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熊老师的艺术课
绘本、阅读、艺术教育 ·艺术全语言学习 ·全息化思维 ·综合艺术语言叙事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B站2024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来啦! ·  16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一场热血沸腾的赛猪解说 ·  昨天  
哔哩哔哩  ·  13年后,这首上古顶流神曲又在B站杀疯了 ·  昨天  
哔哩哔哩  ·  74岁刘晓庆的精神状态,太超前了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全世界百变小樱都在等的魔法教学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熊老师的艺术课

绘本国线下活动报名 | 多元文化+经典艺术家+版画思维体操+城市写生

熊老师的艺术课  · 公众号  ·  · 2024-01-29 09:30

正文



变幻无穷本是世界魅力所在,2024年春天我们将多视角去认知和探索世界,孩子的世界不单一,期待和大家在绘本国相遇!


这次春季线下活动的有四个系列课程,从走近世界艺术到和不同经典艺术家“接触”,从“手、眼、脑”合一的版画创作到身体力行地去到北京各种地标建筑写生去。


从不同的文明中吸取养分的 「多元文化- 走进世 艺术」 ,习俗、自然、文明通识,古老的历史中有丰富宝藏,以艺术作品的形式来与我们联结;在 「经典艺术家系列课」 中,又回到了艺术家个体对世界的感知,跟随他们的脚步身体力行地去接触材料、学习艺术语言会引领我们继续深入。


还有专门设计的版画语言基础探索的 「版画思维体操课」 ,从调色到触摸质感与痕迹,结合图形的变化和平面设计的能力,在观察中对物体的形象进行概括,培养手眼协调、专心、独立、和秩序感;在经典艺术家+人文地标建筑结合的 「绘本国城市写生」 ,一起去到北京二三环“走街串巷”,在人与历史和生活交际的空间中去感受、去记录、去写生!






周日上午课

Course A

多元文化-走进世界艺术


阅读和了解古老而遥远的文化、艺术会带给我们更加广阔的视野。从几万年前的远古文明里汲取最本真的线与色之力,「多元文化-走进世界艺术」为孩子展现了丰富的世界文明,孩子在体验不同文明中各类体裁艺术的特点时,也会获得相应的艺术通识积累。通过多种不同文明的艺术形式多种新视角,不狭隘,全面又丰富地去认识这个世界。多元文化视角看待世界,感知世界的多面,拓展认知的边界。看似陌生的专业词语将在我们的每一笔、每一次动手过程里变得越来越具体。




∆ 课堂



多元文化——正面律与多视角/印尼河谷的信念与准则课堂/学生作品



早在四千多年前,古埃及的画师们就留下了一套独特的人物形象表现方式,即“正面律”,在墓室壁画中,我们会发现人物面部为侧脸,上半身为正面,双腿与双脚呈侧面,看上去是不是有点“拧巴”?这其实与古埃及人的信仰有关,古埃及人们相信正面律的画法会体现一个人的全部特征,这样在去往冥界时才能保留完整的形象。




多元文化——图样与歌谣/苗族古歌里的自然崇拜课堂学生作品


把世界的起源与变动都融合在歌谣中,这就是苗族古歌。古歌里包含了从开天辟地、洪荒时期,人类的大迁徙,久而久之,这些故事变成了鲜艳的纹样,被缝绣在衣物上当作庇护祈福的装饰。每种纹样都包含着与远古神话的联结。







多元文化——空间中的布局与叙事/蜀汉画像砖课堂学生作品/课堂


想了解古人的生活?去看看画像砖吧。无论是耕织劳作的农耕生活,还是沿街叫卖的市井生活,治学、讲授、宴饮、庖厨、乐舞、百戏,画像砖是一部“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散点透视的画面上,小小的砖面也可以装下整片乡野。动手来做属于自己的画像砖吧!





多元文化——重塑线与色/印度西部的未知宝藏

课堂学生作品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印度,至今仍保留了丰富的石窟壁画。流畅的线条,绚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各式姿态驻留于画面上。壁画中有线与色的舞蹈,拿上笔跟着一块舞动起来。





多元文化——几何与光的抽象游戏/伊斯兰的蓝课堂/学生作品


在伊斯兰教的教义中,圣训规定偶像崇拜是禁止的,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一种妙体,人眼无法看见”,因而无法出现具体的形象,负责装饰清真寺的画师们便用纹样铺满每一块砖,甚至窗户与门楣上都是极尽繁复的图案。繁复的纹样与瑰丽的彩色玻璃在天光的映照与折射下,呈现出极致的美感。





多元文化——极圈与极简/因纽特自然文化课堂学生作品


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极寒地区,他们虽然定居在寒冷的北极圈,但生活并不匮乏。日常起居所需的衣物都亲手缝制,捕鱼打猎的工具也自己动手制作,因纽特人过着一种极简的生活,也因此发展出独有的因纽特文化。让我们试着清空大脑,像因纽特人那样,用最少的资源来设计和创作。




多元文化——民间版画初探/马甲/云南的神和万物的神课堂学生作品


甲马,又名“纸马”或“甲马纸”,是民间在传统节日中祭祀灶神、财神与老君等神祇时的贡品。虽然名字中带了“马字”,但甲马和马没有关系,是一种祭祀时用来烧化的贡品。云南少数民族的族民们把自己对于神明和山川精怪的想象全部融入甲马中,甲马上的图案朴拙生动,据说做好甲马,神灵便栖居其中,动手创作时,也要融入自己的心意。





多元文化——流动的传统/安托利亚云层下的文明课堂


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地区保留了新时期时代的重要壁画。在壁画中,人类狩猎动物的场面被惟妙惟肖地刻画下来,寥寥几笔的线条与朴拙的色块便生动地勾画出运动的动态,流动的线条与“扭曲的透视”表现出人们在集体狩猎时的激动与紧张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营造活力十足的动感。




周日上午课 Course A

多元文化系列

走近世界艺术

报名请拍


































周日下午课

Course B

身体力行经典艺术家系列

艺术家感知的世界和内心的表达


这一期,我们将学习现当代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家,他们当中有个性鲜明的画家,有智慧的开拓者,他们热爱艺术,他们无一不怀揣着宽广仁慈的内心,并在艺术语言上做出了独特的开创。

艺术家的 风格 是由他们的个人偏好、经验和技能所塑造的。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风格,例如抽象艺术家和写实主义艺术家。艺术家经常选择不同的主题来表达他们的创意和思想。一些艺术家可能更喜欢探索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而另一些艺术家可能更喜欢探索政治和社会问题。

艺术家们具有强大的 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转化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学习艺术家的创造过程和思维方式,可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家们可以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们具有非常强的 表达能力 。学习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经典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1881-1973

“原始”与“现代”艺术重构,毕加索与非洲

学生作品






∆ 经典艺术家— 亚历山大·考尔德

Alexander Calder 1898-1976

“时”与“空”的流转与平衡

课堂学生作品




∆ 经典艺术家——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1887-1965

建筑的内、外、空间与人的尺度

课堂学生作品




∆ 经典艺术家—— 亨利·卢梭

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

1844-1910

“除了自然之外,我没有老师”

课堂学生作品




∆ 经典艺术家——乔治亚·欧姬芙

Georgia Totto O'Keeffe 1887-1973

“若将一朵花拿在手里,认真地看着它,你会发现,片刻间,整个世界完全属于你”

课堂学生作品





∆ 经典艺术家— 凯绥·珂勒惠支

Kathe Kollwitz 1867-1945

用版画刻画黑白的力量

课堂学生作品




路易丝·布尔乔亚

Louise Bourgeois1911-2010

记忆的物化与情感的表达

课堂学生作品






周日下午课 Course B

身体力行经典艺术家系列

艺术家感知的世界和内心的表达

报名请拍






周六全天课

Course C

版画思维体操

版画语言的探索,手、眼、脑的艺术创作


版画是艺术创作形式中的“铁人三项”,手,眼,脑,都会同时被调动,也是很需要力度的运动!从眼睛开始去了解调色,从手去触摸质感与痕迹,结合了图形的变化和平面设计的能力,在观察中对物体的形象进行概括,这一系列课程设计,也是由基础到创造,是培养手眼协调、专心、独立、和秩序感的课程。





1 独幅版画 /调色 调色、叠色、色彩构成


了解色彩的纯度与色阶,用版画颜料调制色彩,根据版画颜料的特性,色彩叠印会搭配出无穷的可能。



∆ 课堂学生作品



2 独幅版画/ 痕迹 凹凸 发现 拓印


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痕迹,发现版画与痕迹的关系,再将痕迹转印,运用痕迹来构成画面。




3 灵活的凸版 — 复制性、图案设计、视觉变幻


设计适合应用于版画的图案,用重复排列组合的方式来实验不同的视觉效果。





4 黑白木刻 — 轮廓、正负形


锻炼观察的能力,观察静物的形状,用眼睛去概括形状的正负;学习刻刀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种刻版的刀法。





5 黑白灰 木刻 —深入结构、物体内部、机理


用敏锐的捕捉力捕捉物体轮廓,由外至内地观察,了解物体的运转结构,用刻刀把它们得黑白灰关系表达出来。





6 综合版画创作 — 拆解、重组、设计思维


运用之前课程的学习经验,跟着指导老师一起创作作品,彼此交换充满爱和祝福的作品。








周六 全天课 Course C

版画思维体操

版画语言探索,手、眼、脑的艺术创作

报名请拍





周六全天课

Course D

绘本国城市写生

移动小课堂——经典艺术家+人文地标建筑


什么是“地标性”?地标性的意思是,与此地联结紧密,能够体现这个地方的文化素养与独特风格的一种特性。当然,并不是指都市中高耸的摩天大楼,我们将要去到的是“人文地标建筑”,是人与历史和生活交际的空间,某种程度上,一处小小的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小世界。



经典艺术家+人文地标建筑,每次写生都有新惊喜,本次写生活动去到的北京建筑,不仅让孩子实地去了解人文地标性建筑中古迹与人的关系,并吸收经典艺术家的独特观察方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