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微表情,很多人会想到美剧《别对我说谎》。
剧中男主角Lightman博士是世界顶尖的测谎专家,他能通过观察别人的面部微表情和肢体语言,来探测对方是否在撒谎,从而还原事件的真相。
所以,“察言观色”是一种技能。
这种技能就像一把刀,既可以用来做菜,也可以用来杀人。既可以创造关系,也可以毁灭关系。
其中的差别,主要取决于你的动机是什么?
大卫是公司的一位新人,老板第一次面试完他,就直接告诉部门经理,“这个小伙子不错,可以重用。”
其他人很不解,问大卫为什么?
大卫说,很简单,因为我做过关于表情和肢体语言的研究。当我想跟老板深入聊某个话题时,老板的肢体动作是:整个身体往后仰,且双手抱胸。这代表老板对我深入讲的话题不感兴趣。所以,我没有继续深入讲下去。
微表情和肢体语言除了能在工作上帮助到我们,还能排除婚姻中潜在的“炸弹”。
凯瑟琳随丈夫参加公司的聚会活动,其中,有两个细节被她注意到了。
细节一:丈夫在介绍某位女同事的时候,那位女同事的脸上出现了一闪而过的厌恶表情;本能地用手理了一下整齐的头发;握手前,无意识地拿手在臀部擦了一下;脚尖是朝向丈夫的,而身体的上半部分却朝向了凯瑟琳。看上去,她整个身体非常别扭。
细节二:聚会过程中,凯瑟琳一直观察丈夫和那位女同事的互动。发现,哪怕他们离得再远,也自始至终在回避彼此间眼神的接触。两人刻意地回避,反而验证了凯瑟琳心里的想法。
聚会后,凯瑟琳主动约了那位女士,最后成功挽救了婚姻。
也许,语言会说谎,但我们的身体一定是非常诚实的。
一般情况下,喜悦和欢乐表现在脚上,紧张和恐惧表现在手上,拒绝或接受表现在身上。我们脸上的表情会直接呈现出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越是细微的表情,越能说明你此时此刻的心理动态。
只是,细微的表情很难被我们肉眼所观察到。
如果你有平常观察自己和别人的习惯,你会发现,通过训练,人们是可以避免掉很多小的肢体语言的,比如:空姐的微笑服务。
其实,习惯性的肢体语言动作很容易暴露出我们内心太多的想法。
当然,如果你懂得观察别人,能读懂别人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那么,在面试,商务谈判和谈合作等各方面,确实是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便利的。
身体语言一般分为4个部分:
第一个,体态。
体态是指我们身体的姿势和形态,如:走路的样子,站立时整个身体呈现的形体。
一个内心自卑,情绪悲伤,承受了很大压力的人,他的走路体态一般是含胸屈背,走路碎步,身体倾向地面。
第二个,身体对外界的反应。
人像动物一样,是有本能反应的。
逃跑,战斗,木僵,晕过去等是我们人类对待外界事物基础的本能性反应,尤其是在遭受压力或生命威胁的情况下。
理清身体对外界的反应,更能解读对方当时在关系中的态度。比如:一个人对你的态度是对抗的,代表他很可能把你当成了敌人。一个人对你的态度是想逃跑的,代表他把你当成了威胁他生命的人。
第三个,有压力时,我们会自我安慰。
揉手,抖脚,摸后脑,摸脖子,摸肚子,女生撩头发都是很典型的自我安慰方式。
为什么摸后脑,摸脖子和摸肚子也是自我安慰的方式呢?
因为后脑,脖子和肚子是身体最柔软的地方,很脆弱。所以,如果一个人向你展露自己身体脆弱或柔软的部位,代表他已经很信任你了。
第四个,肢体语言表达的是领地保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
大部分的人喜欢待在自己的圈子里。一旦有陌生人突破了我们的边界,我们是很不舒服的。
因此,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能看出关系的远近。
通常,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越近,代表关系越亲近。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越远,代表关系越疏远。
抱胸是一个很典型的领地反应。
当一个人眼神飘忽不定,且不愿跟对方的眼神互动时,这更多地也是一种领地反应。
社交礼仪中握手的姿势和力量也是一种领地反应。
有的人握手,会把对方的手盖在里面,这是一种强势的握手;有的人在握手的时候只伸出几个手指,而且力度很轻,这代表他不太想跟对方亲近或呈现出较为优越的状态;有的人在握手的时候,特别用力,还要抖两下,这传递给对方的感觉是:很希望跟对方建立进一步的联系。
曾经我参加过浙江卫视的一档节目《王牌谍中谍》。
游戏规则是:大家一起做题,获得分数。但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得分是多少。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得分没有对方高,可以选择退出,退出后,你的得分还是你的。如果你不退出,得分低的就淘汰,很可能你的得分就没有了。
这是一场心理和智力较量的游戏。
我的得分蛮高的。
但在角逐冠亚军的决赛上,我输掉了。因为我被对方看到了一个肢体动作,就是在宣布是否“退出”决定的时候,我的身体左右摇晃了。这个肢体动作泄露了我当时在情景中的压力感。
当时,对方很镇定地往后退了两步,背对着“选择”按钮,似乎在表达他分数很高,赢定了的决心。
对方的这个动作直接带给了我很大的压力。
最后,我选择了退出。
实际上,他的得分比我低。
又有一次,一位应聘者来面试,在我对面坐下后,她把包直接放在身上肚子部位,并且一个手紧紧抓住,我和她开玩笑说,我不会抢她包的,但她只是把包放身边,还是抓得紧紧的。这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需要一个熟悉的物品来保护自己的安全感。当问到她做的一些项目时,她直接又一次把包拿到身上,并且整个人身体“塌陷”下去,最后她承认在有些履历上有些造假。
面对自己的谎言或提供的不真实的信息,会害怕被发现,所以,心理压力会迫使我们自己做出一些安抚和逃跑的反应。身体一下塌陷,就是把自己尽可能缩小,攻击面变小,或者类似鸵鸟样埋进沙子。当然,像泄气的皮球,也是放弃对抗的表现。
以上,如果我们学会了解读微表情和肢体动作,对我们的生活,工作,竞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有益的。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当我们在观察别人时,别人也在观察我们。不管是我们观察别人,还是别人观察我们,我们都需要问自己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观察的目的是什么?
是保护自己?还是想增加对对方的理解?或是想建立一段舒适的关系?
美剧《别对我说谎》中的男主角Lightman是联邦探员,他观察肢体语言和表情动作不是为了建立关系,而是帮助政府破案。甚至,他跟被观察者的对象是对立的关系。
我认为,在关系建立中,是不需要去解读别人的。
微博上,很多朋友经常给我发图片或视频,让我观察两人的关系,基本上,我是拒绝的。
原因有三:
第一,在我们对对方还不了解的情况下,是没办法做基准的判断的。
因为我们只有有了基准的判断,对方动作的加大和表情的夸张才有意义。否则,解读出来的东西就只是我们主观的猜测而已。
第二,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就去解读别人,违反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原则。
很多人在婚姻中或恋爱中感到了不信任,于是去学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结果,越观察,越不信任关系。
所以,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想跟别人建立关系,最好不要去胡乱地猜测别人。因为很多时候,你解读到的恰恰是你自己猜测的内容。
需要澄清的是,猜测不是观察,猜测更多地是在对别人“以己度人”。
对此,心理学上有个专业的名字叫投射。
投射是指: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对方真实的状态,而是自己的状态。
其实,想要建立好的人际关系,更多地是要打开自己的心门去欣赏别人,并增加观察和验证的部分。
最后想说,在运用技能的过程中,要理清自己的动机,不要乱用,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