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新闻广播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新闻频率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发布  ·  【监管】2025年春节长假期间,长三角地区及 ... ·  13 小时前  
上海本地宝  ·  全部免费!上海春节7个大展推荐!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新闻广播

汇讲坛 | “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超过10万+馆藏图书等你带回家!

上海新闻广播  · 公众号  · 上海  · 2019-04-20 13:00

正文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徐汇区图书馆即将迎来整体修缮。

闭馆期间,十万+馆藏图书往哪儿去?

在最新一期 海上畅谈·汇讲坛 

我们邀请您



有条件的市民读者和组织机构

都可以申请“认领”图书。


👇



徐汇区图书馆预计在今年的国庆节前后正式开放认领。目前,有意愿的组织、单位和个人都可以预先登记,届时徐图将提前联系。联系电话:64384480。




新时代,图书馆能被赋予哪些新内涵?

如何打造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新高地?

四月汇讲坛

我们邀请四位大咖

共话阅读乐趣,畅谈心中的图书馆!


左起 | 秦畅 方笑一 房芸芳 朱兵 黄荣楠




   01  方笑一:世界顶级名校的图书馆长什么样?


方笑一教授深耕传统文化,博览各国经典。三尺讲台上,他带领学生行走在诗词的国度;书斋之外,他参与了《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的策划。


作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他游历过美国不同顶级学府的图书馆。现场,他分享了几座历史悠久的高校图书馆,令人心驰神往。



在他心中,理想的大学图书馆应具备四个理念——使用、共享、自助和个性化。它能让读者对知识产生敬畏,也能激发在知识方面的创造力。




   02  黄荣楠:这座全球最“不务正业“的图书馆,颠覆了我的想象!


作为中国顶尖律所之一的合伙人,黄荣楠律师始终记得在求学期间,图书馆对他人文精神、思辩能力的培养。


复旦大学的文科图书馆,保留了他求学生涯最美好的一段记忆;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的图书馆,让他第一次感受到知识是那么的贵重。




过去,传统图书馆被视作知识的圣殿,要造得像教堂一样庄重;现在,图书馆要强调以人为本,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成为一个交流的中心




比如,芬兰的赫尔辛基颂歌图书馆,在这里,缝纫、烹饪、玩游戏、看电影、画廊、展览......无所不能,真正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所服务。那么,这究竟是一座怎样神奇的图书馆呢?





   03  朱 兵:书店的使命是“帮读者找书,帮书找读者”


军人出身的朱兵,是书店行业的“老兵”。从业十五年,见证了实体书店的转型与回潮。2017年,他加入素有“中国最美书店”之称的钟书阁。


在他的组织、策划下,各类文化、名家资源被引入书店,去年开展了150多场文化活动,还携手徐汇区图书馆推出“新书速借”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一个书店人,朱兵将“帮读者找书,帮书找读者”视作自己的使命。但有一本书却是他这15年中花费时间最长,定价最低,也最有意义的一本书。那是一本1986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不朽的战士——浙江革命英烈传》。这本书背后有什么故事?




   04  房 芸 芳:一座伟大的图书馆需要什么?


作为一家区级图书馆的馆长,房芸芳将阅读服务做出酷炫新意。无论是“书香部落”,还是“悦读亭”,她都试图打破物理空间,搭建起一个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书从哪里来,书到哪里去”,一直是她思考的问题。为此,徐图将触角延伸至各类实体空间、企业组织,建立“汇悦读书香联盟”,推动全民阅读,织出书香之网。


徐汇“悦读亭”


房馆长引用了《小猫杜威》中的一段话,描述了她心中的图书馆。




2019年,徐汇区图书馆迎来整体闭馆修缮,她又推出“把徐图带回家”图书认领活动。本期汇讲坛,房芸芳将说说新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职能转变。





汇讲坛现场,来自位育初级中学的张幼溪发出倡议:把徐图带回家。


从小学一年级起,她就与徐图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为山东贫困地区学校捐书活动,还是担任“小小管理员”,都能看见她的身影。





来自学校、企业、医院、文化机构、社区等十家徐汇区文明单位的代表申请认领了图书,成为书香飘逸的构建者!👏👏👏

把徐图带回家

▲ 徐汇十家文明单位代表

左起 | 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徐汇十家文明单位代表(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一支队执勤二中队、虹桥路小学、徐汇区中心医院、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龙华“益加艺”文化艺术志愿服务团、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龙咖啡、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汇区文明办主任杨海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