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妈堂育儿
2-12岁亲子教育专家 ,专注亲子教育、家庭关系、两性关系、社会热点!教你如何养孩子、如何经营婚姻。更有渝姐每天为宝贝带来一则晚安故事,养成睡前好习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日本经济教训: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22 小时前  
青年文摘  ·  怎样把短视频刷成自己的“知识库”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爸妈堂育儿

暑假,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爸妈堂育儿  · 公众号  ·  · 2019-08-11 12:03

正文


堂妈说:

奖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我最讨厌的一种,就是奖励孩子玩手机!

这种方法看似有效,可长此以往,玩手机的弊端全部都会刻在孩子的身上。

如果父母还意识不到手机的危害,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作者:鸟老师

来源:等鸟人(ID:idengniaoren)



01


前几日,我一直在安徽境内游荡,带着孩子行走在路上。


因为手上有急事,我不得不提前结束行程,前天赶回江苏。昨儿个大暑,我又赶回娘家,去看望我爸妈。


我跟我妈坐在门口的树荫下择空心菜,虽说有明晃晃的太阳,但门口时有凉风,一点也不觉得热。


这时候,我注意邻居家的那个叫康康的小男孩,他在本镇的小学上二年级。


每次我回娘家,康康看到我,总是很高兴,粘着我问这问那,他还特别话多,跟我说个不停。


又是说他放学的路上看到一架飞机,银白色的,他猜测是从哪里飞来的,去往哪儿。


又是说他的老师很有意思,买棒棒糖奖励默写100分的孩子,他得了好几根了,都舍不得吃。


又是说他最近看了一本很有趣的书,《小屁孩日记》,他看得哈哈大笑。


每次我也耐心地听他说,跟他一起杂七杂八地扯。


我喜欢康康。


他的天真、童趣,以及对这个世界保持的好奇心,让我很是感动和珍惜。



02


可是,此时此刻,眼前的康康跟以前很是不一样。


他坐在门口的板凳上,手里捧着手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


“康康!我回来啦!”我唤他。


“哦。”他头也不抬,敷衍着答应我。


我放下手里的空心菜,轻轻地走到他身边:“你在干嘛?


康康头也不抬:“你也看啊,有意思呢!嘻嘻嘻哈哈哈哈……”


哦,康康正在刷抖音。


他的指尖不断地滑动屏幕,盯着抖音里的短视频,不时地发出爆笑声。


我知道那些视频,时间短,节奏快,内容俗,能够在一瞬间刺激人的神经,引起他的快感,吸引着他不知不觉地继续看下去。


这种短暂的快感,低级的刺激,会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这是垃圾快乐,这是玩物丧志。


大人都抗拒不了,何况孩子?


包括我眼前的康康。


那个能说会道眼睛里闪着光的康康不见了,眼前的康康寡言沉默目光空洞……


他甘愿沦为碎片化娱乐的小俘虏。



就在这时,我弟弟扛着竹竿带着孩子们出门了,我问他干嘛。


“去黏知了!”我弟弟说,我的小侄子小侄女跟在他后头欢快地跳着。


黏知了,多有意思呀!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去黏知了——拿一根竹竿,顶端绑木条,上面沾满了黏胶,我们钻进树林子里找知了。


知了在枝头欢唱,全然不知道危险的到来。我们仰起头,悄悄举起竹竿,屏住呼吸,一点一点地靠近。


接近知了时,快速向上一触!哈,一只扑棱扑棱的知了到手啦!再装进随身携带的罐子里。


我兴奋地撺掇康康:“走啊,我们一起去!”我的小侄子也去拉康康。


康康有些不耐烦:“我不去,我不去!


他依然盯着手机,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毫无关系。


我不禁想起了那个拉着我去抓蜗牛的康康,那个翻着绘本给我讲故事的康康,那个对着天上的云彩天马行空地“胡编乱造”的康康……


怎么到了暑假,他就变成这样?


除了手机,他仿佛对其他事物没有任何兴趣。



我弟弟告诉我,放了暑假,康康的爸妈就给了他一部手机,说是让他放松放松。


从早到晚,康康就捧着手机,不分日夜地看视频、打游戏、跟微信好友聊天。


我弟弟曾经善意地提醒康康的爸妈:“别把手机交给孩子。


但康康的爸妈不以为然:“放暑假了啊,让孩子歇歇,耍耍,搞得那么紧张干吗?


估计,康康的爸妈看康康在家如此听话,不出门撒野,心里还在窃喜。


而我,却看到了,手机正在慢慢“杀死”他。


杀死了他的天真活泼,杀死了他的好奇心,杀死了他的求知欲。



03


曾经,我弟弟也经常把手机交给小侄子。


双休日,每每我回娘家,总看见小侄子捧着手机看视频、打游戏,我都会制止。


一开始,我弟弟不以为意:“孩子表现好,给他玩一会儿手机当奖励。


我不讲大道理,我就给我弟弟看事实——


饭菜上桌,喊孩子们吃饭,小侄子窝在沙发上,全神贯注地“厮杀”。


喊一声,不听;喊两声,不听;喊第三声,不情不愿地来了。


哪怕吃饭的时候,还是捧着手机,看视频。


我是孩子的姑姑,因着老师的身份,孩子们对我有些畏惧。我就故意沉下脸来。


小侄子只好乖乖吃饭,两三根排骨,两口饭,三扒两噎,匆匆吃完,把碗一丢,捧着手机继续窝在沙发上。


他佝着身子,许是盯着手机屏幕久了,他的眼睛不自觉地眨啊眨的。


我爸跟他说话,他理都不理。


到了下午,我弟弟喊他写字,喊他读书,他极不情愿,被我弟弟训斥了。


哪怕在看书写字的时候,小侄子也是心不在焉,眼睛老是瞄着我弟弟的手机。


“这样好吗?”我问我弟弟。


因为沉迷手机,孩子不好好吃饭,无视长辈,忽略学习,真的好吗?


手机,杀死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杀死了孩子的文明礼貌,杀死了孩子的上进心!


其实,我顶顶反感拿“玩手机”给孩子当奖励。


当玩手机被成为孩子的奖品,用手机游戏给予孩子奖励的时候,手机游戏就成了快乐美好的形象代言。


孩子在玩手机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刺激,还有光荣和奖赏。


按照这个逻辑延伸下去,如果有一天孩子沉溺游戏难以自拔,离不开手机,家长对孩子说玩游戏不好,影响学习伤害眼睛,不再让孩子玩手机玩游戏。


孩子会接受吗?会认同吗?


不言而喻!前后矛盾,啪啪打脸!


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是有一贯性的。今天种下的种子,明天会生根发芽开花。至于开出什么花,就看你种下的是什么种子了。


奖励的方式千万种,奖励什么不好,一定要奖励玩手机?



04


就在前天,我相识多年的一个文友A找我:“鸟老师,我该怎么办?


刚放暑假,她就被公司安排到外地学习、培训,她把上五年级的女儿蓉蓉交给了她老公。


我认识蓉蓉,在A的朋友圈里,经常看到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活泼上进不娇气,而且是个小学霸,写的作文常常获奖。


就是这样的小姑娘,暑假还没过一个月,就差点“毁了”!


A在外培训的日子里,A老公给了蓉蓉一个手机。


本来,给手机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查阅资料,更好地学习。


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她哪有自制力?面对手机里的诱惑,她日渐沉迷。


看微博刷抖音玩QQ,还特别喜欢看乱七八糟的霸道总裁文,甚至意淫跟自己的偶像谈恋爱、睡在一起……


等A回来之后,看到手机里不堪入目的文字,简直要奔溃了,不住地问:“这还是我闺女吗?那么单纯无邪的小丫头,现在关注点这么低级恶俗?



A的心情我特别理解。


几年前,我也把手机当做学习工具,放心地交给儿子。


我以为“我的孩子”只会用手机查资料,可我无意中发现,我儿子偷偷躲在被窝里,专心致志地打游戏,看直播。


当时我也有这样的震撼:“这还是我的儿子吗?


静下心来,我想明白了:孩子就是孩子,我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不存在别人家的孩子会对手机上瘾,而我的孩子保持克制。


怎么可能呢?


现在的手机早就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还承载着各种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网络信息垃圾。


这些垃圾,不知道不觉地偷走孩子的时间,消磨孩子的意志,摧毁孩子向上的勇气。


在某个直播平台上,有不少未成年人脱衣、露体等直播。



一名小学生称,裸体直播就是为了“好玩”。她还为自己的粉丝比同学多而自豪。


震碎三观!


手机里的世界,花花绿绿,有正能量,也充斥着垃圾。


这些垃圾快乐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就像毒品一样,一不留神就能让孩子上瘾,难以戒除。对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来说,就是毁灭!


手机,逐渐杀死孩子们的勤奋、自律,杀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05


有人说,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而暑假,就是集中毁掉孩子的时期!


除了带给孩子颈椎病、近视眼、体型不好等可见的负面影响,更可怕的,是它无形的精神腐蚀。


也许有人说,孩子暑假里玩玩手机,到了开学就没收,不就行了吗?


亲,孩子不是钟表,不是说上了发条,他就自动往前走。


孩子就是孩子,在暑假里日复一日地玩手机的懈怠里,他早就涣散了精神,松懈了斗志,消磨了意志。


整个人就是一捧散沙。


这样的状态,你让他怎么去发足狂奔去勤奋学习?


不得不说,这个责任,很大部分是家长的,家长疏于督促管理,默许孩子放纵、支持孩子撒欢,让孩子沉迷在手机的世界里,一个暑假,养成了一个“废物”!


孩子对手机的迷恋,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玩耍和学习,游戏与朋友,网页与书籍……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快乐。


这个暑假,让孩子远离手机——身为父母,在孩子面前,也请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


别让孩子在手机里,丢掉诗和远方。


—END—


作者简介:鸟老师,80后老文青,内心纯真的教书匠和写字匠。用文字浸润生活,善于将日子过成段子。个人原创公号:等鸟人(ID:idengniaoren)


#今日互动#



你的孩子会玩抖音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