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为了展现新的发展阶段下,储能行业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储能科学与技术》编辑部与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组委会联合出版《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专刊——探索储能高价值发展》(
中文核心期刊
)。
峰会专刊
特邀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研究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强特聘教授杨勇
,专刊定于2025年7月出版,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储能科学与技术》(月刊)是创刊于2012年的国内唯一的储能专业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0-1076/TK,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化工学会联合主办,中文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化工学会及储能工程专委会会刊。主要栏目有特约评述、热点点评、学术争鸣、储能材料与器件、储能系统与工程、新储能体系、储能测试与评价、储能技术经济性分析、产经动态、资讯聚焦、储能标准与规范、储能专利等。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专刊”征稿即日启动,综述或研究论文均可,综述以介绍自己的工作为主,中文8000字以内。具体征稿要求如下。
储能技术及材料——重点报道锂电池、液流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铅酸电池、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储冷储热、飞轮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氢储能等多元化储能技术及材料的最新科研和技术应用成果;
储能设备及组件——重点报道储能电芯及PACK、储能PCS、储能BMS、储能EMS、断路器、熔断器、连接器等各类储能元器件,以及应急电源、便携式电源等的研究;
储能系统及应用——重点报道储能系统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充电站等全场景应用中的集成方式、设计方案,以及储能项目的商业模式、经济性等研究成果;
储能安全与标准——重点报道储能消防技术、安全监测技术等研究进展,以及储能火灾事故分析和相关标准建设等;
软件开发及数字化、智慧运维——重点报道各类交易软件、研发平台、运维平台等的研究成果;
储能政策研究——重点报道与储能政策有关的建议及研究。
交稿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04月15日
主编审稿:2025年4月15日~5月15日
修回时间:2025年05月15日前
编辑时间:2025年6月
本刊面向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设计院、电科院、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储能产业链企业的技术和研究人员以及国家级科研计划承担单位的专家学者征稿,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http://esst.cip.com.cn/CN/2095-4239/home.shtml,选择“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专刊”栏目。
联盟对接人:宋老师18210521796
杂志对接人:王老师010-64519602
峰会专刊将在联盟年度品牌活动上发放宣传,同时专刊优秀论文将同步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微信和“储能科学与技术”微信定期推送。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
长期从事新型大规模储能技术、限定空间尺度内流动、传热与储热(冷)特性、叶轮机械内部流动机理等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各类项目30余项,建立了压缩空气储能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为一体的研发与设计体系,建成了我国物理储能领域首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
研究成果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贵州省科技合作奖、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最具投资价值蓝天奖、中科院技术成果转化一等奖等。已撰写专著4部,参加编写专著10章;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0余篇,论文总引26000余次,SCI他引10000余次;申请专利600余项(授权40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24项(授权20项);根据第三方统计,以压缩空气储能为主题词的专利数、SCI论文和引用数均位于国际第一;先后入选国家杰青、英国能源学会会士(Fellow),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014年以来)等,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腾讯科学探索奖等奖励。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强特聘教授
英国牛津大学访问科学家
长期从事能源电化学尤其是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功能电解液及电池材料的原位谱学表征技术等研究。曾荣获美国电化学学会会士(2024),第八届“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23),美国电化学会电池分会技术奖(2020),中国电化学贡献奖(2017),国际电池材料协会(IBA)技术成就奖获得者(201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9),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现担任国际知名电池杂志Journal of Power Sources(IF=9.63)主编,国际电池材料学会(IBA)第一副主席,国际锂电池会议(IMLB)顾问执委等学术兼职。主编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已授权或申请中的发明专利40余项,培养毕业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等100余人。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ESIE 2025 汇聚了中车株洲所、阳光电源、海博思创、宁德时代、中天科技、新源智储等800+行业龙头和4000+产业链企业参与,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同期组织策划40+场主题活动,500+新品发布,吸引400+核心政策制定者、院士专家、资深学者、企业领袖、行业精英亲临分享;海外资源全面升级,已邀请100+国际合作单位,共谋全球储能发展新机遇。
作为储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已连续举办12年,经历了中国储能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每一个阶段,见证了储能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里程碑。ESIE 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峰会专刊的设立,对于加速储能科技创新、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储能科学与技术》(月刊)(Energy Stor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创刊于2012年的储能领域唯一的 Scopus 收录、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核心(CSCD)期刊,统一刊号CN 10-1076/TK、ISSN 2095-4239,中国科协指导,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化工学会主办,中国化工学会和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会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家著名数据库收录,主编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研究员。审稿周期约2个月,发表周期约4个月。
附件: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专刊”征稿简则
《储能科学与技术》(月刊)是创刊于2012年的国内唯一的储能专业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0-1076/TK,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化工学会联合主办,中文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化工学会及储能工程专委会会刊。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研究员。主要栏目特约评述、热点点评、学术争鸣、储能材料与器件、储能系统与工程、新储能体系、储能测试与评价、储能技术经济性分析、产经动态、资讯聚焦、储能标准与规范、储能专利等。
本刊联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将于2025年4月以增刊形式出版“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专刊”,征稿要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