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当时这场大地震可以说是牵动了全球人民的心。如今已过去了整整13个年头。
据当时的数据统计,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为止)总计
594.68亿元
,实际到账款物总计594.08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268.80亿元。
当然除了普通居民以外,很多企业家也发挥着他们的作用。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源自于他的影视王国,而他在内地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
汶川地震中也以个人的名义捐款
1亿
港币。
2014年邵逸夫去世的时候,他在中国各个学校捐出的邵逸夫楼总数已经达到了3万栋。可以说邵逸夫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邵逸夫一生累积的慈善捐款超过了100亿,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
这位来自河北的企业家,在当时为“汶川大地震”捐赠了
1亿元
。
出生自河北衡水的杜双华,在年轻的时候,一直在首钢集团旗下的一个公司工作。不甘平凡的他于1991年辞职,创办了属于自己的钢铁厂。这一步,也让他获得了不错的营收。
而后来让他名声大噪的
日照钢铁
,则是在2003年创办的。但是选址并不在老家,而是选择了山东日照。本身产量就还算可以,当宣布捐赠1亿元的时候,更是让全国上下都认识了这个人物以及他的企业。
张祥青是唐山大地震遗孤,当年地震发生时他才8岁,是躲在母亲的臂弯中才得以幸存的。但也是因为这场地震让他失去了他的父母。
2001年4月,他实施战略投资转移,收购倒闭企业,组建了
荣钢集团
,经过几年的努力拼搏,使荣钢集团迅速发展。
2006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并获得“第二届中华慈善人物”称号。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正在外地出差的张祥青立即通过电话召开董事会会议,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
1,000万
。5月18日在央视,他再次代表家族企业——荣程联合钢铁集团向灾区追加捐款至
1.1个亿
,
并表示要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建“震不垮的学校”。
郭台铭,1950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祖籍山西晋城,是台湾企业鸿海精密(下属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
13年前的汶川地震,他个人捐款
6,000万元
。富士康科技集团汶川地震捐款
1亿3千多万
。
1990年,张近东在南京创办了
苏宁
。1999年全面切入综合电器领域,率先提出了全国连锁发展模式,带领苏宁走向全国。2009年张近东带领苏宁向互联网转型,2010年,苏宁易购上线。
张近东及苏宁也十分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2008年时为汶川地震捐赠了
5,500万元
。还先后发起了“阳光脱贫计划”、“梦想大篷车”、“善行者”、“足球1+1”,“筑巢行动”、“溪桥工程”、“冠军课堂”、“圆梦课堂”、“校园足球梦”等系列公益慈善项目。
1993年初,黄氏兄弟已经发展至五六家
国美电器
连锁店,财富得到迅速积累。在2004年底,国美电器就已遍布中国大陆、香港及东南亚区主要城市。在黄光裕的带领下,国美跳跃式的发展,成功开创了中国经营的连锁模式。
2008年,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将
5,000万元
捐赠给汶川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