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智工具箱
阳志平的私人写作空间。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心智工具箱

元认知学习法——以微表情和网络心理学为例

心智工具箱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2-06 23:31

正文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元认知学习法(1)(2)(3)(4)(5)中,介绍了我的学习方法论:元认知学习法。2016年10月底,举办开智部落深圳沙龙时,在我发言前,是开智部落的警察木木同学,谈学习微表情的一些经验。一下子激发了我谈这个话题的欲望。于是,给在座的同学分享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听了前面木木同学的分享,突然想跟大家分享我两个早期学习实例。一个是木木所说的「微表情」;一个是「社会网络分析」。这两个实例,是我当年涉足全新领域,能很好说明如何从知识到产品运用「元认知学习法」。

三大思路掌握微表情

思路一:尽量找到所学领域中的高阶模型

在2005-2010年间,我对微表情这个领域颇有兴趣。当时我阅读了所有与微表情有关的书籍,并进行了大量内部测验。我在学习微表情的第一天,给自己立了一个项目,叫「别对我说谎」。最后这个项目集结成了一本书,不过没有出版,在市面上也看不到。有没有出书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种途径可以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我这本书中,我与合作者结合文献,整理了158条识别谎言的线索。如果我们想要更好的理解某种现象,需要尝试理解其中存在的高阶模型。整理的这158条识别谎言的线索中,你会发现有些是容易理解和判断的,有些则有一定的难度。那些不太容易判断的,称之为「反常识」。比如线索中有一条关于眼神交流:「说话者盯着对方的眼睛,眼球不断转动,或者刻意避免他人注视」,这种判断说谎的线索是容易理解的。许多难以理解的线索,则是「说话者的速度,嘴唇合在一起程度」等。

把一个领域内所有变量罗列出来,然后你会发现总有一些变量是在日常生活中永远接触不到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把时间都浪费在容易掌握的变量上,忽视其他更深层的变量。尽管他们学习了多年,很可能也只接触到了这158条线索中的10%,这非常可惜。高阶模型才是最重要的,要尽量找到领域中的高阶模型。

思路二:用写书来学习

给大家说下「别对我说谎」这本书的目录:第一部分是「走进说谎世界」,在第一、二、三章把人类说谎的基本行为模式用故事的方法总结;第二部分具体展开,详细阐述微表情,假表情等。还有后面提到的对称之美,这个是很多人不容易掌握的高阶技巧。这些内容基本上把人类说谎的方方面面知识体系都囊括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依靠任何国内的微表情专家,他们的知识体系对我没有任何意义,我是完全依靠自己生成的一套知识体系

这本书是我与南开大学心理学博士,也是翻译《超越智商》的张斌老师共同完成,当时花了1年的时间。后续系统开发与练习又花费了几年时间。这个项目完成后,我在判断谁容易说谎方面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阶的水平。这就是我强调的通过树形结构生成知识体系。未来如果有更多关于说谎的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研究,我可以不断的往这个树形结构体系中注入。通常我比一般人提取信息的速度要快很多,这得益于用写书来学习。

思路三:给高阶模型创造实践机会

人类总是存在贪多的心理。比如芒格他提出200个高阶模式,许多人总觉得不够,恨不得能掌握2000个。有的人提出了20个高阶术语,他们就恨不得两周内全部消化完。我的做法则恰恰相反。当时我们罗列的158条说谎线索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文献和研究成果基础上,每一条线索背后都有一堆的研究。那时候我们没有贪心,把它当做满足我们求知欲的一种方式,耐心地按照反常识程度和学习难易程度做成一个表格,最后从中提取20条人类最不容易识别的说谎线索。用了2年的时间反复学习,训练,与他人进行场景模拟,由此产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成果。

反过来看,许多人即使拥有大量学习资料,依旧学不好,其中的原因就是没有给高阶模型创造足够多的实践机会。举个例子,人人都强调时间的复利,但是在决策的时候依然会忽视,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在生活中创造足够多的践行时间复利的机会。人类总是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产生过度自信偏差。他们总是迫切希望在一年之内掌握100个高阶模型,或者用3个月时间全部掌握158条说谎线索,可芒格用了60年才掌握200个高阶模型而已。如果我们把三个月的微表情学习时间延长至2年,把158条线索减少为20条高阶线索,并且在生活工作中,例如面试,谈判场合,不断运用,这些高阶模型就能成为本能和自主心智。

通过我学习微表情例子与木木同学学习微表情例子,可以看到两种不一样的学习方式,最后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尽管到现在已经过了10年,当别人讲到微表情的时候,我脑中还依然会涌现许多关于微表情的高阶模型,帮助我去更好的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

三大维度学习网络心理学:

第一维度:广度搜索,寻找源头

2001年2月份,那个时候网络心理学刚刚兴起,一开始我搜集了所有跟这个领域相关的2000篇文献。用了3个月的时间,不加选择的顺着线索全部阅读,找到高阶模型,发掘源头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大拿,学习到了他们的一手源头知识。可以看下我当时整理的《网络心理学研究者参考资源》,现在在互联网上还能检索到。

我当时作为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那时,Facebook,微信这些今日流行的社会网络还没诞生。但我独立地寻找到了时间源头。有了这些源头信息,就可以很容易预测出社会网络会成为一个趋势。当时这一系列的研究获得了许多奖项,以本科生身份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在大三的时候,我的一个子研究还获得北京市首届挑战杯科研竞赛特等奖。

时隔十多年,回头看,这个过程是如何形成?其中关键的一步是不依赖任何人的学习习惯。当时我得出的结论「社会网络会变得很重要」,并不是我的导师告诉我的,而是我借助国家图书馆的资源整理,用3个月时间,把2000篇文献编成卡片索引,不论重要性的进行广度搜索,独立生成新的知识体系。我当时把它命名为「网络心理学」,其他研究者称之为「互联网心理学」和「因特尔心理学」。完成广度搜索后,我意识到社会网络和心理学结合,最有前景的就是社会网络分析。

第二维度:深度学习,大量输出

完成了广度搜索,紧接着进入第二步的深度学习,这个时候就必须去做实验和搜集数据。当时我顺着社会网络分析一口气,发表了近十篇论文,有些论文在现在看来可能很弱,但当时许多人不懂这个领域,所以就以本科生的身份不断发表、发表。有的发表在一类期刊上,例如《中科院院刊》等。这个时候的深度学习,变成一种输入-输出式的学习方式。每篇论文变成一个具体的成果展示,同时进一步得到业界的反馈。像一些老师,当时就是看到了我的论文,主动联系我,我们后来成为了十多年的好朋友。

第三维度:行动学习,形成产品

在行动学习这个维度,我当时做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在2002年到2004年的时候,基于自己对社会网络的研究和理解,与台湾的科学家一起联合开发了一套软件,这套软件叫安人社交网络测量软件。这时候是把知识转化为了生产力,形成一个具体的产品。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判断一个班级中谁最容易被忽视,因为被忽视的对象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风险,这套软件对一个组织机构和学校的心理教师有帮助。

从这个例子中,大家看到我是如何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从主题学习,到深度学习,再到行动学习,创造出新的产品或者社会价值

小结

这是在我职业生涯早期的两个学习案例,希望能对大家略有启发。简而言之,尽量寻找更高阶的、更抽象的模型,同时给好的模型创造足够多的实践机会;还有就是尽量养成独立生成一套知识体系的习惯,并且将好的知识固化为产品

备注:点击「阅读原文」,加入神奇的开智部落,无论警察,作家,还是黑客、创业者,在这里,你只有一个身份: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