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亿融资:资本加码,加速全产业链布局
2023年4月,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20亿元首轮战略融资,由德福资本、CPE源峰、景林投资等头部机构联合注资。此次融资将用于深化研发投入、拓展生命科学产品矩阵,并加速全球化市场布局。作为国内DNA合成与生物试剂领域的龙头企业,生工生物已形成覆盖“原料-试剂-服务”的全产业链能力,旗下BBI、生工、Diamond三大品牌服务超万家科研机构与企业客户。此次融资不仅巩固了其行业领先地位,更彰显资本市场对国产高端生命科学工具的长期信心。
二、为何押注数字PCR?破解生工生物的战略逻辑
生工生物选择布局数字PCR赛道,背后是多重战略考量:
-
市场需求爆发
:
全球数字PCR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87亿美元,而国内渗透率不足5%。
随着肿瘤早筛、病原检测等精准医疗需求激增,高灵敏度、绝对定量的数字PCR技术成为刚需。
-
政策驱动机遇
: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分子诊断列为重点领域,数字PCR被纳入《癌症早诊早治指南》,政策红利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
产业链协同优势
:生工生物在基因合成、酶制剂等上游原料领域国产化率超90%,可显著降低数字PCR试剂成本(降幅达30%),结合其覆盖数千家机构的渠道网络,形成“仪器+耗材+服务”闭环生态。
三、小海龟科技:国产数字PCR的科研利器
作为生工生物的合作伙伴,小海龟科技凭借创新技术成为国产数字PCR的领军者:
1. 技术突破
:
2. 产品性能碾压
:
3. 科研场景适配
:
通过“低成本设备+用得起的试剂耗材”模式降低采购门槛,已服务数百家科研机构,并启动
“百个横向课题、千篇SCI”合作计划
,助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四、协同效应:国产替代的突围样本
生工生物与小海龟科技的合作,标志着国产高端仪器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共赢”:
1. 技术互补
:生工生物的上游原料优势与小海龟的仪器研发能力结合,打破进口品牌在设备、耗材、试剂的垄断链条。
2. 市场共振
:生工生物的渠道网络加速小海龟产品落地,而小海龟的创新技术助力生工生物切入高附加值诊断市场。
五、未来展望:重塑行业格局
有生命科学科研领域最大服务商,生工生物和小海龟的联手合作,数字PCR在“两年内有望覆盖50%-60%国内课题组”。随着国产设备成本下探至qPCR水平,数字PCR技术有望从科研向临床普惠延伸,推动中国精准医疗进入“微量精准时代”。
六、结语
20亿融资与数字PCR赛道的双重布局,不仅是生工生物的战略升级,更折射出国产生命科学工具“技术自立+生态协同”的突围路径。在这场高端仪器的国产化浪潮中,生工生物与小海龟科技的组合,或将成为改写行业格局的关键力量。
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生工生物)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起源于创始人王启松先生于1995年开始营业的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03年王启松先生正式成立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并于2012年进行股改,改为现用名。生工生物致力于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提供产品及服务, 并为医药诊断等工业客户提供引物探针、基因合成、试剂原料、耗材及包材等上游原料。生工生物是全球大型DNA合成定制产品生产商之一,也是中国大型一代测序服务商之一,且为生命科学行业中具有广泛覆盖的知名供应商之一。
核心价值观:做强做大、诚实守信、关注生命科学、关注未来
上海小海龟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引领生命科学与分子诊断进入数字时代,先后获批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及国家首张数字 PCR计量评价证书,
已推出多款数字PCR 系统,并在全球率先推出可商用化的数字等温系统和超多重数字PCR系统
;
实现了从基因检测仪器、芯片耗材、超多重数字化定量PCR技术及超高特异性分子诊断酶的全链条技术创新
。
申请知识产权 70 余项,共获得近 50 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0 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