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深度研究行业及公司基本面, 一起探索大牛股的内在基因, 与企业一起分享净利润的增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笛扬新闻  ·  恭喜!柯桥这些老师 ·  昨天  
深圳教育  ·  新学期,我们来啦!🥳🥳 ·  2 天前  
镇江发布  ·  全市中小学,今起实施! ·  2 天前  
镇江发布  ·  “神兽回笼”!这些开学提醒请收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跨越国界的美味传递:全球外卖市场现状与未来机遇探析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 公众号  ·  · 2025-02-12 00:00

正文

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推送。为了不与小韭菜失散, 请将“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点亮为星标账号,并常点文末右下角的“ 在看 ”。


1、全球外卖市场概况

  • 市场规模与增速:2023年全球外卖市场(采用欧睿口径的代餐餐饮配送市场)规模达5000亿美元左右,2020 - 2023年行业增速CAGR约15%,行业渗透率从2014年的不到2%提升至2023年的16%。亚太是全球最大外卖市场,2023年规模占比约一半,中国是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占比36%,日韩和东南亚占比分别为5%、3%;北美是第二大市场,占比25%;欧洲、拉美和中东市场占比在5% - 10%出头,其他地区占比不到2%。

  • 地区增速与渗透率差异:2020 - 2023年,亚太和欧洲市场增速与全球平均水平相近,中国市场略快于亚太整体增速,拉美和中东地区增速快于全球平均,欧洲、北美为高个位数增速。亚太和中东地区渗透率高于全球平均,中国和韩国超20%,中东约20%,海湾六国部分国家超25%;欧洲和日本渗透率低于全球平均。

2、全球龙头外卖公司情况

  • 公司分布与拓展方式:全球型龙头外卖公司总部多在欧美,通过收并购或开设站点向全球拓展。GMV体量最大的是美国的Uber和DoorDash,DoorDash在北美市场市占率达70%左右,美国收入占比超90%;Uber兼营网约车和外卖业务,外卖业务利润占比约30%。

  • 欧洲公司市场布局:欧洲的Deliveroo和Delivery Hero主要通过收并购进入中东、香港、东南亚等小市场。Delivery Hero旗下的HungerStation和Talabat是中东单一市场规模最大的平台,Foodpanda在美团进入前是香港市场市占率最高的平台。

3、外卖出海市场潜力分析

  • 需求维度: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如北美、欧洲和香港,外卖行业发展更顺;人口年轻化比例高、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率高的地区有优势,如 中东40岁以下人口占60% - 70% ;行业规模和人口体量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大,如北美、欧洲; 日本因便利店和商超即时餐饮分流,外卖渗透率低,2023年仅5%左右。

  • 供给维度:亚洲部分地区餐厅人均保有量高,如韩国、日本、东南亚和中国超50家,南美和中东约20家;餐饮连锁率高的地区,如北美、韩国和日本,更利于平台收纳餐厅;拉美和东南亚连锁率略低。

  • 成本维度:北美和欧洲人力成本高,配送成本和配送费高,用户渗透率低;中东、香港和日本人力成本也较高,中国和东南亚人力成本相对较低。

  • 政策维度:美国对中国出海平台有政策制裁风险,欧洲劳工政策复杂严苛;中东政策利好,有“2030愿景”支持新兴产业,新外商投资法案对华友好;拉美、日韩和香港政策风险较小。

4、外卖出海竞争格局分析

  • 成熟玩家占比:北美、韩国、日本和香港市场CR2(前两大平台市占率合计)达90%,格局较稳定,新玩家进入难度大;欧洲、拉美和中东市场CR2在50% - 70%,有一定竞争空间。

  • 市场效率优化空间:香港市场虽CR2达90%,但市场小,竞争效率低,在配送时效、配送费和基础设施方面有优化空间;香港、中东和东南亚在配送和营销体系上也有优化空间。

5、中国互联网平台出海竞争优势

  • 组织战斗力:中国互联网平台经过多年迭代,形成了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敏捷响应的组织架构,相比海外公司有更强的组织效率优势。

  • 营销与地推能力:中国互联网平台在营销能力和经验丰富度上有优势,可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营销,营销渠道多元化;国内外卖龙头在地推能力上有丰富经验,拓展海外市场时具备优势。

  • 技术与数据支持:中国互联网平台在技术和数据支持方面有优势,能为外卖出海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6、美团外卖出海情况

  • 香港市场:2023年香港外卖市场规模约17亿美元 ,疫情后规模回流线下,美团Kita进入后,2024Q1 GMV同比增长22%,订单量同比增长40%。2023年外卖渗透率12%,低于中国和全球平均。进入前市场主要参与者为Foodpanda和Deliveroo,占比分别为70%和30%。美团选择香港作为首站,是因其文化和语言与内地相似,政策支持,竞争态势温和,可用于试验应对国际竞争。美团采取免配送费、保障配送时效、新客补贴和推出低价套餐等策略,截止到2024Q1订单量市场份额达44%,目前GMV市占率超50%,2024年5月日均单量峰值突破10万。 预计到2030年收入规模达130 - 150亿港元,利润3 - 6亿人民币。

  • 中东市场:2023年中东外卖市场规模约223亿美元 ,近三年CAGR超30%,渗透率24%,高于全球平均。沙特市场更成熟,2023年规模约70亿美元,渗透率25% - 26%。中东市场需求旺盛,客单价高(平均60 - 65沙特里亚尔),但餐厅供给少、人力成本高、末端通信地址不全。沙特市场2023年Hunger Station占40%出头,Talabat占26%,二者合计约70%;沙特以外部分国家Deliveroo市占率高。美团选择沙特作为第二站,是因其市场环境契合、竞争格局未形成绝对垄断、商业价值高(当地竞对净利润率4% - 7%)。截止到2024年底,利雅得日均单量约10万单,市占率约两成,骑手和商户供给翻倍。计划2025年拓展到沙特各城市,未来三年拓展中东其他国家。采取免配送费(订单超25沙特里亚尔)、保障配送时效(超时订单高赔付)、新客补贴(首单五五折)和推出低价套餐等策略。 预计2030年中东外卖市场规模约400亿美元,Talabat占约200亿美元,美团远期年化盈利40 - 50亿人民币。

7、滴滴外卖出海情况

  • 拉美市场概况:2023年拉丁美洲外卖市场规模约380亿美元,增速超30%,渗透率接近全球平均。巴西和墨西哥是前两大市场,iFood和Rappi两个本土玩家合计占60%出头,滴滴等占据20% - 30%。

  • 出海策略与发展情况:滴滴出海做外卖跟随网约车业务,目的是学习Uber和Grab的经营模式,实现流量协同。曾进入墨西哥、巴西、日本等市场,后退出巴西和日本,聚焦墨西哥及周边西语国家。采取低价策略从低线城市切入,与Uber错位竞争,且与网约车业务在流量、地图路径规划、政府关系和金融业务(信用卡支付)上有协同作用。截止到2024年底,墨西哥市场份额第一,市占率超50%,日均单量稳定超30万单。目前处于亏损状态,预计3 - 5年实现盈利。假设墨西哥市场维持高个位数增速,滴滴维持约一半市场份额,2030年规模可达50亿美元左右,远期利润空间约10亿元。



交流环节 Q&A


Q:2023年全球外卖市场规模、增速及渗透率情况如何?各主要地区的规模分布是怎样的?
A:
2023年全球外卖市场(采用欧睿口径的代餐餐饮配送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左右,2020 - 2023年行业增速CAGR约15%,行业渗透率从2014年的不到2%提升到2023年的16%。从各主要地区规模分布来看,亚太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外卖市场,2023年规模约占一半,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占比约36%,日韩和东南亚占比分别为5%、3%;北美是全球第二大市场,2023年占比约25%;欧洲、拉美和中东市场分别占10%出头到5%左右;其他所有地区加起来占比不到2%。

Q:各主要地区外卖市场的增速和渗透率情况如何?
A: 增速方面,2020 - 2023年全球增速CAGR约15%,亚太市场和欧洲市场与全球增速水平相近,中国市场略快于亚太市场整体增速,拉美地区和中东地区增速比全球平均水平更快,欧洲、北美地区基本是高个位数增速,与全球平均水平持平。渗透率方面,亚太地区以及中东地区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和韩国尤其高,均在20%以上,中东约20%,海湾六国(如沙特)可达25%以上;欧洲地区以及日本渗透率相对较低,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Q:全球型龙头外卖公司有哪些,各自情况如何?
A: 全球GMV体量最大的两个外卖公司是美国的Uber和DoorDash。DoorDash是北美市场市占率最高的公司,约占70%,美国收入占比达90%以上;Uber有网约车和外卖业务,外卖业务利润占整体业务体量的30%左右。Deliveroo和Delivery Hero是欧洲公司,主要通过收并购进入中东、香港、东南亚等较小市场,如Delivery Hero旗下的HungerStation和Talabat是中东单一市场规模最大的平台,Foodpanda在美团进入前是香港市场市占率最高的平台。

Q:从市场潜力维度判断外卖出海情况时,需求端有哪些考量因素?
A: 需求端考量因素包括: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越高,外卖行业作为偏顺周期性行业发展越顺畅,如北美、欧洲和香港有经济优势;二是人口画像契合度,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年轻化人口比例越高越有优势,如中东40岁以下人口占60% - 70%;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率越高也越有优势,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相关性,此外,像日本因有较强中式文化,便利店或商超的即时餐饮分流了外卖市场份额,外卖渗透率较低,2023年只有5%左右,在用户需求画像上有劣势;三是行业规模和人口体量,规模越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越大,如北美、欧洲市场规模大、占比高,有更大发展机遇,而香港市场规模仅17亿美元左右,发展空间较小。

Q:从市场潜力维度判断外卖出海情况时,供给端、成本端和政策端分别有哪些考量因素?
A: 供给端:一是餐饮供给量,亚洲的韩国、日本、东南亚和中国等地人均餐厅保有量在50家以上,南美和中东平均约20家,餐厅供应相对不足;二是餐饮连锁化水平,连锁率越高越有利于平台收纳更多餐厅,北美、韩国和日本餐饮连锁率相对较高,拉美和东南亚略低。成本端主要是骑手成本,北美和欧洲地区人力成本高,配送成本和配送费也高,导致整体单价和配送成本高,用户渗透率低;中东、香港和日本人力成本也较高,中国和东南亚人力成本相对较低,有成本优势。政策端:美国对中国出海平台有较大政策制裁风险,北美市场虽需求和供给端有优势,但中国平台出海潜力小;欧洲市场存在政策风险,欧盟各国劳工政策复杂严苛;中东有政策利好,其2030愿景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新外商投资法案对华友好;拉美、日韩政策风险较小,香港能享受政策支持和优惠。

Q:各主要地区从市场潜力维度看,外卖出海的潜力如何?
A: 北美和欧洲市场人力成本高且有政策风险,市场潜力一般; 中东和韩国市场需求旺盛、用户画像契合度高、政策无阻碍,发展潜力较好 ;拉美和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发展机遇;日本因中式文化影响需求弱,潜力一般;香港市场体量小,发展空间小。

Q:从竞争格局维度判断外卖出海情况时,有哪些考量因素?各主要地区竞争格局如何?
A: 考量因素一是市场有无相对成熟稳定的垄断玩家,若行业内前两大平台合计占比80%以上且市场竞争充分,新的出海玩家较难进入并占较高份额;二是行业或市场效率有无优化空间,若有较大优化空间,即使竞争格局不佳,出海玩家也有机会。各地区竞争格局:北美、韩国、日本和香港市场CR2(前两大平台市占率合计)达90%,格局一般;欧洲、拉美、中东市场CR2在50% - 70%,给其他平台留有进入和竞争空间。香港、中东、东南亚等市场在配送环节或营销体系上有优化空间。

Q:综合市场潜力和竞争格局两个维度,各主要地区外卖出海潜力如何?
A: 北美市场和日本市场外卖出海潜力较弱,原因分别是政策和需求因素;中东市场有非常大的出海潜力;拉美、韩国、东南亚等地区有一定发展机遇。

Q:中国互联网平台出海相比国际市场竞对有哪些竞争优势?
A: 中国互联网平台出海相比国际市场竞对有以下竞争优势:一是有非常强的组织战斗力,经过多年迭代形成了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敏捷响应的组织架构,具备更强的组织效率优势;二是营销能力和经验丰富,在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营销和多元化营销渠道维度上有优势,而一些中小地区的国际竞对营销能力有所欠缺;三是地推能力强,国内外卖龙头在建设和市场开拓经验上有丰富基础,在海外市场延展该能力时具有优势;四是有技术以及数据支持优势。

Q:美团出海业务的时间线和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A: 美团在2022年10月正式确立境外业务,2023年5月出海到香港,2024年9月登陆沙特,目前在沙特开了八个城市。该业务由与会者负责,其之前在滴滴国际化部门,现在整个国际化业务部门向上直接向机构王兴汇报。

Q:美团选择香港作为出海首站的原因是什么?
A: 美团选择香港作为首站,一是因为香港与内地文化和语言环境有较多相似之处,且有一定政策支持,竞争态势较为温和,可用于试验应对国际型竞争;二是香港外卖市场竞争效率低,处于竞争不太充分的状态,市场有较多需要优化的地方,美团可通过低价补贴等策略下沉市场,提升行业和用户渗透率。

Q:Kita在香港的经营策略和发展现状如何?
A: Kita在香港的经营策略主要针对履约和价格两个维度:一是推出全民免运活动,此前竞对每单配送成本为15 - 20港元,该活动使渗透率快速提升;二是保障配送时效,比竞对快10 - 30分钟不等;三是给予新客补贴和推出定价套餐,为每位新用户提供300港币优惠券,推出60港币一人食饭堂专区套餐,将客单价从竞对的170港币左右降至100港币左右。发展现状方面,截至2024年Q1,订单量市场份额达44%,位居行业第一;截至目前,GMV维度市占率超50%;截至2024年5月,日均单量峰值突破10万。

Q:Kita在香港市场的远期盈利空间如何?
A: 预计后续收入端会逐渐趋于行业稳定增速,到2030年规模体量约130 - 150亿港元。参考国际型外卖龙头平台2% - 4%的利润率水平进行敏感性测算,整体利润空间约3 - 6亿人民币。

Q:中东外卖市场的概况、优势、问题和格局是怎样的?
A: 概况:截至2023年,中东外卖市场规模约223亿美元,近三年CAGR超30%,渗透率达24%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沙特外卖市场更为成熟,2023年规模约70亿美元,渗透率达25% - 26%。 优势:需求旺盛、空间大,人均消费力和用户画像契合度有优势,市场客单价高,平均客单价60 - 65沙特里亚尔,接近中国外卖客单价的两倍。 问题:餐厅供给少,人均保有量约20家;人力成本高;末端通信地址不齐全,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格局:截至2023年,沙特市场中Hunger Station占40%出头,Talabat占26%,二者合计约70%;沙特以外国家,如海湾六国除沙特外,多以Deliveroo为核心平台,市占率达70%甚至更高,在阿联酋达50%。

Q:美团选择沙特作为第二站的原因是什么?
A: 一是市场环境和用户画像契合;二是竞争格局方面,头部平台未形成绝对垄断,美团有优化市场的空间;三是从商业价值维度,当地竞对净利润率较高,为4% - 7%,若美团未来占比较高份额,有望达到行业较高盈利水平。

Q:美团在沙特的发展现状和后续规划如何?
A:
发展现状:截至2024年底,利雅得日均单量约10万单,市占率约两成;骑手和商家商户供给相比刚进入市场时翻倍。 后续规划:截至2025年初已开八个城市,预计2025年拓展到沙特每个城市并提升各地市占率,未来三年进一步拓展中东其他国家。

Q:美团在沙特的竞争策略是怎样的?
A: 美团在沙特的竞争策略与香港类似:一是超过25沙特里亚尔的订单免配送费;二是对超时订单给予高额赔付以保障配送时效;三是给予新客首单五五折优惠,推出15 - 25.2沙特里亚尔的低价套餐;四是发挥强大的地推能力,美团积累的地推经验可延展到海外地区,相比友商通过电话沟通、响应商户需求慢的方式,美团优势明显。

Q:中东市场的远期规模和利润情况如何?
A:
从规模端看,假设到2030年用户渗透率提高20%,客单价有所下降,远期中东外卖市场规模约400亿美元。 假设Talabat占到中东一半左右份额,约200亿美元体量。 参考沙特和中东已上市头部外卖平台的利润率,考虑到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影响各平台利润率,保守测算假设利润率为3%来计算利润情况。

Q:美团旗下Pikachu在中东市场的远期利润情况如何?
A: Pikachu年化盈利可能达到40到50亿人民币,在中东市场远期的利润可能会达到5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体量。

Q:拉丁美洲外卖市场的规模、增速、渗透率和格局情况是怎样的?
A: 截止到2023年,拉丁美洲外卖市场规模大概380亿美元,比中东和东亚市场要高,增速在30%以上,渗透率接近全球平均水平。拉美市场中较大的前两大外卖市场是巴西和墨西哥,本土玩家iFood和Rappi合计大概占到60%出头的市场份额,滴滴等合计占据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场份额。

Q:滴滴外卖出海的策略是什么?
A: 滴滴外卖出海策略主要是跟随网约车一起,学习Uber和Grab同时做网约车和外卖两项业务的经营模式,利用流量协同。之前进入过墨西哥、巴西、日本等市场,后因巴西本土文化难撼动、日本市场渗透率低且空间小,相继退出巴西和日本市场,现在主要聚焦墨西哥及周边一些较小的西语国家。市场竞争策略一是通过低价策略从低线城市切入,与Uber形成错位竞争;二是与网约车业务在流量、地图网络路径规划、当地政府关系以及金融业务(信用卡支付方面)有协同作用。

Q:滴滴外卖截止到目前在墨西哥的发展情况如何?
A: 到2024年底,滴滴外卖在墨西哥做到市场份额第一,市占率在50%以上,每天单量稳定有30万单以上,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后续可能需要3到5年或更长时间实现盈利。

Q:滴滴外卖在墨西哥市场的远期规模和盈利空间怎样?
A: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