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改造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但同时也可能是最花预算的解决方案。
不改造,也有许多别的路子可以走。
譬如多拍小场景,而不是拍一眼就能看出和其他剧一样的航拍大场景。
以《知否》为例,这部剧目前被扒出的实景拍摄地只有“三清观”,取景于浙江重阳宫,一个真正的道观内。
其余和近年来大多数古偶剧一样,大部分镜头拍摄于横店影视城内的“清明上河图”景区,少部分取景于无锡影视基地。
两个影视基地都是开机过上百部剧的老牌影视城,古城区域的街道画面在电视上出现的次数比任何一位演员都多。
《知否》里街道全景的画面也无法免俗,看起来泯然众剧。
但《知否》剧组对此的处理方法,是设计、拍摄了许多小摊小贩的近景,挑着担的卖货郎们从画面中交叉着走过,桥头边的妇人们抱着孩子闲聊。
街道全景只是一秒闪过,把镜头更多地留给画面更独特、更灵活的特写,这样观众的注意力自然就不容易被千篇一律的建筑群带跑。
大小镜头取景的调配与取舍,其实相当考验剧组的拍摄功底。
《知否》中取景的一条影视城街道,现场看其实仿古感很强,一眼望去整座街道的门窗墙板都是不自然的黑漆颜色。
但《知否》在这里最终拍到的镜头却很自然。
因为镜头只对准了一个近看有古朴感的窗台,没有拍会让人出戏的街道,很会扬长避短。
相比之下,那些被诟病过于重复的建筑画面,核心问题并不是建筑一样,而是出在了雷同的取景上。
“横店最忙阶梯”场景的整座建筑群其实占地面积不小,本可以通过不同视角的取景来规避场景重复问题。
但大多数剧组选择的,都是这个场景内几乎无须动脑就会选的居中构图。
十几个剧组的摄像机,都仿佛架在了同一个位置。
一个不出错、很常见、不违和但也不出彩的位置,它足够安全,但已经安全得有点令观众疲倦。
诚然,出现这种现象不能全怪剧组,影视基地们也要背一点锅。
从适配性的角度考虑,近些年影视基地新建的许多仿古建筑其实有点太风格化了。
它们大多修建了弧度夸张、形状突出的屋檐及屋顶结构,配上金色的屋脊、繁复的图案,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像早期最基础的仿建故宫、秦汉宫殿,走的是低调还原路线,更多为贴合故事的历史背景服务。
夸张而造型奇特的建筑往画面里一放,观众很难不注意到。
但对影视基地来说,这或许能丰富景区风格,更方便发展影视打卡地旅游项目。
有一个明确的某某剧拍摄地、某某剧同款建筑仅此一家的噱头,总比只有仿故宫好。
不过就古偶剧集体呈现出的雷同效果而言,剧组们的问题显然更大。
场景建筑本身并非孤立于故事线之外的事物,而是人物塑造的一部分。
一个角色住怎样的房子,屋子内又是怎样的陈设,这些都能用于衬托人物的性格、爱好、形象。
像1962年的老电影《杨贵妃》拍摄布景时,在搭建的室内场景中大面积使用金、红、青等古典宫廷色调的同时,又使用了大量白纱,平添电影的朦胧感。
无处不在的蝉翼薄纱也很像杨玉环在世人心中的形象,缥缈而奢靡,仿佛遥坐云台上的神妃仙子。
安禄山带领叛军打进京师时,四散逃去的宫人们又把这些原本被精致打理、柔顺垂地的纱帘冲撞得凌乱摇晃,像是一种意象上的隐喻。
对比之下,如今许多古装剧已不再在内景布置上下功夫,常用建筑的大全景来简单粗暴地体现人物背景。
有钱的住大房子,没钱的住小木屋,除此之外再无更多信息,观众自然只对建筑的外形印象深刻。
偏偏各大剧组还偷懒到一块儿去了,大家半个月内能在不同剧里见到同一座楼三四次,谁能不出戏?
图/小红书@小熊没有軟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