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观点大致是认为市场是个轮回。
目前主要问题是量能问题。
这里我说一个不同的看法:
就算市场量能重回万亿,也回不到过去了。
量化收割短线资金这种说法我觉得并不准确,
我的理解更多是针对人性和人心。
一、
前天车路协同出了利好。
金溢科技;协和电子一字。
对于不顶一字,而又看好这个板块的人来说。
最可能出现的操作就是买到创业板1晋2的
中威电子。
类似于今天明德电子,或者最快上板的金百泽。
量化自带数据库,所以日内第一个涨停的个股,量化一定能买到,且能买到很多。
再没有量化之前,各路大资金因为市场规则限制,这种日内最快板都买不到多少筹码,而且因为在短线共识下,很容易达成锁仓共识。
但量化第二天是一定会兑现的,开一字也没用一样砸盘。
这一点大家自行查找龙虎榜数据就知道了。
那么不管市场有多少增量,短线共识不变的情况下,(用前排封单大小;是否炸板;是否盘中放量来判断题材的强度),以往那种强持续性的玩法都很难复制了。
换句话说,不管多少市场资金,在还有涨跌停制度的规则下,日内走强板块的最快首板,都不可能抢得过量化。
量化内核是违背持续性板块炒作原则的。
假设你有10亿:
你买一个小票1000万,你想要赚1000万,你需要多少个涨停?就算假设真的能够7连板,不讨论失败的情况,其中你还有多少卖飞的可能?这要操多少心?
但如果你买一个亿呢?是不是只要一个涨停就够了?
更何况量化岂止10亿,
量化需要的是波动,不是持续性。
二、
短线共识中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情况:
大家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并且都有自己的心思,极度利己。
昨天金溢科技回封之后,已经爆量。
短线思维下,昨天大家都知道金溢科技今天肯定能买到,并且中威电子已经大面,再去参与这个板块已经没有意义了。
但量化不会这样考虑问题,因为量化并不是用板块前排来判断板块预期,或者说目前的条件下,
量化根本没办法去主观预判个股第二天的走势。
所以出现了浙江世宝这种排撤盘口。
而浙江世宝的拉升,会消耗掉本身很多应该今天买入的短线资金,板块提前回流了。
此时,又出现了两批“聪明”资金。
一批选择了率先回封具备身位优势且唯一的协和电子,当然,也可能不仅仅只是因为板块角度,也可能存在一些资金是因为20Cm走弱,申华控股一字,切换10Cm的板块梯队逻辑。
至于最后申华炸板,晚上英伟达大涨,更多是随机性。
还有一批资金就选择了华体转债套利,接着量化在同板块1晋2大面的情况下,又发动了一个300首板万通智控。
类似于今天芯片台基股份坑了,又换一个新的芯片首板。
量化的轮动会不停的消耗看好板块的短线资金,
不仅如此,还会不停的发动新题材。
哪怕在市场走好的情况下:
你是愿意给别人抬轿子、还是愿意去接新题材?
别说不同板块了,哪怕就算同一个板块。
假设今天下午芯片真的和指数共振了,你明天是去接今天的辨识度上海贝岭,还是接量化新发动的低位筹码?
后排卡前排不是一定能发生,所以很多大资金不太愿意做后排,总不能自己继续出钱顶竞价卡位吧,之前也有过一些席位喜欢这样,比如上塘路,腾得等等。
而量化的出现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
量化要解决仓位问题,一个板块一天能出现非常多的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