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Deodorized Central Mass With Satellites
作品由泡沫塑料包装材料、尼龙绳、滑轮、钢制五金、挂板、玻璃纤维、汽车油漆与毛绒玩具组合而成。
这些毛绒玩具被缝制在一起,看起来温暖且治愈;位于房间四处的十个喷洒装置会有规律地喷洒消毒剂,这些气味会令观众产生“这些毛绒组成的球体是洁净的”感觉——直到他们上前观察。
看似温暖的球体上布满了各种污渍,组成球体的毛绒玩具亦以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方式被缝合在一起,但鼻腔中传来的消毒水气味又向大脑传达出“它们是干净的”信号。
这种碰撞带来的结果有趣且颇具深意——嗅觉、或者说人的感官,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的。
在《House of Hope》中, Montien Boonma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浸入式的空间,他在一个由彩绘木台阶组成的金字塔上方悬挂着成千上万的念珠。周围的壁画绘画着云朵以及佛寺熏香的纹路。艺术家用传统的泰国药草和香料制作了这些珠子,芳香的材料亦令艺术品也充满了香味。
Boonma试图营造一种身体感受的氛围: “当你进入寺庙时,它会让你感到温暖... ... 有一种我们会得到帮助的感觉ーー就像有父母保护我们一样。”
Boonma在他妻子1995年死于癌症后创作了这个装置。妻子前一年的诊疗过程让这位艺术家沉浸在佛教的虔诚和治疗仪式中。
“我要求的太多了,”他说,“我希望世界停止”。Boonma的“房子”探索了在环境灾难、工业化和全球流行病增加的时代中存在希望的可能性,尽管这些危机持续存在,但至少这项工作使我们能够以新的方式面对这些的危机。
换而言之,气味,即泰国药草与香料带来的类似于佛堂与医院的氛围,从味道本身——某些药草具有静气怡神的功效,以及文化层面——特别是对于几乎全民信仰佛教的泰国,能够给予人们平静之感,给予精神上的慰藉。
这是一个充满黄色光芒的、单调的房间。安装在白色房间天花板上的单频灯发出的黄光范围很窄,这令观众的视觉的感知力被部分剥夺。
观众于是只能品味出黄色和黑色的深浅。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感知到细微的颜色差别,他们的视觉逐渐在“重构”这个黄色的世界;
在色彩心理学上,黄色有着提升专注力与思维敏捷度的效应,呆的时间越长,思维便会愈发发散与多维,带给每个人的感受便愈发不同。
视觉被剥夺了吗?可思维已然建构了新的世界,当他们离开时,一个蓝色的残影倏然出现。
《Your view matter》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他将参观者传送到一系列的六个空间,观众们逐步穿越五个柏拉图立体,最终来到一个球体。
Olafur Eliasson表示,“将虚拟空间变成具体的探索空间,是我长期以来的兴趣所在。《Your view matter》邀请观众从物理上理解技术是如何与我们的视觉能力交织在一起,并共同生产我们所看到的东西的。
这是一个忘却和重新学习视觉如何工作的过程,不仅包括视觉,还包括头部、身体和大脑的运动。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艺术作品能够成为自我意识的大脑,邀请观众用眼睛‘倾听’与‘说话’。”
每个空间的墙壁和天花板都闪烁着不断变化的莫列波纹,相似的图案互相碰撞,互相覆盖,互相扭曲;它们或色彩鲜艳,或只有单纯的黑与白——但无论怎样,它们都会随着观众的动作与行为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Anya Gallaccio‘s Organic Mementos Mori
展览位于特纳当代艺术中心,艺术家重新解构了腐烂现象,用嗅觉,辅助以视觉,再通过展览的路线设计,深化了腐烂的动态形象与内在哲学含义——腐烂是充满能量的,不仅仅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生命循环的一部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由数千朵鲜红的、被压在有机玻璃窗格之间的非洲菊组成的花墙。时间的流逝令这些非洲菊或布满了霉菌,或已经枯萎,从玻璃滑落到地板上。
不远处,覆盖在地面的铝箔上几十根白色的柱状蜡烛随着游客的移动熄灭或自己燃尽——燃尽的蜡烛会被替换,融化的蜡逐渐形成了一座有机景观。
而下一个空间里,一条条由苹果组成的珠帘优雅垂落,散发出因腐烂而产生的苹果酒香,夹杂着一丝苹果本身的香味,而时间会让这些味道更为复杂化。
再下一个房间展陈了一棵100多岁的、已经死去的白蜡树的全部:它已经被砍倒,搬到室内,用电线和螺栓重新组装起来——但作为展品,这又确实是一种“新生”。
《情绪几何》首次创作于2019年,是费俊与心理学家刘正奎、数学家许晨阳共同完成的艺术装置,至今已经历过四版改良,更迭到第五代。
作品邀请观众触摸交互台,通过数据采集模块来记录观众的心率等生理指标,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到系统中,生成因人而异的情绪化动态三维图形。
这些图形犹如情感的抽象化呈现,将观众的内心映射到面前的屏幕上,使观众产生一种独特的交互体验。艺术家希望通过艺术装置帮助现代都市生活中忙碌的人们缓解焦虑、释放压力,并在艺术与科技的交汇中获得愉悦与启发。
在参与者与装置互动的过程中,视觉、触觉、听觉乃至潜意识都是被同时调动的,这点在《情绪几何》5.0,即《情绪剧场》中得到了更为突出的表达:作品通过人工智能及情感计算技术,检测并呈现观众的情绪,还会针对每一位观众独特的情绪生成因人而异的,且具有疗愈性的音画剧场体验,为体验者形成从情绪的认知、转化到接纳的积极心理效应。
《EAT ART · MR 情绪料理》是一件通过数字艺术结合MR混合现实技术来介入情绪疗愈的跨媒介、跨感官艺术装置。
参与者首先会通过情绪识别装置显示的情绪图形来了解自己的情绪类型,然后领取与自我情绪相匹配的AR眼镜,开启由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融合形成的个性化情绪疗愈艺术体验。
装置强调了视觉与味觉的感官联动,将情绪以“味道”这个直观的概念印于观众脑海,令不可视的感觉可视化,以强调联觉效应的链接来强化联觉体验。
《身体书写/Body Poetry》是一套智能可穿戴设备,位于身体四肢、腰等部位的独立传感器会读取穿戴者的动作与速率。身体数据被分割,肢体行为被转化成网络里数据库中相对应文学内容,以编码的方式被重组书写。
根据身体不同部位做出的动作,程序将调取不同的文字数据,以对应的肢体部位名词,根据动作的幅度大小或速率,组合相对应的情绪状语。不同的肢体和不同的动作,将创作出不同的语序编码组合。最终,用身体进行书写,形成一首诗,于屏幕中呈现,并自动生成打印文本。
作者表示,作品开始的契机是对自己身体无意识动作的关注,譬如不经意间抖腿,思考时下意识的托下巴,那么这些肢体的动作或身体机能是否能够被转化为数据,启动另一些事物?如果并没有单一的内在自我,身体的每个部分是否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感官能够“欺骗”思维,感官能够强化思维,感官能够补足思维。感官,作为新媒体艺术,或者说数字媒体艺术诞生之初就与其息息相关的东西,在如今已然迸发出了更为多样的表现手法,其主题也从艺术史转变成了触手可得的“日常”。
而日常,
即如今日益复杂化的
社会生活,
正源源不断地为艺术家提供惊喜。
科技的进步增长了人类认知的广度与宽度,亦带来了更多的可承载媒介,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代表学科之一,如今其核心价值不再只是美学,而是一种批判性的思考,其思考目标也就顺理成章的放到了“日常”,放到了“日常中的自身”。
而作为打破人类认知的“科技”,也被艺术重新诠释。我们今天正在进入的一种以科技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艺术重新思考社会,思考自身,科技令艺术的表达变得更为多元且灵活,拓展艺术思辨的广度与深度——通过神经学、心理学甚至是物理学等学科,它们相互交流与赋能,共同帮助我们建立起更加具有伦理秩序的社会形态,共同为处于信息流繁杂的社会中的人,更好的获取与理解社会、理解人类本身。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责编:张丽佳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
总有一款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