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时报,作者:童真
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长期以来,美军的制胜之道就源于绝对的技术优势,并形成了以技术驱动理论,理论指导战法运用,战法运用又推动技术与理论创新发展的闭环式优化路径。近年来,美提出以发展无人自主系统、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为核心、对敌能够形成技术代差优势的“第三次抵消战略”,并创新发展“多域战”“分布式杀伤”“多域指挥与控制”等作战概念。目前,“多域战”概念已被纳入美陆军条令,在前沿技术支撑下牵引美军向更高层次的“跨域联合”作战发展。
“多域战”的主要特点
美军对“多域战”概念的界定是“在所有领域协同运用跨域火力和机动,以达成物理、时间和位置上的优势。”美判断,对手可能拥有抵消美军某一领域的优势,但很难从各个领域进行反制。“第三次抵消战略”和“多域战”的实质就在于,使美军能够在所有作战域对敌实施多元化攻击,迫敌在各领域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克曾将这种作战思路与拳王阿里的出拳风格进行类比,即阿里会绕着对手不断跳跃,快速腾挪换位,避开对手的攻击,当对手疲惫不堪时,瞄准对手弱点重拳出击,决战决胜。基于这一逻辑,结合前沿技术支撑,“多域战”将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非对称抵消。包括以网络战和电子战手段反制对手高端武器系统,如果对手实施网络战和电子战,美军将通过对敌态势感知系统实施定位、压制和致盲,进一步强化美军高端作战系统的杀伤力。同时,利用低成本的电磁轨道炮拦截对手高造价导弹,特别是研发一种通用的新型智能炮弹,通过多种发射管进行发射,以保护美军的前沿基地及其他高价值目标免遭导弹攻击。
二是作战要素融合。“多域战”将突破由一个或两个军种主导作战的传统思维模式,从“作战空间整体观”出发,基于作战效果整合力量,进一步推动美军从军种联合向作战要素融合、能力融合、体系融合转变。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海军上将强调:“我们需要联合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没有哪一个军种占主导地位,没有哪一个领域有固定的边界。战区司令必须能够从任何一个领域对每个领域的目标达成效果,以便今夜开战,战之能胜。”要求陆军具备多重能力,能够击沉敌舰、压制卫星、拦截导弹以及入侵或破坏对手的指控系统等,未来战场的边界将日益模糊,独立战场空间逐步消失。
三是人机协同。“多域战”促进美军从机械化时代的人-人对抗向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人-机对抗甚至是机-机对抗转变。为了充分发挥人机协同的互补优势,未来作战将主要是一种“有人”指挥、“无人”作战的“人工智能+”模式,这也是“第三次抵消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域战”将利用大量构造极为简单的机器人蜂群构建一个相互协作的多机器人系统,使其通过熟悉战场环境和相互交流形成全覆盖、可持续、可靠的态势感知,为部队采取统一行动提供支持。
四是分布式杀伤。“多域战”将依托信息网络技术优势,调动分散配置的部队,利用多线并举、多点联动、多域协同的机动优势,分散进入,对敌实施多线进攻。一方面,将作战编组分散部署、快速聚合,以达到兵力分散、火力集中的效果。另一方面,分散配置指挥与控制节点,形成多节点网络状结构,使不同数据链路可随机交链成网,在局部遭受攻击后,不影响整个指控系统运行。
五是任务式指挥。“多域战”要求美军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依托“云赋能”等信息技术优势,采取集中计划、分散执行的指挥模式,指挥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确保在模糊和混乱的局面中进行指控并取胜,甚至每位作战人员都要树立任务导向思维,根据自身角色和职能争取主动权。同时,利用无人自主系统进行更广泛可靠的信息收集、组织和优先排序,以提升战术机动性并减少网络、电子、物理信号,使指挥官拥有更多时间、更大空间进行决策。
六是认知域作战。美军认为现代战场形成了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三个作战维度。认知域作战是更高层次的人类战争,与传统战争旨在从物质上对敌实施硬摧毁不同,认知域作战主要是通过对敌情感、意志、价值观等进行干扰和破坏,以软杀伤的方式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多域战”特别强调在物理域之外,将电磁频谱、信息环境及认知域等作为未来重要的竞争性领域,认为持久的战略成功并不取决于战斗的胜利,而取决于敌我双方意志的较量。目前,美军正积极研发基于脑控和控脑技术的武器系统,旨在通过读取人的认知和思想来掌握敌方人员的心理状态,从而扰乱敌方指挥官的思维判断和决策部署,甚至控制其意识行为,使敌落入美军设计的陷阱,为美军创造决定性优势。
如何理解“多域战”
一是针对新问题,提出新思路。过去十余年,美陆军深陷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主要关注反叛乱、反恐怖作战,重点应对中低强度的威胁,特别是将非正规战提升到与常规战同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美认为,中俄在“反进入/区域拒止”能力上不断增强的局部优势,正在削弱美获取“进入”的主动权。为重新获得对中俄的绝对优势,美在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下,重点提升应对大国挑战及高端常规作战能力,“空海一体战”等作战构想的提出即源于此,而“多域战”正是美陆军走出两场战争后,转向应对高强度、高技术战争的新思路,其针对中俄“反进入/区域拒止”能力的指向性明显。
二是遵循新思路,采取新途径。从历史看,美军一直是以技术为突破口寻找制胜出路。冷战期间,美提出第一次抵消战略,利用核技术优势抵消了苏军常规数量优势,第二次抵消战略,美军以精确打击技术为龙头的信息技术优势在美苏核均势中再次占据主动。当前,为了在大国军事竞争中再次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美于2014年提出了重点针对中俄的“第三次抵消战略”,延续非对称抵消对手的思路,发展“能够改变未来战局”的颠覆性技术群优势,构建一个基于“全球监视与打击网络”的作战能力体系,将电磁频谱、网络等信息力赋能传统作战力量,形成超越陆、海、空、天等物理域的全维立体作战空间,从多方向多维度多轴线对敌实施攻击,置敌于多重困境。各军种据此提出相关作战概念,包括陆军“多域战”、海军“分布式杀伤”、空军“多域指挥与控制”等,其本质一致,且都是为“全球一体化作战”提供支撑。
三是实施新途径,面临新挑战。目前看,虽然美国国防部正积极推动“多域战”概念落地,并计划将“多域战”运用于2025—2040年。但可以预见,“多域战”在具体落实中将面临诸多挑战。例如,跨域联合作战对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更高,作战力量分散部署对于后勤保障的要求更高,而美军在这些方面尚存在薄弱环节。而且,虽然跨域联合作战是大势所趋,但在国防预算约束压力下,军种之间的利益竞争更加激烈,陆军力图通过“多域战”拓展作战空间,打造多重能力,提升自身地位的意愿不会一帆风顺,还需要国防部的多方平衡。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多域战”能否成功的关键。
总之,“多域战”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美陆军对以往作战思想、作战理论的创新发展,其预示着未来军事斗争将进入一个更为复杂的全新阶段,同时也折射出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军事革命的发展方向。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