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春节长假即将结束。
以前,过年往往沿袭着老一辈的传统;而如今,年轻人正在创造新的年味儿。
传统的年讲究包饺子、放烟花、看春晚,而年轻人的年有独特的庆祝方式。讲脱口秀,去寺庙做义工,做手工举办偶像的「春晚」……
传统的年讲究阖家团圆,而年轻人的年建立了新的关系。有人将春节拆分成两部分,一半时间遵循传统习俗,一半时间创造新的花活儿;也有人直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伴侣一起摩旅,去海边,和朋友一起围着火炉打鼓、弹琴、唱歌,甚至招募陌生人一起过年。
传统的年讲究热热闹闹,而年轻人的年可以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秘境。一个人外出旅行,一个人在家备考,一个人准备自己的年夜饭……
一些旧习也正在被打破。以往,春节在厨房里操劳忙碌的常常是女人,但如今,开始有年轻人试图改变那些「习以为常」。或是带着妈妈去大理,找个小院子晒太阳,或是将姥姥一人忙活年夜饭的习惯变成了全家每人做一道菜,或是参加「春节家务营」在群里打卡。还有人从微小处做起,改变游戏规则,来自云南的@春日载阳说,彝族村寨的拜年仪式只允许男孩子参加,今年她挑战传统,倡议女孩们参与进来,「打响农村老家女性主义的第一枪」。
一代人有一代人过年的仪式感,被年轻人重新定义的春节,不再和挤火车、无聊、应付亲戚催婚等等捆绑在一起,而是有了新的快乐和生机。一次特别的春节,就像@蓉入我心所说的,「会是一次可积攒的美好回忆,反复回放,可以美好无数次。」
以下是大家的过年故事——
「整活儿」
@smnanana 20+ 湖南浏阳
买了好多的珠子,还把朋友也拉进坑了,过年就准备做手链、项链、手机链!每个人至少要做50条!夏天轮着戴!(已经答应下来了好多好多手机链,现在的进度是10/20。)
@小随 29岁 山东寿光
在青岛工作,每年都会拉几箱青岛啤酒和特产回家。今年开始尝试讲开放麦,新年给全家表演一段儿。
疫情之前,每年都会一起去影院,后来慢慢就淡了,更愿意在家跟父母小酌聊天、唱歌,会给自己带来专属于亲情的能量,补满再次出发需要的电量。
@四喜 26岁 湖北
我会和家人在家一起过年,除夕那天我打算自己整活儿,想做手工办一场邓紫棋、周杰伦还有吉良吉影三个人梦幻联动的春晚。配图是还没有完工的舞台,最近在学习,不太能怎么折腾兴趣爱好,所以除夕那天会继续做完,然后录制视频。
@清言25岁 吉林长春
去福建的寺庙(幽岩寺),和寺院的义工一起过年,大家在一起包包饺子、喝茶聊天。每一次全新的春节对我来说,似乎都是奔着好的方向更近一步,未来的一年虽然一定会充满坎坷和困难,但想想自己可以在新的一岁将这些坎坷和困难一一解决,就充满了期待,并且越来越喜欢自己,这个跨度十分大的过程,实在是美好!
@野原广志
以往过年,躺平为主,在家里实在没什么好干的。闲极无聊,去年我开始在老家city walk——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实在是不沾边。家门口的city walk,那不就是遛弯嘛!
但既然要city walk,还是得走走洋气路线。我在小红书上还特意搜了攻略,想体验一下游客视角的家乡——不搜不知道,小红书上的老家,一步一个打卡地,处处是景点。不跟着走这么一趟,我还真不知道家乡在这几年里,开了这么多个网红咖啡馆。
除了网上的路线,我还趁此机会走了走小时候最熟悉的上学路线。在当年的印象里,从我家到小学,简直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坐在校车上,小孩子从来也不关注窗外的景色,只知道闷头玩同学带的游戏机、跟邻座天南海北地聊天,或者补没做完的作业。手快一点,一路上足够抄完两套练习卷。重走老路,我竟然根本认不出那些走了6年的路口,屡屡靠导航才能分辨。一趟走下来,原来这条街这样窄,这座桥这样短,步行走到「天尽头」的学校门口,也才用了1个小时。就算校车开得再慢,20分钟之内也应该到了吧?可是在我印象里,这十几分钟就是家与学校之间的悠长假期。比起那些不坐校车的同学,我每天都过两次小长假,实在是太幸福了。
话说回来,过年本身不也是悠长假期吗,只不过成年人的计算单位从天变成了年。无论如何,还是应该好好利用,把假期变得悠长、再悠长一点。
家人和朋友
@dada 30岁 四川成都
在成都,和家里的8只小猫以及一些会做饭的异乡人。以一人一道菜的形式,招募陌生人在家里一起过年。
@阳光 25岁 湖南衡阳
2021年的春节,我和几个发小,两把吉他、一把尤克里里,加个卡洪鼓,围在火炉旁一起合唱了《晴天》这首歌,那是属于我们的快乐,打破了以往的过年方式。在此之前一般都是在嗑瓜子、看春晚和打牌,这一次真正做到了回归自我,找回了童年一起玩耍的快乐,后面开了一辆轿车一起去看了韩寒的《四海》,说实话电影一般,看到一半,我们5个人坐一排你望我我望你,全体起立直接离场了,当时检票的阿姨还问我们「怎么就出来了」,我们笑而不语。
@小宝 31岁 河南
和我的男朋友一起过年,准备去济州岛游玩,冬天的济州岛不是热门季节,搭上「空中绿皮车」2000元一个人就可以出发,比我回河南还要便宜,远离不太熟悉的七大姑八大姨,我选择五一再和家人团聚。看了天气,说春节济州岛可能有雪,大风能把人给吹跑,要是真的能把人吹得飞起来就好了,能够脱离烦恼真是太好了!春节选择外出旅游,这样让我更加自由和快乐,无论是什么假期,只有自己享受放松才最棒!
@麻瓜 26岁 广东肇庆
和今年元旦在一起的男朋友一起摩旅,去海边过年、看烟花,男朋友很认真地练习搭人,准备了很多骑车要用的用具,确保安全且不会冷到我。
@faye不是飞机的飞
毕业后,我经常在国外工作,春节很少放假,基本上都是和同事们一起庆祝。去年伴着联欢晚会的白噪音,凑了10个人在宿舍玩狼人杀到12点。跟着国内的时间一起呐喊,倒数新年的开始,感觉很安心。今年除夕,单位在半山腰租了一套带泳池的小屋庆祝,7副扑克、山西老陈醋、健胃消食片,也下了包300个饺子的决心。
@之 29岁
2020那一年过年特别有意思。原本是很失落的,因为每年除夕都是和家人在一起,上午采买年货,下午扫墓,回来妈妈做一桌子好吃的,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谈天、看电视,到晚上11点左右,爸爸再开车带我们去附近一个小山包顶等待新年绽放的烟火,0点钟声敲响那一刻,我们对彼此说着,「新年快乐!」
但因为疫情,那年这一切都没法实现了。我和对象留在北京的出租屋,简单买了一些菜,装点除夕夜。我们计划着未来几天可以干嘛,除了密云区有一个雪场挺有意思,许多地方都不开放,我们就想去滑一次雪,其他时间在家看电影、喝茶,也算是过一个简单、可以好好休息的年。
没想到,两个电影爱好者看上瘾了,一连四五天看了十几部,几乎解锁了库布里克的所有经典作品。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俩被《闪灵》吓到不敢睡,特别是伴着打字机的声音,出现那一句重复的「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瞬间毛骨悚然!后来,我们又看了一部轻喜剧缓冲恐惧,弄到很晚才睡,结果错过了第二天的早闹钟,醒来已经九点多,来不及滑雪,好吧,那就把省下来的钱买车厘子,一边吃,一边窝在家里继续看电影,精神也被喂得饱饱的了。
@小范
2022年春节,室友、我和我们的猫留在了北京。
这对我个人来说也不算坏事。那阵子我的猫刚刚做完绝育,穿一件人类秋衣改成的病号服,毛扎扎、瘦条条的,像只剑龙似的走来走去。但是只虚弱的剑龙,吃饭、服药,都要人喂,动不动就依偎在人的肚皮上。不敢想我俩回乡去,猫怎么独自生活。
除夕那晚,猫的精神大好,我们仨就去了一位同事家里守岁。几人合作弄了顿饭,没放春晚,又看了遍《爱在日落黄昏时》。同事给猫拍了猫生第一张艺术照,大夸猫有模特气质,把我听得晕乎乎的。就这样一直玩过了凌晨。
剩下的几天,我和室友每天睡到自然醒,做饭、看书,补完了一部长长的谍战剧。春节假期结束时,我俩(或者说我们仨)精神之充沛难以言喻。不讲客套、场面话,无需装出来的亲热,没有纠缠式的打探和评价,我们过了一个宁静的、轻松的年,是真正愉悦的假期。
@殷殷 28岁 山东济南
今年的春节,好朋友珂仔和我一起,回我家过年。
珂仔家在云南,我家在山东,我们在北京读研时相识,到如今已有5年多,两人一起经历了非常多的事情,可以说她是我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是这世界上除了父母外最爱我、我也最爱的人。
想了几个关键词,来表达这几天的感受。
第一个关键词是「吃」。因为朋友只吃素,妈妈总是担心自己做的菜不合南方人/吃素星人珂仔的胃口,于是「用力过猛」,总是做满满一桌吃的,让我和珂仔连吃两天都有点「积食」,朋友甚至为了消化而在跑步机上跑了半小时哈哈。爸爸笨拙地尝试用济南话跟南方人珂珂对话,跟她介绍济南的特色食物,两人努力听懂对方的样子让我觉得很好玩。
第二个关键词是「玩」。我们一起走过我童年就存在的集市,跟她分享我小时候和奶奶手牵手走过的路;一起去了大明湖和趵突泉,我在大明湖边给她讲小时候在这里发生的趣事,也在趵突泉的沧园里一起闻了腊月的腊梅花,是很清甜的味道。兴尽而返的时候,朋友像只小兔子一样,一蹦一跳地走路,轻轻哼着歌,我的心情也跟着一起,轻快地跳起舞来。
第三个关键词是「关系」。虽然早已在心里把朋友当亲人,但回乡之前仍然会担心,她会不会觉得在我家不自在。另外,我也有点难以想象在朋友面前展现自己的另一面,可能在父母面前的我会更加「窝里横」、小孩子气。但当回到家,开始相处起来,我发觉一切是那么自然,我们一起装扮家里、贴春联、给花换水、四人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我想这就是我期盼很久的、如常又很幸福的家人团聚时刻。
昨晚,我忽然翻到多年前在心理咨询课上填写的一份生前预嘱文档。我和朋友一起看那些条目,翻到最后,看到我填写的两位可以在临终时帮助我的人,一个是妈妈,另一个是珂仔。珂仔看到后很认真地对我说「希望我能活到那个时候」。这一刻,虽然知道世事无常,但我仍然很贪心地希望,岁月常如此,人也依然如旧。
我和珂仔在泉水上的倒影
独自过年
@小桉 22岁 湖北天门
今年是我来到北方的第一个年头。我要自己一个人在天津过年啦!我已经想好那天要去超市买什么食材,做什么年夜饭:山楂排骨、鸡蛋馒头、酱汁山药、苹果红枣汤……想想都觉得好吃。大学之前,我就期待一个人独立生活,今年终于过上啦!等下我准备去超市买个福字,准备贴在住所的门上。这是我崭新的人生道路啊!
@牛贝贝 35岁 广东广州
今年打算自己在广州过年,大龄考生备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省考,从报名到考试只有60天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打工牛马要趁假期多学一点。虽然感觉是无法上岸,但还是想全力以赴去试试,看看这短短的时间里,自己能走到哪一步。坚定自信,一起坚定自信!
作为大龄单身女青年,越来越享受自己一个人过年了。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阿真 28岁 上海
我有一位从学生时代就认识的好友,她皮肤白,头发又黑,留着厚厚的齐刘海,凭谁第一眼见到18岁的她,都会说她像娃娃。我们暂且称她为「娃娃」吧。
我们大学宿舍住得分散,6层只有几个人,我和娃娃就在其中。如果不是这样,我应该不会跟她成为朋友。在我往嘴上涂Mac的chili和ruby woo口红时,娃娃几乎不化妆,就背着双肩包,天天穿梭往返于教室和图书馆。在我们几个好友的眼里,娃娃一直都是一个标准的乖孩子,连暗恋隔壁班的男生,理由也是对方成绩好。娃娃做事也从不出错,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后来稳稳考上了本校的研,又顺利考了公,毕业进了体制内,成功在上海扎稳了脚跟。反观我,在各种坑里都踩了一遍,看到她偶尔发的岁月静好的朋友圈,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娃娃应该算是选了一条不出错的人生路吧。
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娃娃的联系并不多,直到我再一次找到工作,又回到了上海。娃娃来找我吃饭,那时她拨开了标志性的刘海儿,头发也染黄了。我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两年她去了很多地方,她不喜欢发九宫格,于是朋友圈里有很多单张的照片,把曾经那些岁月静好的照片都压在了很下面。她还是不化妆,但整个人看起来生动多了。
娃娃继续跟我说,自从家里的猫去世后,她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她老家离上海也远,最近几年的春节,娃娃都会把这笔机票钱和给亲戚们的红包钱省下来,用作出国玩。她已经去过东南亚、美国、欧洲,今年打算去新西兰,都是她自己去,也不喊别人。
直到今天,我并不知道在我缺席的那几年里,娃娃究竟经历了什么,但曾经生病都需要我陪着去校医院的娃娃,曾经和我一起第一次办护照的娃娃,如今已经能自己去这么多地方了。我由衷为她开心,希望这个春节,她在新西兰能玩得快乐、玩得尽兴。
娃娃在欧洲发来的旅行「明信片」
当年轻人成为春节主理人
@巧克力 25岁 甘肃天水
我们家人比较多,7口之家。今年打算和姐姐作为新年主理人,主持我们家特定的迎新晚会。爷爷致开场辞——蛇年好运刮刮卡(为每位家庭成员准备小礼物,大家抽到后将礼物互送给认为最适合的人)——辞旧迎新(分享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感悟,展望新的一年)——新年许心愿(每位家庭成员在明信片上写下新年愿望,挂在家里的许愿树上,营造温馨氛围)——定格美好瞬间(全体成员统一穿着红色服装,使用相机拍摄跨年全家福,记录下这一美好时刻)
我们作为新青年,开始为我们的新年注入新的活力!从感受「年味儿」的人,变成了制造「年味儿」的人,对这次的新年期待满满!
@何者 26岁 四川
今年一个人回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这是我第一次完全以主持人身份参与家里的事务。我几乎花光了存下的所有奖学金,在年前半个月开始准备年货:在网上买了灯笼、对联、餐具、摄像头、泡脚桶。为了让奶奶不用捡拾柴火,还花了8000块给奶奶安装了天然气,给爷爷买了智能手机,还把这些年拍的家人的照片整理打印寄回家。
今年于我而言,参与感满满,家里买了很多东西等着我去捯饬。爷爷奶奶做好了腊肉,买好了食材。期待用新安装的天然气,给家人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再拍上一张全家福。经过这一次一个人置办年货,让我意识到,我似乎可以挑起家庭的大梁了。
欢喜之外,也有忧愁
@小桉 22岁 湖北天门
2023年的春节,是我最难忘的一次春节。那一年奶奶病重了,我看着她一天天消瘦的脸庞,眼里总是不自觉地积满泪水。那年除夕夜的年夜饭都是寡淡无味的,悲伤笼罩着大家。奶奶是撑过正月十五才走的,她说怕坏了新年的氛围。如今过去两年,奶奶在那边还好吗?我很想她。
@神佑 21岁 广州
第一次拥有一份正式工作,还是需要过年加班的工作,三薪也不确定有没有,很迷茫。我想回家看我的猫猫,可是没有钱,家里也没给生活费了,不上班我的猫猫就吃不起猫粮。去年对象送给我一部手机,最近他手机也坏了,我想给他也买一部。
说实话好痛苦,我不敢问三薪到底有没有,怕经理觉得我事多不要我了,之前还说有五险一金来着,现在也一点音讯没有。问了朋友,朋友说实习就是这样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一个月2500的工资,哦对了猫猫也要做绝育了,怎么感觉过年像在过劫,希望我能突然莫名其妙变得很厉害,给公司做出一堆贡献,然后他们给我发奖金、升职加薪,这样猫粮、猫猫的绝育手术、对象的手机就都有着落了。
@秋葵 24岁 河北
今年将在医院迎接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急诊值班,留在医院救治被鞭炮炸伤的人。作为医生,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迷信的,红色代表兴旺与热闹,但我真心希望急诊室可以冷冷清清。所以今年过年早早买好了素色的新衣,绿色的头箍和耳饰,这也算是一种过年的仪式感吧。
今年考了执业医师资格证,终于从一个只会缩在带教老师身后的实习生,变成了独立管床的住院医师。短短一年,看到了很多相遇和离别,很多勇敢和无奈。我曾经无比惧怕急诊的工作,独立处理各种外伤确实是我的第一次,今年的年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年关」的含义,但关关难过关关过吧,希望我能心怀敬畏地、勇敢地、倾尽所有地迎接这个不一样的新年。
@仙女跨过浪浪山 18岁 山东
今年的春节一如既往地在家中过,可是身边人不一样了。在去上大学的半年里,家中压抑已久的矛盾有了定局。母亲决然地离开了家,不打算回家过年。上学的时候我已得知此事,可还是心存侥幸,父母争吵过许多次,母亲走过很多次,家庭矛盾是丑态百出,可是传统习俗从未打破。
今年的春节也是第一次吧,过年少了妈妈,很不适应,也不想接受。大学放假后我就踏上了旅程,哪怕半年没有回家,我也没有想回家的冲动。在外面待到弹尽粮绝,将近年关,我回来了。房间里充斥着灰尘的味道,父亲把房子装修了一下,哪哪都陌生……也许今年春节就是我们几个人,几个沉默的人看看电视,吃个年夜饭,然后安静地休息,第二天若无其事地一起出发去拜年。接受过太多传统教育,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样的家庭情况,只好接受一切,走一步看一步,即使年夜,也只好继续跟文字和学业作伴。
新旧结合的春节
这几年春节,我习惯把在北京养的猫猫带回老家。刚开始养猫的时候,我爸妈非常不乐意,他们身边很少有人养猫,对这种生物很陌生,也不理解我和猫猫之间建立的感情。第一次带猫回家过年是前年,假期在北京猫猫没人照顾,约车回家七八个小时,就咬牙带回家了。没想到,我爸妈见到猫猫之后态度翻转,立刻变了一个人,跟猫说话声音会夹起来,对猫留在他们身上的毛毛也只是嘴上吐槽两句,实际是瞬间就接受了。有了猫在家里活跃气氛,一家三口的春节变得热闹许多。相比于关心别人的家长里短,受困于各种复杂人情的缠绕,猫猫的出现让我们的注意力回归到了小家庭里。任何催婚催育的话题,都会终结在猫猫奇异的睡姿上。越长大越不喜欢春节串门,复杂的人情网络真的令人疲惫不堪,是精神和经济的双重负担。而这几年,我逐渐发现带着猫猫回家,能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和仪式。每个家人面对猫,都忍不住流露出温情的一面,毕竟,谁会不爱小猫咪呢。猫咪重置了一部分人跟人的关系,比如我的表妹为了跟猫睡觉,几乎整天住在我家,我们变得更加亲近。在和这种陌生生物的相处中,我想,大概每个人都能先放下世俗的门门道道,享受一下纯粹的治愈时光。
@蓉入我心 45岁 河南郑州
今年车票只买到了除夕当天的,刚开始有些沮丧,回老家有点晚,缺席了最有年味儿的时段。看了《人物》的提问,忽然醍醐灌顶。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啊,可以过一个新式和传统共存的年。我重新调整了过年计划。先过一个三口之家的新式年,回去之后再陪父母亲戚过一个传统年。
我打算带小朋友去参观有新年展的博物馆,购买新年特色的文创当礼物;我和娃爹约约朋友、聚餐聊天。等回去之后,就自动切换传统习俗的时间表,守岁、看春晚、拜年串亲戚收红包啦!新式年传统年,我都喜欢。因为无论形式怎么变,年的内核都没有变。每一年进入春节倒计时,我们自然而然就启动了刻在骨子里的情绪、情感,盼望团聚,期盼美好。无论旧的一年是愉悦、痛苦、迷茫,还是慌乱,我们都将它打包收藏好,存放在记忆库中。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又一次让人充满希望,轻装上阵再奋斗。
@进击的秃头少女 31岁 广西柳州
今年的春节拆分成两部分,先回家陪爸妈吃年夜饭、初二大家庭聚餐,初三和男朋友直奔涠洲岛追布氏鲸。
我家比较传统,我刚提出这个计划,妈妈就开始生气了。我眼中的春节=放假,妈妈眼中的春节=女儿回家。我眼中的鲸鱼=地球上美丽的生灵,妈妈眼中的鲸鱼=鱼。鸿沟难以跨越,每个「新」事物出现在家庭中,都意味着有矛盾等待处理。我理解、尊重,也热爱这个节日和它的传统,但在这个时代里,我们有属于当下的生活方式。
在春节,解放女人
@Roxana 31岁 宁夏
今天会带妈妈一起去大理,找个小院子躺平过年,想出去逛的时候就出去逛一逛,不想出门了,就在院子躺着晒太阳。想做饭就搞点火锅烤肉来吃,不想做就出去觅食或者点外卖。因为之前每年过年的时候,妈妈都要一个人提前准备很多东西,在我们那边准备年货,很多都是纯手工制作,所以提前几天就要开始操劳忙碌,过年的时候也经常一个人要准备一大家子的饭菜,很辛苦。所以今年就想要让她解放一下,干脆直接在外地过年。
每一个很欢乐、享受的年味儿背后,都有人在默默地承担着这一切,而这个背后,都是女人。小时候是外婆,现在变成了妈妈。很多时候我没办法改变环境,也没办法改变传统的一些想法,所以干脆跳脱出来,换个环境,那也未尝不可。
@曳空体 18岁 山东
我的姥姥最擅长做饭。以往的除夕年夜饭,是姥姥从中午准备到晚上,忙活一大家子人的饭菜,但最后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吃不完,留下很多剩菜,既浪费,又觉得姥姥的辛苦付诸东流。所以今年全家人一齐决定,每个人做一道,尽量避免浪费,也让姥姥不再那么辛苦。我从小是姥姥带大的,新年愿望是希望姥姥健康平安。
@春日载阳 26岁 云南
老家是彝族村寨,新年有一个拜年仪式,就是召集全村小朋友挨家挨户拜年,每户人家都会给水果、零食、红包,小朋友们再去分这些物资。历年来,这项活动只允许男生参加,今年我要挑战传统,倡议让小女孩也参与进来,发言稿我都写好了,祝我成功吧!打响农村老家女性主义的第一枪。
@临安 37岁 湖北
说来羞愧,从没想过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过年。或者说,竟然直到现在才想起来用这种方式过年。
主要源于我参加了一个春节家务营。顾名思义,就是用做家务的方式过春节,群里参加者主要是男性,每天需要做家务进行打卡。在过去的那些年里,作为家里的男性,我都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家中女性长辈们的劳动成果。妈妈、婶婶、姨妈、奶奶、外婆等等,她们做年夜饭、洗碗、洗衣服、晾晒、打扫卫生……她们会说,「过年难得回来一趟」,让我好好休息,与此同时,叔叔、伯伯、爷爷之类的,则不用做家务,包括我在内,家里的男性都在享受女性的劳动成果,并且几乎意识不到这一点。
今年春节,我开始给家里洗碗、晾晒、打扫卫生等等,也只有真正做了之后,才知道家里的女性们付出了什么。来的人越多,碗筷越多,经常是十几个碗、十几个盘子,与此同时还有电饭煲、锅、灶台、桌子的清洁,这样的工作,一天要重复做多次,不光没有任何正反馈(因为男性觉得这是应该的),而且一边在厨房里劳动,一边还要听着外面男人们打牌、聊天、看电视的欢乐氛围。
而我在开始承担家务之后,尽管一开始她们都拒绝,但由于我的坚持,她们也可以得到稍微的休息。我想,在一个家庭里,自己任何的安适背后,或许都意味着有人帮你承担了劳动。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家或许就可以少一些所谓的「理所当然」,多一些平等和公平。
亲爱的读者们,不星标《人物》公众号,不仅会收不到我们的最新推送,还会看不到我们精心挑选的封面大图!星标《人物》,不错过每一个精彩故事。希望我们像以前一样,日日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