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始终完胜,让我们高呼华碧大法好,中华美食强!
延伸阅读:曝光:“老干妈”加工全过程
在我国,农产品附加价值的挖掘一直是很欠缺的,像“老干妈”这样的品牌,仍然是少数。但作为行业标杆,相信“老干妈”风靡全球的传奇会激励更多后来者。
1984年,陶华碧女士凭借自己独特的炒制工艺,推出了别具风味的佐餐调料,令广大顾客大饱口福,津津乐道。1996年批量生产后在全国迅速成为销售热点。
老干妈是国内生产及销售量最大的辣椒制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风味豆豉、风味鸡油辣椒、香辣菜、风味腐乳等20余个系列产品。
下面就曝光“老干妈”的加工全过程:
无广告,不活动,不贷款,不上市,现款现货……种种“逆营销”之举下,老干妈却塑造了一个商业传奇。
8块钱一瓶的辣酱,每天卖出130万瓶,一年用1.3万吨辣椒,1.7万吨大豆,销售额40亿,15年间产值更是增长了74倍。老干妈制造了中国品牌的一个传奇。
下面就来看看老干妈的制造过程:
运输菜籽油:
十几辆载重 30 吨的油罐车,把油贮存到大油罐子中,就是下图这个。「老干妈」每年用油量就得 15 万吨。
占整个贵州省食用油用量的 1/4,输出全球这不是白说的...
烧制玻璃瓶:
「老干妈」自己的玻璃瓶厂一年会生产 6 亿个玻璃瓶,是整个亚洲最大的...而我们的「老干妈」一年需要用到 7.7 亿个,不够的还得去别的地方买…
生产线除了检修以外,全年 24 小时不停运转已经有 10 年之久了,一天就需要生产三百万个辣椒罐。
下图这个眼熟到不行的 15 厘米高小罐儿,一年的产量可以绕地球三圈,拿「绕地球」打比方的我就服「老干妈」...
炒制环节:
不锈钢的大锅里面放满了辣椒、油和其他配料,配方是保密的。在恒定的温度下进行炒制,很抱歉,炒制时长也是保密的...
满满的…待炒的辣椒粉和花生…
炒好后倒到输送带上,再通过管道送进灌装车间。
灌装环节:
「老干妈」因为配料很多,如果用机器灌装容易出现有的罐子肉丁多,有的罐子没肉丁的状况。
为了解决这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还是人工灌装方式。
常年作业的工人用漏斗和(手感)一勺准,基本保证固体物在 70% 以上。这就是你买的每一罐都配料丰富,有肉丁有辣椒的原因了...
机器拧盖:
买到的酱料有一层铝箔的封口膜(就是那个一面银色的圆形小纸板)。流水线上是用感应加热的方式密封的。
给罐子拧上盖子后,感应机器只在罐口部位加热一下下,就把封口膜粘住密封好了,用局部的感应加热才不会损伤到内部的辣椒酱,继而影响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