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男人对女人有这4个反应,说明真的动情了 ·  20 小时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朱元璋见一大臣常穿破旧衣服,直夸清官,刘伯温 ... ·  4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蒋介石1975年去世,为何至今45年棺椁还没 ... ·  3 天前  
鱼羊史记  ·  男女间互相生理性喜欢,才有的表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看大选-涨姿势:美国两党制的形成与演变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11-06 11:00

正文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瑞鹤

图片/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4600字,大约需要12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这一次,共和党候选人川普和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在疫情之下以各种方式针锋相对地辩论,稍微关心下美国政治的人会发现, 这两个人的政治理念差不多是完全相反的


这不仅是代表着两个人理念的不同, 更代表了共和党与民主党两个党派的理念不同。


▲川普和拜登将角逐2020年美国总统的宝座 图源于网络


那么,共和党跟民主党的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们的执政理念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子呢?这其实是蛮值得说的事情。之前笔者说过要写一写这两个党派,那么,这篇文章今天发表,也算蛮合适的。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想再罗嗦几句。美国两个政党的来龙去脉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我上个月写的两篇文章算是讲了些基本的知识,分别是(点击链接即可阅读:《 【干货】:如何正确区分真正的左派和右派?| 循迹晓讲 》,以及《 为什么“代议制”是“最不坏的选择”?| 循迹晓讲 )。 在后一篇文章里,讲到 “民主”,“共和”这两个词的来源,感兴趣的读者请自行翻阅。


当然,前两篇文章是笔者过去给高中生讲课用的东西,很多概念的阐述不够精准,但大体上是这么回事。类似地,这篇文章也是这样的风格,以科普为主,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观点咱们评论区见就好。

01

早期的民主党和它的对手


先说民主党,它比共和党诞生的要早。确切地说,它刚诞生的时候还不叫“民主党”,而是 “民主共和党”


民主共和党成立于1790年代,其创立者是美国的国父之一,托马斯. 杰斐逊。当时,跟“民主共和党”对立的是“联邦党”。 这两个党的对立其实源于美国的国体


▲ 托马斯·杰斐逊(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同时也是《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与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并称为美利坚开国三杰。 图源于网络


美国的全称是“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合众”,简单理解下就是不同的州组成一个大的国家。美国的州英文是“state”,其实就是国家的意思了, 每一个州都有自己的法律,高度自治。这是和“省”很不一样的地方。

独立战争那会儿,英国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不堪重税,推翻了英国统治,接下来这些美洲的殖民地该何去何从呢?


有人认为,要么我们把这些原来的殖民地合并成一个大政府吧,所谓的联邦,federal。但有人就不干了,说建立个中央政府的话,这个大政府如果和英国一样,干涉每个原来的殖民地自己内部的事务怎么办?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获得方生老师主讲的《美国诞生的故事》音频专辑 ,更多知识专辑可以微信搜索 程序 “循迹讲堂 ,或者到 各大 应用 商店 循迹讲堂 A PP


所以,我们不要一个统一的大政府,不要联邦, 我们要邦联,confederate,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就可以了 。这两派人从独立战争胜利之后吵吵闹闹,争论的议题就是“ 美洲这些殖民地要不要建立一个国家 ”。


在当时,主张联邦的领袖人物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写了一连串的文章论述建国的好处,这就是在美国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的《联邦党人文集》。当然,反对派也不示弱,针锋相对地写了《反联邦党人文集》。

就这样,联邦党和反对派从建国开始就杠上了。


联邦党主张中央大政府,而反对派在1790年代成立的“民主共和党”主张维护各个州自主的权利,将独立的农夫(自耕农)视为是共和国的中流砥柱,轻视都市、银行、商业和工厂。


▲ 联邦党党徽(左)民主共和党党徽(右) 图源于网络


杰斐逊和他的朋友麦迪逊于1798年将地方州的州权竖立为该党的核心理念。这样一来,美国最早的两党对立就是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在美国历史上, 这被称为“第一党系”时期

到了1812年战争之后,英军登陆华盛顿,火烧总统府,战争给美国人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当时的联邦党是反战的,因此在美国的名望一落千丈,彻底失去了同“民主共和党”对峙的底气。


在此之后,民主共和党被改组为“民主党”,其称号从1828年一直沿用至今,1829年,安德鲁. 杰克逊成为了民主党第一位美国总统。


这个时期,民主党的主张和早期的“民主共和党”是一样的,都是“代表农业和自耕农”,与此同时,他们反对国家和中央银行、并且反对那些以牺牲纳税人来达成工业发展的现代化政策。


既然代表农业和自耕农,那时候的民主党强烈拥护新农业土地的扩张。现在很多人诟病的屠杀印第安人,就是早期民主党扩张土地政策的结果。


安德鲁·杰克逊(1767年3月15日─1845年6月8日),美国第7任总统(1829—1837年)、首任佛罗里达州州长、民主党创建者之一  图源于网络


当然,也因为这个,现在无比进步的民主党不太好承认安德鲁·杰克逊的历史地位,虽然他是第一个民主党总统,但他手上沾满了印第安人的鲜血啊。

这个时候, 和民主党竞争的是一个叫“辉格党”的政党。 1830到1850年代,这样的政党竞争被称为美国的“第二党系”时期。


辉格党主张政府支持下的现代化市场导向经济,并寻求以保护性关税快速促进工业化 辉格党同时也发起支持创立公立学校、私立学院、慈善机构、以及文化团体。


Westward Movement(西进运动)是指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的运动,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于网络


与之相对的,那个时候的民主党建议以传统农场生活使共和政体保持简朴,当然,农业总是需要土地的,所以西进运动必须进行下去,除了现实上的原因,当时的美国很流行一个说法,叫“昭昭天命”,这算是西进运动的道德依据。

这个辉格党和民主党的两党制维持了几十年,但很快, 西进运动和奴隶制问题让辉格党解体了


在解体的辉格党碎片中诞生了共和党,而这个政党也将成为日后同民主党对立的两党制之一,存在至今。

02

奴隶制问题,共和党的诞生和美国内战


1850年前后,美国北方因为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工商业发达。与此同时,美国南部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和种植业。


很多黑奴在南部的农场里劳作,他们不被当做美国公民,没有受教育权,也没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这样一来,美国南北双方冲突巨大,北方自诩为自由州,并把南方称为蓄奴州, 他们认为自己在道德上有极大的优越感,肩负着解放南方黑奴的使命。


1861年美国自由州(蓝色)和蓄奴州(红色)的分布图 于网络


有些人很激进,比如主张无政府主义的梭罗,在他的眼里,奴隶制就是邪恶,联邦政府竟然对奴隶制睁一只眼和闭一只眼,那这样的政府也是邪恶的,不如不要。自然地,南北方的分裂进一步扩大了。

“自由州”和“蓄奴州”的矛盾随着美国国土的扩大而急剧激化。这些新获得的土地上到底该实行奴隶制还是自由的制度呢?


南北双方因此争论不休。1854年,美国参议院的民主党人斯蒂芬·道格拉斯主张: 新的土地上到底该不该实行奴隶制,这应该是各州自行决定的事情,联邦政府无权干涉。 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


这个法案一出,北方自由州对此的抨击意见非常大,而在辉格党内部,关于“要不要接受蓄奴”,产生了巨大分歧。


最终,主张废奴的一派组成了一个新的党派,这也就是共和党了。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获得方生老师主讲的《美国南北战争》音频专辑 ,更多知识专辑可以微信搜索 程序 “循迹讲堂 ,或者到 各大 应用 商店 循迹讲堂 A PP


1860年, 共和党推举的第一个总统就是著名的林肯 ,关于林肯和美国内战,史料汗牛充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识别上图中的二维码做进一步了解。


美国内战的结果是北方战胜了南方,而北方的执政者共和党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全国性的政党。


那个时候的共和党主张废奴,除此之外,他们的主张在相当大程度上继承了之前的辉格党,比如支持硬通币和高关税以促进经济增长、高工资和高利润、为退伍军人提供丰厚的退休金等等。共和党得到了虔诚的新教徒的大力支持。


随着战后北方经济的发展,重工业、轻工业、铁路、矿山、快速发展的城市和繁荣的农业蓬勃发展,共和党人赢得了信誉,并推行了维持快速经济增长的政策。

03

世纪之交,进步主义及其影响


南北战争之后,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区别就更明显了。


从地区上来讲, 民主党的票仓在南方,而共和党的拥趸在北方 。19世纪后半叶,共和党一直利用民主党与“酒、天主教、造反”之间的牵连争取支持度,酒意味着民主党与酿酒业和酒馆业的利益,相较之下共和党则采取坚定的禁酒姿态。


2000-2012年历届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地图,可以看出美国两党的基本盘 于网络


2020年11月4日大选 于网络


这在道德上是无可指摘的。“天主教”指的则是民主党与天主教徒之间的关联, 爱尔兰裔天主教徒是民主党在东北大都市地区的主要党员基础,共和党则大力指控他们政治腐败。


美国从主体上是个新教国家,天主教在那个时候是不受欢迎的少数派。至于“造反”指的则是1861年试图分离合众国的南方联盟国(绝大部分是民主党人),这几个对于那个时候的民主党算是重击,所以, 19世纪后半叶,共和党是美国政坛上的主要政党。

那个时候的党争除了内政争斗,还有外交的问题。


美国很早就在奉行门罗主义, 这个门罗主义一方面是对欧洲保持孤立和不干涉,另一方面则是要在西半球和太平洋积极扩张自己的势力。


美西战争 于网络


共和党把门罗主义扩张的一面发展到了极致,吞并夏威夷,美西战争,这都是共和党当政时期的作为。 照这么发展下去, 民主党似乎是没什么出头之日了。


但是, 19世纪的进步主义思潮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给了民主党新的机会。

所谓的进步主义,简单说来, 就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人性会越来越好,人的生活也应该越来越美好。一切不符合“越来越好”的设定都应该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 (读者诸君对这个论调是不是很熟悉?)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捕捉到了进步主义思潮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比于共和党,民主党这边走得更远,1912年,民主党推举改革派的知识分子伍德罗·威尔逊当选总统。

威尔逊成功的使国会通过一系列进步主义法案,包括了将反托拉斯法系统化,对个人的所得税、对农民的新政策、以及对铁路工人的8小时工时规定。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在佐治亚和南卡长大,博士、文学家、政治家、美国第28任总统。 图源于网络


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联邦储备系统,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中央银行。他并且透过最高法院将童工非法化。颁布禁酒令的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以及确立妇女投票权的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都是在他任内通过。


除此之外,威尔逊任总统时,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威尔逊按照自己进步主义的蓝图构思了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希望以公义之心取代过去的弱肉强食。


▲“十四点和平原则”  图源于网络


这个“十四点原则”当然最终没能实现, 但给威尔逊本人带来了巨大的声望


自此之后, 尝到了进步主义甜头的民主党在进步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越来越左,再也不回头了。

04

关于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争议


1929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这次持续数年的大萧条让当时的共和党人总统胡佛黯然下台,新上任的民主党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力行“新政”以挽救美国经济。


这些新政政策包括了许多很左派很进步的措施, 这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政府干预经济。


到了1934年,罗斯福的政策越来越具争议性。罗斯福试着将民主党的支持根基从商业界转往农民和劳工。 新政在根本上是一连串因应经济艰困时期而产生的政府管制和制度。


▲“大萧条”时期领取政府救济的美国人 图源 于网络


也是在这个时期,两个古老的名词在美国被彻底改变了涵义, “自由派”和“自由主义”开始代表支持新政的立场,而这两词的古典涵义则被贴上了“保守派”和“保守主义”的标签。


直到现在,“自由派”和民主党大概率是重叠的,而所谓的“保守派”和共和党也大概率重叠。

罗斯福新政到底是不是挽救了美国经济,在当时的人看来,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政府干预经济一抓就灵,这是许多人看到的现象。


但是,后世的许多学者指出, 经济本身自有其运行规律,后期美国经济慢慢变好,未必是政府干预的结果 。而罗斯福另一些做法就更具有争议性了,比如他连任了四届总统,这算是打破了以往的惯例。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首位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中)的总统。 图源于网络


赞成者认为他有个人魅力,并且带领美国度过了二战的艰难岁月,而反对者觉得这是对美国政治制度的破坏。 因为在一个体系化的分权体系中,拥有领袖魅力的人物往往是危险的。


另外,二战的结果,把许多东欧国家被纳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 这在很大程度上同罗斯福轻信了斯大林有关系。


所以,尽管许多人认为罗斯福是“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之一,但针对他的批评一直没有停止过。

不管怎么样,罗斯福凭着自己巨大的声望让民主党站在了历史的高峰。也让 进步主义从此彻底刻入了民主党的基因 ,直到今天。

05

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的社会内部问题开始摆上台面,与此同时,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民众的愤怒和不满可以被放大许多倍,这种情况下, 美国的政界人士就必须做到迎合民众。


在这方面,进步的民主党先行一步,民主党总统肯尼迪推展民权和种族融合,他的继任者约翰逊通过了一连串重要的进步主义的法案,被称为“伟大社会”法案,“向贫穷宣战”。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1908年8月27日—1973年1月22日),美国第36任总统。他提出有关人权、减税、反穷困和资源保护的立法;提出了建立“伟大的社会”的计划。 图源于网络


约翰逊也成功的通过了主要的1964年民权法案,开始了美国南部的种族融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自从内战以来一直坚定支持共和党的非裔美国人在1930年代开始逐渐转向支持民主党 ,主要是因为民主党推行的新政中的济贫措施、福利政策、以及民主党对于民权的支持。


在许多大都市,例如芝加哥,经常有一整个原本隶属共和党的党部瞬间转变为民主党的案例。

然而,约翰逊总统的平权法案却引来了美国左派更大规模的抗议浪潮。


1967年左右,黑人民权运动活动家,女权运动活动家,甚至嬉皮士一系列对社会不满的人们在“反对越南战争”的由头下集合起来,展开大规模抗议, 希望政府通过更进步的法案。


▲简方达与北越同志亲切合影 图源 网络


有些文艺界的知名人士,比如简方达, 甚至跑到河内北越的高射炮阵地上同美国的敌人合影,并说美国飞行员都是杀人犯,这样的人在当时被视为英雄。


这个年代被称为“喧嚣的60年代”,在这样的社会思潮下,美国的政治也就越来越进步,为弱势群体设立的补助也就越来越多, 但这些“福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需要向民众增加税收的 ,长此以往,经济和社会都会停滞不前,但一心进步的左派和民主党看不到这些。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民主党卡特政府执政的时候,美国的政府开支越来越大,纳税人的负担越来越重,经济停滞不前。


以此同时,美国在左派“爱和宽容”的教条下试图同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国家和平对话,但却收效甚微,在国际上,美国的软弱形象成了笑话。进步了这么多年,美国终于进步不动了。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演员时期的艺名为罗纳德·里根 ,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坦皮科城,美国政治家、演员。图源于网络


于是,1980年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里根上台了。


里根是一个典型的保守主义右派,他不主张政府大包大揽福利社会,对很多进步的政策也缺乏兴趣,进步的左派民主党恨他恨得牙根痒痒, 但里根的确减轻了美国人的税负,美国的经济强势反弹。


除此之外, 里根对苏联这种意识形态跟美国格格不入的国家非常强硬 ,他花钱提高了军费,迫使苏联玩一场无力支持的军备竞赛。


最终,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振兴经济,对外强硬,这都是进步的民主党花了许多年都做不到的事情,保守的里根却做到了。里根执政的这些年,被称为美国“充满活力的80年代”。

06

“政治正确”主导的美国政坛


冷战结束之后,互联网的时代随之到来。这个新时代中,媒体的力量比60年代进一步扩大了。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媒体很容易左倾,因此,许多的美国报纸也都是民主党的忠实盟友, 比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VOA,CNN,都是如此。


▲美国媒体的政治取向 图源 网络


在这些媒体帝国的联合助推下,“政治正确”成了愈发显眼的一个标签。这样的政治正确涵盖了左派和民主党的几乎全部诉求,包括不种族歧视、不歧视女性、不歧视LGBT、支持大政府、支持环保、反战、多元化、全球化等等等等。

这些政治正确的观点是我们从小就不陌生的,但它们真的就天然正确么?当然未必。

不过,这样的观点的确很讨喜,所以,民主党的克林顿到共和党的小布什,大家也都小心翼翼地遵循着这样政治正确的轨迹,甚至在自觉地为政治正确添砖加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