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楼市大嘴巴
敢说真话,会讲故事的新媒体平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楼市大嘴巴

置信记忆:十年前,我在银厂沟亲历生死救援

楼市大嘴巴  · 公众号  ·  · 2018-07-20 16:17

正文

这是一篇源自置信集团员工口述的文字,记录了2008年5月12日地震时,一百余名置信人在银厂沟经历的生死时刻。



大地狂吼,群山乱舞。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大家在会议室等专家来开会,屋子突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一次,两次,“地震了!”有人大声叫起来。


所有人立刻向屋外跑出去,惊慌失措地站在停车场外一块草坪上,但那里也不安全,旁边的树仍然在摇、电杆在晃动。四周的山更是在怒吼、崩塌,整个大地都在颤动。


视线所及之处,办公区、住宿区、商业街、接待中心、食堂……所有建筑一直不断摇晃,直至逐渐扭曲,房屋、建筑接连倒下。对面的九峰山群山也开始垮塌,发出轰轰的巨响。


灾难在瞬间来临,感觉世界末日真的到了。


广场这时已经聚集了好几十人,都是置信同事。大家不断喊着“过来!过来!大家抓在一起!”


就在大家彼此保护的同时,地面有的地方开始隆起,有的地面又开始出现裂缝。四围的山仍在摇动,离我们近一些的似乎马上就要翻过来,远一些的也像要塌下来。


大家只能闭上眼睛,紧紧抱在一起。


“就是死,我们也死在一起!”有人大声吼着说。




劫后余生


人生最漫长的两分多钟后,摇晃渐渐减弱。来不及相拥感叹劫后余生,第一时间,人们的意识出奇的一致:救人!


1号院倒了,有人困在那里!几十个人立即向1号院冲去,10多分钟后,受困的人被救出来了,两人受伤严重。小卖部的木屋倒了,大妈被压在下面!但她的身上压了太多东西,只能用刀砍开瓦片和木头。20多分钟后,大妈得救了。


余震不断,地还在不停地晃,山体也在不断垮塌。对面的房屋、公路和桥梁全被埋了。


打开车内收音机,消息不断传来。汶川大地震,8.0级,距离银厂沟20公里!余震不断,所有人必须马上转移。但很快我们发现,河流水涨,道路垮塌,大家已被困在山上了,而这里距离龙门山镇有17公里之远。天已渐黑,如果当晚往外走,将无比危险。


这时已经有不少附近村民陆续赶来,我们决定大家第二天一早一起走出去。


那天是周一,大多数人都下山开例会,几乎没有一个主要领导在现场指挥。平日的训练和空前的灾难,让团队协作达到了空前一致。大家马上进行了简单的任务分配:三名保安兄弟下山报信;一部分人去倒塌的房间找些药品、棉被、粮食等必需物资;一部分人去倒塌的房屋拿些木头,准备晚上烤火用。冒着生命危险弄出这些东西后,大家和村民一起集中在广场,不准单独行动。


夜,一片漆黑。雨还在下,地不时在动,山体仍在不断下滑。滑坡的声音在夜雨里尤其骇人,轰隆隆,轰隆隆地闷响,听起来不知远近。有人在小声啜泣。


好在篝火燃起来,热腾腾的稀饭也好了。饭后大家心情平复了一些,安静下来。男同事们在地面上临时搭起一个大床,加上村民总共160多人,大家就睡在一张“床”上,彼此用体温取暖。


慢慢安静下来,秒针滴答滴答走着,大家都睡不着。忽然,对讲机的噪音轻轻响起,然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你们在吗?”是山下同事的声音,他们救援来了!


▲小渔洞大桥



“敢死队”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置信彭州项目的高层们就心急如焚。


“我们逐步了解到了这次地震绝对非同小可。在半小时后用座机与山上联系通了,但具体情况他们也不能全面把握。”他们立刻开车前往银厂沟,但到小渔洞桥时发现桥已经断了,车子过不去。


几位同事立即主动请缨组成“敢死队”,徒步上山打探情况,出发时是下午5点。当晚10点,集团董事长终于和彭州公司取得联系,并在第二天出现在了救援现场,电话里,他要求项目领导“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把人全部救出来”。


“敢死队”成员在路上见到的实际情况远比之前的想象糟糕得多。


唯一的小渔洞大桥已扭成麻花状,路上遇到山上下来报信的保安,安排他们继续下山报信。一路飞石、泥石流不断,“敢死队”到响水洞时已是夜里,伸手不见五指。余震不断,加上下雨造成的塌方,让继续前行变得危险莫测。但大家借着手机灯光,继续摸索前行。


夜里10点,“敢死队”路过最危险的“鬼招手”,路基已经被完全破坏,脚下的岩层随时可能垮塌,那下面是一望无际的悬崖。


“反正我们要活一起活,要死也在一起”,大家相互打气。过河时,几个人手牵手一步一步往前挪动,20米宽的河走了30分钟。


不停赶路,凌晨时,“敢死队”终于和山上的人会合了。看到他们,广场上的人全都欢呼起来,这代表着生路,“他们能走上来,我们就一定能走下去!我们不能再等待,一定要自己主动突围!”




转移


5月13日一早,开始组织集合清点人数,队伍里有4个重伤员和几个轻伤员,大家用竹子做了4副担架,把重伤员绑在上面,身上身下各裹一床棉絮,“我们一个都不能少!”


接下来的路,比“敢死队”们来时艰难多了, 这只队伍浩荡又缓慢。


9点出发,才往外走了几十米,就发现没路了。公路几乎全部垮塌,走半个多小时才终于找到一段稍微完整的公路,但没走几步就又要下坎。爬坡下坎,穿越激流,余震不断,山体和房屋不断倒塌,危险始终像影子一样随行。


路上遇到林地,大大小小的树木横七竖八地躺着,必须清障才能通过。还碰到一道约90度的绝壁,下面是百丈深渊,上面是陡崖,在部队的帮助下才得以通过。


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只要我们还有力气,就必须把伤员抬出去。


两小时、五小时、五公里、十公里。抬担架的肩膀慢慢肿胀,然后开始流血。绝大多人没有吃早饭,力气透支,人脱水了,大家轮换着抬担架前行。


快了,快了!大家相互鼓劲。


从早上9点走到下午4点,距离龙门山镇还有5公里。突然,我们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是陈总他们!”在我们转移的同时,陈华宏等公司高层领导们也正艰难向山上爬,恰好在这里相遇!


相见刹那,很多人不禁痛哭失声。陈华宏抹了眼泪,马上接过一个担架,抬着重病员带领大家直向山下而去。


下午6点,所有人员到达彭州。山上100多人全部安全成功下山,不仅如此,还同时成功带出了100多名村民。



口述:宋廷超

整理:梁莉萍

注: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后记:


2008年5月12日,银厂沟消失了,两座山峰因为地震,合了起来,把银厂沟吞没。108名置信人在银厂沟的生死救援少有人知,但在所有耳闻目睹的人那里,这些记忆可能永远不会消失。10年过去,银厂沟曾经的样子再不会重现,但这篇文字却重现了置信精神最闪亮的26个小时。


置信,曾经是很多人心中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绿城“的成都本土企业,而这篇文字能够从一个侧面给出什么是”置信精神“的答案。



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