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小助手
科研总是太无聊,文献天书亦乏味,实验也不要不要,paper之路总遥遥。科研小助手旨在解救广大同胞于此困扰。我们会每天分享实验心得,传递最新科研资讯,解读各类专业文献,总结各类科研方法与思路,希望我们能成为各位给力的科研小助手,科研助动力。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小助手

施一公携手颜宁,联合培养博士生!

科研小助手  · 公众号  ·  · 2024-03-07 19:30

正文

本文来源:科研大匠、生物世界、科教情报站、临床科研之家

师徒传承的故事总是令人津津乐道。
近日, 西湖大学与深圳医学科学院宣布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引发广泛关注。
图源:深圳医学科学院
在普林斯顿大学, 施一公是颜宁的博士生导师。施一公和颜宁,我国科研界著名的师徒,师徒二人本科都毕业于清华大学,都是清华大学教授,并先后获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两人先后获得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科研界的一段佳话。
左:施一公 右:颜宁 图源网络
颜宁经常公开表达导师施一公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颜宁当时曾接受采访说:“这么多年过来,一公始终有一颗赤子之心。国外的人在回来时总是很担心环境、气氛等问题,但像他这样的人回来了,我们确实有了一种信心。”
师徒两人曾在清华大学携手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高水平成果,2017年-2018年,师徒两人先后离开清华大学。
2018年1月9日,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全职筹建西湖大学,4月16日,当选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2023年11月1日,颜宁在论坛上宣布,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12月10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揭牌,颜宁获发聘书,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首任院长。
近日,师徒两人再度携手,西湖大学将与深圳深圳医学科学院联合招博士生。

联合培养博士生


3月4日,深圳医学科学院、西湖大学官网分别发布《西湖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2024年招生简章》。


深圳医学科学院将携手西湖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致力于探究生命现象、疾病机理等人类重大科学命题,勇攀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高峰的卓越创新高层次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本项目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全程在深圳学习,由深圳医学科学院安排住宿, 最后颁发的是西湖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施一公是颜宁的导师,恩师


颜宁2007年回到国内,在清华当副教授。她是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并且她曾登陆央视《开讲啦》节目,做了一篇名叫《人生的意义在于你为世界留下什么》的精彩演讲,登上了当时的热搜。颜宁作为高颜值、高学历的优秀女性,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施一公培养了颜宁。 1996年19岁的颜宁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习;大学毕业后,施一公把颜宁从清华录取到普林斯顿大学,保送她一路硕博,指点论文,顺利毕业。施一公是颜宁的导师,恩师。


(一图说明)
之后,施一公回国,博士毕业的颜宁也追随导师回到清华大学。由于有施一公的帮助,最好的实验设备,最好的科研条件, 让颜宁成为中国最为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不能不说,除了颜宁本身的努力外,施一公的培养,让颜宁成长更迅速。
颜宁教授自2003年首次发表论文以来,至今已发表140多篇论文,其中 Cell、Nature 和 Science 三大顶刊论文41篇——Cell13篇、Nature 16篇、Science 12篇。 (2023年底统计)

这些研究可以分为三大方向:
1、与疾病相关重要膜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工作机理;
3、胆固醇代谢调控机理。

在清华大学的主页上,颜宁教授列出了自己的15篇代表性研究论文(2010-2022年),其中 Cell 1篇、Nature 9篇、Science5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