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绘画艺术坏蛋店
调戏自己,愚弄大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银区市场监管  ·  开学季,这些传染病高发!注意!注意!注意! ·  12 小时前  
中国消费者报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20 小时前  
中国消费者报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20 小时前  
南京日报  ·  正大量上市,有人吃进急诊! ·  昨天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  每天走多少步不伤膝?“最佳步数”出炉:既得到 ... ·  2 天前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  每天走多少步不伤膝?“最佳步数”出炉:既得到 ... ·  2 天前  
都市频道  ·  连续久坐,一定别超过这个时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绘画艺术坏蛋店

“成功”画家如何配合媒体推广自己?

绘画艺术坏蛋店  · 公众号  ·  · 2019-06-05 20:02

正文

撒泡尿还能照到自己吗?



这里的“成功”指的是在中国信息及其不对等的特定时代,在当时比较被认同的一些艺术从业者,当然不管怎样说他们在那个时代都是值得被肯定的。今天看呢?古董?金融产品?各大美术馆拍卖场里轮番上阵的尸体?让答案就在尿中飘一会儿。



尤其是那个特定时代里有学院背景的绘画从业者(说白了就是在其成功之后大概十年二十年里身边永远都会轮番不断的围绕着孙子一样的艺术学生),有学院背景的好处是他可以不停的“培养”“照顾”好自己一届届的学生,以至于自己的学生已经成为艺术从业者了还会念他当年的好,万一那个学生将来更牛逼呢?在今天中国艺术行业里传统的道德伦理还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比如之前就有著名策展人说过与其合作艺术家要先看他做人吗。混圈子就像是“不老的传说”一样的存在于你我身边。



画家既然已经很成功了,传播自己作品得讲究一些策略了。 不能总直白的推自己的作品,这么做太傻了不高明,得没事就帮帮自己身边的年轻人推推他们,为什么呢?自己想。



媒体邀请访谈是个推广自己不错的选择,但是也不要总谈自己。谈谈别人的作品应该是一种极好的选择,谈谁的呢?谈年轻人或者谈更有名的人啊!!!



举个例子:




截图这个可以算是 一个套路式的媒体推广 范本了。以上截图来自一篇媒体采访刘小东谈鲍勃迪伦画的内容,当然文章中要不断的、巧妙的穿插上画家自己的作品。从媒体的角度分析都是名人简直是双爆点啊、都是自带资源的人啊,从画家的角度看这样不仅达到了蹭名人热度的效果还能捎带着又一轮的推广拉高自己。


昨天看到这条帖子刷屏之后有点恶心,点开粗略看了一下。

我替刘老师总结了三点发了个朋友圈:



这也许是我的误读,或者是掺杂了我对其2000年后作品的一些个人成见吧。有人发朋友圈和稀泥说,艺术家面对采访都很危险啊,一个坑接着一个坑。


看刘小东这条内容我倒不是这么认为的,觉得他回答的有理有据还不失自己成功画家的风范并且全文回答都透着自以为聪明的“真诚劲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