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之成理
夯实基础,让基础成就辉煌;传递思想,让思想改变世界。“研之成理科研平台”立足于科研基础知识与科研思想的传递与交流,旨在创建属于大家的科研乐园!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赏析,资料分享,科研总结,论文写作,软件使用等。科研路漫漫,我们会一路陪伴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有机化学,Science!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研之成理

理论计算干货:手把手教你USPEX之官方案例讲解2-8

研之成理  · 公众号  · 科研  · 2020-03-20 08:28

正文


笔者在前面已经写了有关于USPEX的La-H的不同压强下的变组分的结构预测、USPEX的命令详解、官方案例1:8个Si原子的单胞定组分变胞预测最稳定的结构。下面废话不多说,直接介绍余下的官方的案例,看看USPEX还能做哪些事情?

一、 U SPEX 官方案例讲解(2-8)
案例2 :老规矩,先拷贝在当前目录:USPEX -c 2,再生成准备计算的目录:USPEX -g。

案例2主要目标:在100 GPa,MgAl 2 O 4 (28个原子的单胞)使用GULP( General Utility Lattice Program http://gulp.curtin.edu.au/gulp/ ,使用力场方法进行计算的软件包,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热力学计算功能,有机会再介绍 ) -采用Buckingham势-进行变胞计算。这个案例直接揭示了地球内部物理现象,但是由于力场方法精确性不如DFT方法,所以想要更精确的结果,可以改用VASP一类的软件,同时计算时间会增长不少!

看完案例的简单介绍,我们来读一下INPUT.txt,复习一下定成分变胞计算怎么设置参数。


第4行、 calculationMethod (计算方法):USPEX(遗传演化算法,也就是遗传、变异遗传算法那套原理的改进版)。
第5行、calculationType(计算类型):300 (3:三维、0:非分子、0:非变组分)
第6行、optType(优化类型):1(焓值)
第7行、AutoFrac:1(允许系统自动变异演化,比用户自定义的快2倍)。一般建议设置为1即可。
第10行、Mg  Al  O:计算的体系的原子类型
第14行、4  8  16:计算的体系的Mg、Al、O的个数分别为4、8、16,也就是体系的原子总数为28的MgAl 2 O 4
第19行、populationSize (每代多少结构):40
第20行、numGenerations(要计算多少代):60 (这个代数,是最多要计算的代数,假如达到收敛的条件,可以在提前结束)
第21行、stopCrit(收敛的条件):30(单位:代。意思就是假如连续有30代的最优结构的优化类型(本例中为焓值)是一样,那么证明计算收敛了,可以停止计算了)
第22行、bestFrac(上一代用于生成下一代结构的比例):0.6 (这个值默认值是0.7,在0.6-0.8之间是合理的)
第26行、fracGene(本代由遗传生产结构的比例):0.5
第27行、fracRand(本代由晶体对称性随机产生结构的比例):0.2
第28行、fracPerm(本代由置换产生结构的比例):0.1
第29行、fracAtomsMut(本代由较小的突变产生结构的比例):0.2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fracGene+ fracRand+ fracPerm+ fracAtomsMut = 1
第35行、计算总能软件的代码:3 3 3 3 (GULP、采用4步优化,那么Specific应该有哪些文件了?等下介绍)


以上就是USPEX所有用于结构优化的软件包
第39行、运行总能计算软件的指令:一般建议不在这个设置这个参数,直接在Submission文件夹里面提交计算任务的脚本里面改就可以了。
第43行、numParallelCalcs(并行计算数):1(意思就是一次提交1个总能计算任务,计算效率太低,建议设置16个左右)。
第44行、whichCluster(采用什么计算方式):一般采用1,同第43行原理。
第45行、ExternalPressure(计算外压):100 (GPa)

把INPUT.txt读完以后,案例2和案例1计算类型和参数设置几乎都是一样,但是需要注意的这次是采用GULP来计算的,那么问题来了!

问题1. Seeds 和AntiSeeds里面的种子文件采用的是GULP格式的吗?
答:不是!还是VASP5 格式的POSCARS。另外提醒一下,种子文件都是POSCARS的形式,跟采用何种结构优化软件包无关!

问题2. Specific里面的文件怎么设置?
GULP计算时,ginput 和goptions一一对应,文件夹里面的文件还和INPUT.txt里面的4次结构优化对应。
文件夹Submission的文件需要读者自己根据自己机器去修改了,然后假如读者机器里面有GULP的话,可以提交任务计算结果和reference对比一下。笔者在此不多说,直接看reference文件夹!


里面的文件和案例2的文件都是一样的,可见定成分变胞计算结果都是由这些文件组成的。现在我们看看结果文件BESTIndividuals和BESTgatheredPOSCARS,其余文件就不再介绍了。


从文件BESTIndividuals中可以看出到了第34代计算停止,之前30代的结构的焓值计算是一样,与INPUT.txt中stopCrit参数值30是对应的。既然有第34代最稳定结构的ID=1562,那么根据ID=1562去BESTgatheredPOSCARS中找结构,直接到文件最后找一下,另存ID=1562的结构信息为一个文本文件,然后拖到VESTA,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计算出的最稳定的结构究竟长什么样!如图所示,不同的原子颜色和大小不一样。


案例3 :MgSiO 3 (每个单胞有20个原子)使用GULP(采用Buckingham势)在知道结构参数的条件下进行结构预测。这个结构的晶格参数和后钙钛矿一致。后钙钛矿的发现(Oganov & Ono, Nature 2004; Murakami et al., Science 2004)在地球科学领域是一个重大突破。
我们直接来来读一下INPUT.txt:


第11-13行、symmetries:16-74。第一次出现,设置生成结构的晶体对称性。三维晶体的取值范围:2-230。
第42-44行、Latticevalues:2.474 8.121 6.138 90.0 90.0 90.0 = b, c, alpha, beta, and gamma values。此参数仅用作初始猜测,仅影响第一代,USPEX计算的每个结构都经过充分优化,并采用与(自由)能量最小值相对应的晶体参数。 INPUT.txt中其他的参数都在案例2中讲解过一次了,就不再解释了。下面我们来继续看一下结果!


可以看出,案例3总共计算20代,共626个结构,得到最稳定的结构的原子结构之后,可以去计算MgSiO 3 其他的性质。

案例4 :预测16个C原子的最稳定的晶胞,但是使用LAMMPS优化结构计算能量,跟案例2、案例3基本上一样的,就不多介绍了!

案例5 :预测8个Si原子的最稳定的晶胞,但是ATK里面的tight binding近似方法来优化结构计算总能,不多解释啦!

案例6 :预测10 GPa下8个C原子的最稳定的晶胞,但是使用CASTEP优化结构计算能量,你懂的!

案例7: 预测8个Si原子构成的二维晶体在0 GPa下最稳定的结构。
这个案例有点不一样,我们来直接看一下INPUT.txt,再讲一下不一样的参数怎么构成不一样的计算。


第5行、calculationType:-200。


这个为什么是-2,没这个维数取值呀?不懂直接USPEX –p calculationType!

可以看到2是表面结构,而-2是二维晶体结构,至于二维晶体和表面结构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笔者不能很通俗易懂告诉大家,只能告诉你在USPEX中,二维晶体计算既不需要端点参考能也不需要衬底,而只需设置二维初始结构的厚度即可,而表面计算需要!

第7行、thicknessS:3.0。初始层厚度,最后一个是大写的S,因为是Start的缩写。


第10-12行、vacuumSize:8 9 10 12(20)?。设置真空层厚度,这是二维晶体和表面计算必须要设置的,不然的话,没有真空层,就会有作用力,计算的也就不是二维晶体。而这个参数,这里貌似设置错误了,少了1个参数。


既然,我们读完INPUT.txt,那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Seeds里面的文件怎么去设置了?还是POSCARS,里面还是放所有稳定的Si原子结构!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结果!总共计算了13代共295个结构。那么最后一代稳定的结构长什么样了?


显然POSCAR的原子坐标,根本看不出什么,而单胞结构示意图也看不出是二维晶体,做一个3x3x3的超胞,可以看出这就是一个二维晶体!USPEX多么神奇!(示意图是从VESTA里面截图的)

案例8: 36个Mo原子的纳米粒子结构预测。使用Lennard-Jones对势函数的GULP进行结构优化。
这个案例值得看一下INPUT.txt。


第5行、calculationType:000 。纳米颗粒结构计算。

第36-38行、vacuumSize:10 10 11 12 12。真空厚度,案例7已经提到了,显然这个案例中真空层厚度值设置正确了。


这个计算结果,显示在第7代一下突然找到低焓值的结构,然后一直持续到了26代,总共有20代的最稳定的结构的焓值是一样。所以到了第26代计算结束了。而我们查看第26代最稳定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也真是纳米颗粒结构!


至此USPEX案例第2-8个案例讲解完毕,下一篇还有一些就是比较心动的关于分子结构的预测、进化准动力学方法、表面结构预测、三元变组分结构预测方面的内容。

二、 总结
案例2 :在100 GPa,MgAl 2 O 4 (28个原子的单胞)使用GULP采用Buckingham势-进行变胞计算。(calculationType:300)
案例3 :MgSiO 3 (每个单胞有20个原子)使用GULP(采用Buckingham势)在知道结构参数的条件下进行结构预测。(calculationType:300)
案例4 :预测16个C原子的最稳定的晶胞,但是使用LAMMPS优化结构计算能量。(calculationType:300)
案例5 :预测8个Si原子的最稳定的晶胞,但是ATK里面的tight binding近似方法来优化结构计算总能。(calculationType:300)
案例6 :预测10 GPa下8个C原子的最稳定的晶胞,但是使用CASTEP优化结构计算能量。(calculationType:300)
案例7: 预测8个Si原子构成的二维晶体在0 GPa下最稳定的结构。(calculationType: -200)
案例 8 :36个Mo原子的纳米粒子结构预测。使用Lennard-Jones对势函数的GULP进行结构优化。(calculationType: 000)
其实可以看出,USPEX刚开始开发的时候,主要是用于定组分变胞的三维晶体最稳定的结构预测,后来功能慢慢的扩展开来,能够预测二维晶体、纳米粒子结构以及后面要讲案例中有关分子结构的预测、进化准动力学方法、表面结构预测、三元变组分结构预测方面的内容。

相关推荐:
理论计算预测材料,手把手教你用USPEX!
手把手教你USPEX官方案例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