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侨
北外乔木教授的风云、风月、风土文章。信息无国界,网络有国情。思想任我行,言论带个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一尺一寸”,众筹和美乡村 ·  2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央视主播上新,“00后”! ·  4 天前  
底线思维  ·  经济在增长、获得感却不强,症结在分配?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侨

乔木 | 凭什么只给屈原设个节?

新侨  · 公众号  ·  · 2017-05-28 16:02

正文

乔木原创,点击上面  新侨 关注。


有学者考证历史上并没有屈原这个人,也有人考据他和挚爱的楚怀王是好基友,殉情自杀。本文不关心这些,只是分析历史上那么多人,为什么只给屈原设个节?

中国历朝历代为国捐躯、为朝廷守节的很多。有抗敌被敌杀的文天祥、史可法,有被政府冤杀的岳飞、袁崇焕,也有很多自杀殉国的,如端午节纪念的屈原。 


相比众多自杀的先贤志士,屈原的投江没有多少特殊。


论年代久远,他比不上商亡以后,宁可逃到首阳山饿死,也不食周俸的伯夷、叔齐哥俩。


论惨烈程度,屈原比不上和他同属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介子推陪伴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最恓惶的时候隔了腿上的肉煮给他吃。功成身退,隐居家中不做官。晋文公带人来请,介子推背上老母躲进深山。于是放火烧山逼他们出来,介子推和母亲宁肯被烧死也不出来。 


论自杀的规模,屈原一个人比不上西汉时田横和他的500门客。秦末天下大乱,各路豪杰起义。齐国田横败于刘邦的汉后,在海岛上躲藏。因田横在齐地威望极高,刘邦派人来请他做官,否则剿灭全岛。在路上田横自刎,随行的两个门客也自杀。刘邦看这些人个个侠胆忠心,派人来请其他门客离岛辅佐,但500人死不合作,一一自刎。


徐悲鸿为此创作《田横500义士图》,激励国人抗击日本,宁死不做亡国奴。 

论自杀的级别和对后世的影响,屈原不如南宋末年的陆秀夫等人。蒙古人一路屠城追杀到南海边,崖山战败,丞相陆秀夫背负年幼的皇帝,投海殉国。10万军民亦集体投海,死也不愿意被蒙古人奴役。其情之惨,其状之烈,史称“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古典意义上的华夏中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自此覆亡。以后就是民族融合的中国,少了灿烂的诗词歌赋和刚烈坚贞,多了杂剧小说和苟且圆滑。 


论离我们最近的自杀先贤,屈原的故事远不如陈布雷父女的自杀、戴季陶先生的殉国,凄婉感喟。


“文胆”秘书长陈布雷,记者出身,跟随蒋公多年,写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的抗日演说。


陈布雷自杀于大厦将倾、苦闷不得出的1948年底。20年后,她的女儿、共产党的高级干部陈琏,不堪忍受文革折磨,跳楼自杀。父女二人,生不同党,死时同命。 


更有中华复兴的先驱戴季陶先生,治学办报、从军从政、国内国外,为了建国救亡,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研究大家、共产党党纲的起草者,还是国民党的理论权威、民族危亡时的战略家,其所著《论日本》,对了解我们的对手,无出其右。


外敌刚退,内乱又起。1949年2月,戴季陶既不想残喘台湾,又不愿俘虏变节,服药自杀。较之“临难变心”的“乱臣贼子”,蒋公为其致挽 “才识恢宏,勋尤懋著”。


戴季陶其人、其文、其字都尽显民国文人的风范。至今青海塔尔寺、西宁东关的大清真寺,都有他(戴传贤)题字的匾额。 

这么多的仁人志士自杀,为什么单给屈原同志设一个节,现在还要放假一天呢? 


因为屈原会写诗,还写得一手好诗。比如“路漫漫求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什么的,既能赢得普通老百姓的好感尊敬,而且他作为政府高级官员,还能够获得官僚阶层的认同仿效。 


要是树个荆轲、韦小宝什么的做典型,文官嫌他们没文化鲁莽乱动,武官嫌他们瞎逞能、没团队、耍无赖,朝廷更是害怕他们引发恐怖主义、刺杀政变什么的。 

中国人历史上总也吃不饱,皇帝说可以通过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老百姓想这好啊,还可以吃个花样,就乐呵呵地包出各种粽子开吃了。

粽子虽小,意义重大。“屈原是商标、爱国是包装、忠君是目的、愚民是手段”。 


只不过后来愚民变娱民了。老百姓吃饱饭,好多家还买了马车、驴车,想来个自驾游什么的,朝廷下旨,放假一天,撒丫子玩去吧。 


除了屈原这个节日,中国还有一个日子和人有关,也是同样的目的,那就是3月5日。


当年两个人玩互粉,一个说:“听主席的话,做主席的好战士”;一个则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于是题词的3月5日就成为学习雷锋日。后来演变成做好人好事了,其实当初就是以革命的名义,培养听话的干部。

 

有歌为证:


“学习雷锋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 立场坚定斗志强。


学习雷锋好榜样 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 保卫祖国握紧枪 继续革命当闯将。”


有意思的是,美国也有两个节日和人有关。


一个是哥伦布日,既是为了纪念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也是输灌航海冒险、开疆拓土的精神。


另一个是马丁.路德.金日,纪念这位民权领袖,强调自由人权博爱。

郭沫若老师,为了自保,终成叼飞盘高手。其实早期有许多优秀作品,比如1942年的剧作《屈原》。里面一段屈原的独白“雷电颂”,曾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现在我们在学屈原、吃粽子、做美梦的时候,不妨再来朗诵一下: 


“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点击相关阅读:

乔木 | 中国为什么被叫China(支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