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罕见史事
勃列日涅夫被人说“平庸”,却能执掌苏联18年,原因让人惊讶。
在苏联,有着一位和“盖章狂魔”乾隆有着相似爱好的领导人,他就是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此人酷爱收集勋章,而且还喜欢给人颁发勋章。
有时候他在家看电视节目,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演员,就会让人员把该演员请来,他亲自授给一枚奖章。
可就是这样有点奇葩,有点任性的领导人,却执政苏联整整18年。
那么,勃列日涅夫当初到底是怎么成为苏联领袖?
勃列日涅夫出生的时候,俄国还是由沙皇统治的,不过在他出生的前一年,在俄罗斯各地的革命运动就频频发生。
等到勃列日涅夫长到十岁出头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就爆发了,所以他也算是“长在红旗下”的第一批青年。
革命爆发后,他也积极响应革命的号召,17岁的时候加入了共青团,22岁成为党员。
1935年,29岁的他获得了热力工程师的证书,之后还因此进入军队服役。后来还成功爬上了坦克工厂政治委员的位子。
之后的勃列日涅夫,更是借着苏联的内部矛盾左右逢源,成为市委书记并主管市内的重要军事工业。
后来二战爆发,德国入侵苏联后,他又在军队负责政委工作。
战争期间,勃列日涅夫表现很好,还曾多次获得勋章,在短短几年间就升为少将,等到他退役之后,他还曾在地方担任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的职位,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
当时,他很受赫鲁晓夫的赏识下,之后他在赫鲁晓夫的帮助下面见了斯大林,这也为他之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1957年,年仅31岁的他成为苏中央政治局成员,当时他的顶头上司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人之后,勃列日涅夫也紧紧跟在他身边,活脱脱就是一个赫鲁晓夫的小弟。
赫鲁晓夫也将他当成了自己的心腹,很是提拔。就这样,勃列日涅夫成功进入到苏联权力中心。
但是即便他成为了中央书记,他也没有做出什么成就,对于其他领导人而言,勃列日涅夫估计是最没有威胁性的一个。
而且在国际上上,勃列日涅夫也是出了名的才能平平,不仅是我国的刘少奇同志,而且朝鲜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也有同样的看法。
但也正是因为勃列日涅夫在大家眼中留下的印象,让他在之后政治变局中成为最大的获利者。
赫鲁晓夫刚上台的时候,中央还是很支持他,但后来他搞了一系列的改革,不仅搞得国内经济很糟糕,更要命的是,他的政治改革直接触碰了官僚阶级的利益。
当时的苏联政治局,也因为赫鲁晓夫的改革人心惶惶,终于有一天,他们是忍无可忍发起了政变。
1964年,苏联多名中央领导人推举勃列日涅夫为新的领袖。
这意味着,赫鲁晓夫在苏联的统治走向了终点。
但勃列日涅夫的无能太过深入人心,这场政变发生后,很多人都觉得他不过被操纵的傀儡。
但勃列日涅夫真的就像表现出来的这般无能吗?如果他真的这么无能,那么他又是如何执掌苏联18年之久?
1964年,苏联发生了“宫廷政变”,勃列日涅夫上位成功。
苏联核心政治圈的格局就此改变。那么,勃列日涅夫作为赫鲁晓夫的心腹,又是为什么参与这次政变?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就一改赫鲁晓夫的政策,这也为他赢得官僚的拥护。
但很快他本人的缺点也暴露了出来,他能力平平没有理政的能力。
不过,得益于他以往的经历,他很善于人际交往很会搞关系,所以后来他才在中央搞起了的“第聂伯罗兄弟会”。
最初的时候,勃列日涅夫还只是一个台面的“傀儡”。
毕竟大家都默认,发动这起政变的主要推手是苏斯洛夫和谢列平,而这两位大佬虽然表面对勃列日涅夫的上台毫无异义,但是背地里的明争暗斗可不少。
不过为了保持表面的平静,这两人也并不能独揽大权。
勃列日涅夫面对这种局势,也表现得非常的谨慎,在决定国家政务的时候,总是表现得特别谦虚,每次行事都说自己不行,在没得到其他同志赞同之前从不妄作决定。
不能不说,勃列日涅夫很精明,他的这些表现让人看见了他的态度,苏联的其他领导人对他也更放心了。
当时他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但事实上当时苏联权利是分为三分的。
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与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三人并列为领导人。
勃列日涅夫如果想要稳固自己的权利,那就得先打到自己的竞争对手。
对于当时勃列日涅夫,谢列平就是他最大的隐忧。
因为谢列平不仅比他年轻,而且当时的谢列平掌管着苏联的克格勃和秘密警察,前者就是苏联的情报机构,后者属于苏联内部武装力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谢列平手里的权利太大,对于经历政变上台的勃列日涅夫而言,谢列平的存在,就像是在他头上悬了一把刀。
只要谢列平愿意,他就能再次发动政变将自己取而代之。
勃列日涅夫为了消除隐患,第一步就是和苏斯洛夫联手排挤谢列平。
最初的时候,他没有先拿谢列平开刀,而是采取迂回战线砍掉了他的左膀右臂,
克格勃当时的主席是谢米恰斯,谢米恰斯就是谢列平的亲信,勃列日涅夫找了个借口,就将他调到乌克兰。
之后谢列平的亲信中又有很多被打发到各地,慢慢地,谢列平的党羽就被一点点被翦除。
1965年12月16日的全会上,勃列日涅夫罢免谢列平,得到了同志们一致支持。
谢列平就此沦为苏共一个普通干部,被彻底排挤出了权利的中心。
虽然扳倒了谢列平,但勃列日涅夫夺权的步伐还是没有停止,因为他想要绝对的权力。
勃列日涅夫认为,如果权力不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到了关键时刻他一定会吃大亏。
所以,勃列日涅夫在罢免谢列平的大会上,还将中央主席团改组为斯大林时期的中央政治局。
他本人则从“第一书记”升任为“总书记”,这就是勃列日涅夫在集权路上迈出的一大步。
可即便如此,勃列日涅夫还是不满足,如果他想要彻底掌控苏联,接下来他就得从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身上下手,首当其冲的就是波德戈尔内。
波德戈尔内生在乌克兰,也是从工人一步步爬上来的。但是相比勃列日涅夫,他进入中央的时间更晚。
1960年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已经在首都身居要职,可他才刚成为苏联中央主席团的一员。
虽然他的个人手段不差,但最终还是难敌勃列日涅夫,被排挤除了苏共中央。
解决了他,勃列日涅夫就将矛头对准了柯西金。
柯西金相比前两人,其实他是没什么政治野心的,所以当初发生“宫廷政变”的时候,他也并不是主要谋划人,他直到政变前夕才得知这件事。
不过柯西金从政时间很早,在苏联领导人还是斯大林的时候,柯西金就活跃在政治舞台,属于那种稳坐钓鱼台的老臣。
勃列日涅夫刚上台的时候,也很看重柯西金,但是自从1968年“布拉格之春”发生后,勃列日涅夫就改变了态度。
柯西金长期以来就是负责经济方面的工作,当时也是致力于改革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模式,最初勃列日涅夫也认同柯西金。
毕竟勃列日涅夫也意识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可是当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改革失败之后,勃列日涅夫意识到了改革的危险。
当时勃列日涅夫直接采用武力,镇压了“布拉格之春”,回到国内又将矛头对准了柯西金。
勃列日涅夫在柯西金身边也安插了很多的人手,每当柯西金要执行改革政策,都就无法继续。
后来,勃列日涅夫对柯西金的针对更是明目张胆,在大会上公开指责柯西金的经济改革政策。
随后他又借机联合其他干部,抢走了总理柯西金的工作,于是柯西金也被完全架空了。
执政初期的“三巨头”,就此去了两,勃列日涅夫真正实现了独揽大权的目的。
然而,他依旧不满足。
勃列日涅夫无疑是特殊的苏联领导人,而他的特殊,就是他的平庸。
就是这样一位在国际上都被认为是平庸的领袖,扳倒了苏联高层其他实权人物,在最高领导人的位置坐了18年。
可在勃列日涅夫在位的18年里,苏联除了军事之外在各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些人会说,苏联亡于勃列日涅夫之手。
但真的是这样吗?
勃列日涅夫斗倒自己政治上的敌人,实现了真正的大权独揽。
但勃列日涅夫知道,想要执政,他光有政权还不够,他还得把军权牢牢抓在手里。
之前发生“布拉格之春”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就因为没有军权吃了个亏。
他当时是想武力镇压,可是在他准备出兵的时候,军方有很多人反对他。这个时候,勃列日涅夫就意识到了,如果没有军权他想干什么都不方便。
事后,勃列日涅夫为了掌控军权,大力排除异己,不断用自己的亲信取代军队的高级领导。
在此期间,勃列日涅夫为了收买人心,曾一度置政治局所于不顾,直接推迟了中央全会,就为了去参加军事演习。
这还不算完,他也深谙舆论的力量,大搞个人崇拜。
而且勃列日涅夫还通过给人颁发勋章,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高度认可,而被授予勋章的人自然也觉得很是光荣,愈发把勃列日涅夫当成自己心目中的领袖。
勃列日涅夫的“努力”最终也没有白费,他手段层出不穷,不仅收归了军权,甚至在军队中中获得了元帅军衔,这在整个苏联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至此,苏联的大权尽归勃列日涅夫之手,曾经那个被人当作“傀儡”的领袖,真正将苏联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当然,除了对政治和军事上这些手段,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初期,也曾通过一些举措赢得了苏联人民的。
不然他这么一个能力平平、爱搞小团体的领袖,是不可能执掌苏联权力18年之久的。
不知道说勃列日涅夫运气好还是不好的,他在执政初期,世界石油危机就爆发了。
这让世界石油疯狂涨价,苏联当时石油很多,而且在将自己国家的石油出口到美国之后,苏联确实赚到了好大一笔钱。
国家有了钱,勃列日涅夫就开始给下面人发钱,这个操作无疑让他深得民心。
从表面上来看,当时苏联的经济确实活跃了起来,但事实上,苏联经济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
苏联当时的重工业很强,可他们的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却几乎停滞。
可苏联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反倒是靠着卖石油的钱,将这问题全部解决,也就是说他们国内全吃的用的,就全部用石油去换。
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可那时的苏联却没有采取措施,去改变这种情况。
更别说当时的美国还特别积极,专门用粮食和消费品换苏联的石油。
到了上世纪70年代,苏联因为大力出口石油,甚至一度压过美国,在冷战中占据上风,这无疑让勃列日涅夫更得民心。
至此,勃列日涅夫可以说是个妥妥的赢家,毕竟他不仅手握权利还赢得了威望。
但归根究底,勃列日涅夫确实是平庸,他或许很会搞阴谋搞斗争,但他在国家治理上确实没有能力。
所以,他在执政期间才会阻碍柯西金的经济改革政策,也正是因此,苏联后来才会受制于美国,国内经济最终崩盘,直到最后无奈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