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头条
上海吃喝玩乐第一榜,提供最鲜活的城市资讯,记录最有温度的城市生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关于上海城市美学的补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日闵行  ·  量身定制!正在闵行这些家庭开展→ ·  昨天  
乐游上海  ·  上海灯彩,藏在光影里的非遗浪漫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头条

在上海住高档小区最幸福?NO!结果令你惊掉了下巴!

上海头条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5-17 19:47

正文


在上海怎样才算幸福?

有人说能买上房就幸福了!

结果却是 你住上了高档小区也未必幸福!



想必你现在肯定是充满了疑惑

瓦特?

能在上海买套高档住宅我做梦都能笑哭好嘛!

然而...

事实却是这样的

↓↓↓

近日《城市规划周刊》上登载了一篇有关老年人的社区需求研究 发现 越是适宜走路出行的社区,越是受老年人的喜爱 而且老年人心目中的“幸福社区”,跟新旧、颜值、档次之类的并不密切相关 倒是与 走路步数 息息相关。


我没听错吧!

走路步数是什么鬼!

高档小区竟然没人爱!

这其中有什么惊天大秘密?

让我们一起来探探秘!

↓↓↓


老年人与社区互动“最亲密”


当被问道“居委会在哪?”

“社区活动中心好不好”

能回答上的大多都是老年人

这下你可不能忽视阿拉老上海人啦!

他们可是 上海的“百事通” 呢~




而对于上班族(嗯,像 头条菌 我)

还有上学族来说

被问起时,或 许都是这副表情


因为每天早出晚归

社区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只是“一张床”



而老年人跟社区的关系往往是紧密的

《城市规划学刊》曾指出

“居民对所在社区的参与程度,基本随年龄增长呈现出向上微笑曲线”

所以说,是这个嘛

好了别闹了~

这才是真正的“微笑曲线”


中青年上班族平时很少参与社区活动

儿童和老人的社区活动参与度相对较

而老人尤其对基础保障类设施

菜场、超市、公共绿地、养老照料机构 等需求明显

所以说,

老年群体 是评估一个社区配套是否合理的主心骨



步行可达,一份踏实的“幸福感”


现在呐

咱们年轻人都喜欢在朋友圈

各种 晒步数、晒步行跑步路线图

头条菌就问问你有晒过吗?



实际上

步行指数与幸福指数最“息息相关”的

要数 老年人群体 啦~

这下你是不是要疑惑啥是步行指数了咧?

看这


可以说 步行指数越高,小区就越方便出行

步行指数位于90-100中间意味着平时出门完全可以靠步行


小区便捷,还有一大堆好处

↓↓↓

早晨买菜,走过去不到10分钟,

菜场多得话还可以随便挑。


步行几分钟,就到社区睦邻中心,

这也被称为老百姓“家门口的会所”。


里面活动项目多:

小孙女在儿童活动室里玩耍,

爷爷在一旁阅览室里看书,

奶奶加入舞蹈队排练。


小区旁边还有走几步就可以到的街心花园


小毛小病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过去就10分钟


吃过晚饭,老年人喜欢出门散步,

或是在街心花园亭子里与老邻居围着棋盘“厮杀”,

或者看着沿街一长溜的阅报栏......



理想中的社区大概就是如此吧

笃悠悠的闲适生活,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走过去还不远,方便又快捷。


步行指数高不一定最好


你要是觉得只要步行指数高那就是个好社区

那就错了!

步行距离虽短,可步行环境太糟糕 的话也会让人添堵

↓↓↓


机动车占道情况严重


道路维修造成道路拥挤


道路两边缺少休息座椅


无论哪一点都很影响心情的好伐?

相反,要是 环境整洁、草木葱茏、水清岸绿

自然就心旷神怡了!



布局合理比商业发达更重要


如果你居住在商场周边的话

听起来是不是很好?

其实不然

因为如果小区门口的沿街商铺都是 同类型的店铺

像房屋中介、美容美发等等

你以后去趟超市还要走上好一阵

那还叫好!?



而且从任何一个商场到小区门口

尽量 控制在1公里以内

距离太远的话

老年人来回一趟也吃力



另外,除了商场

社区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应当完善

除了 便利店、快餐店、健身房、老年活动室

托老所、诊所、菜场等设施 也应该具备

而且距离不能太远,控制在 10分钟内 最好



所以比起社区周边商业的发达

社区周边布局也应该恰当合理



怎样的社区布局才算最合理


哪些设施 需要“贴近”居民

哪些设施可以 “若即若离” 稍远一些呢?



这就得考虑到哪些是老人每天必做的事

就是“ 刚需 ”。

哪些不是必需的。



老年人使用频率高些的就有

托老所、助餐中心、菜场、便利店、老年活动中心、公园绿地

应尽量让老年人可以 10分钟 到达这些地方



当老人迈入高龄,他们最需要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