浮游生物的数量。
(E)低等生物以对其他种类的生物无害的方式改变环境,而高等生物则往往相反。


考场上很多同学做这道题做到哭,实际上这道题,只要找准题干的核心论点,就迎刃而解


3

用读题法来排除干扰项!


读题法的作用不仅于此,论证逻辑中常出现的一些干扰项,最是让我们头疼。
而最常见干扰项设置方式,就是偷换概念,接下来老吕以几道真题为例,给你介绍一下怎么结合读题,一秒选出正确答案。

先说明一下: 此种方法常用于论证型的削弱、支持类题目。
这是因为: 支持/削弱题要使得结论成立可能性增高/降低,选项要与论证直接相关,比如我要加强“老吕今年娶冬雨”这个结论,肯定要找和老吕相关的选项,如果有一个选项说的是“思聪特别受冬雨喜欢”,因为思聪和老吕主语不一致,很明显就是干扰选项。

Eg3. 现在许多人很少在深夜11点以前安然入睡,他们未必都在熬夜用功,大多是在玩手机或看电视,其结果就是晚睡,第二天就会头晕脑涨,哈欠连天。不少人常常对此感到后悔,但一到晚上他们多半还会这么做。有专家就此指出 (典型论证关键词:后面的是中心论点) 人们(论点主语是人们) 似乎从晚睡中得到了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隐藏着某种烦恼.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 支持 上述结论?
(A)晨昏交替,生活周而复始,安然入睡是对当天生活的满足和对明天生活的期待, 而 晚睡者 只想活在当下,活出精彩。
(B) 晚睡者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认为,当天的事须当天完成,哪怕晚睡也在所不惜。
(C)大多数习惯 晚睡的人 白天无精打采,但一到深夜就感觉自己精力充沛,不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就觉得十分可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