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憨爸在美国
硅谷工程师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资源,专注于英语、数学、科学启蒙,一定让你脑洞大开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商报  ·  反季特惠!桐乡100%精纺羊毛衫低至119元 ... ·  16 小时前  
什么值得买  ·  不到10块,我把燃气表接入Home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憨爸在美国

琼瑶离世后,女儿问“人为什么会自杀呢”?我瞬间沉默了...

憨爸在美国  · 公众号  ·  · 2024-12-06 07:30

正文

01


昨天一早起来,就看到一个悲伤的消息, 著名作家琼瑶离世。


网上铺天盖地都是这个新闻。


“老婆,你知道吗,琼瑶轻生了……”,我连忙跑到厨房,跟憨妈小声说着这个消息。


那时候憨妈正在给孩子准备午餐,哥哥和妹妹也正在吃着早餐,我虽然声音说的很小声,但孩子给娃听到了。


“爸爸,琼瑶是谁啊?什么是轻生啊?”,女儿突然抬起头问我。


呃,这小丫头,耳朵贼灵……


我是故意不想让娃听到的,因此声音说的小,但没想到,还是给妹妹听过去了。


“琼瑶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86岁了,至于‘轻生’吗……”,我突然有点语塞,“呃,那其实就是‘自杀’……”


“为什么这位老奶奶要自杀呢?”,女儿接着问我。


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我挠挠头,“呃,有的人是遇到不开心的事了,有的人是禁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所以会自杀吧?”


“那如果人不开心,或者生病很难受,就可以自杀吗?” ,女儿又抛出了一个灵魂提问。


“不不不,千万不要学”,我连忙否认,“自杀其实很痛苦的,你看过吊死鬼吗,舌头伸了好长的露在外面,就是因为自杀死的!”


说到这里,我把舌头一吐,眼睛一翻,露出白眼,然后模拟僵尸一蹦一蹦地往前跳。


妹妹被逗得笑得哈哈的,“太丑了太丑了,自杀好难看啊!”


“所以有爸爸妈妈陪着你,有好多开心的事等着我们做呢,一定要保护自己才行!”,我不失时机地给娃讲述生命的意义。


“自杀”这种事太沉重了,我应该多给孩子讲一些美好的事情,让她们珍惜身边的美好,珍惜自己的生命!


02


前段时间,憨憨老师给我们这些高中生家长,特地开了一次家长会,就是关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她说她前年有个学生,成绩很好,特别好强,可是那个学生申请大学时被心仪的大学拒了。


在收到拒信的那一刻,那个学生合上了电脑,爬到窗前,从高楼上一跃而下。


她告诫我们, 要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因为现在学生自杀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从小学到高中都有。


而且更可怕的是,现在的互联网、社交媒体,能刷到很多这种关于“自杀”的内容,甚至还有一些视频、文章是教你怎么自杀的。


你看我用某搜索引擎去搜索“怎么自杀”。


跳出来的第一页搜索结果,就赫然写着 “无痛自杀的方法”


后面还推了一些视频,什么 “教你自杀不疼的方法吧” 、“csgo怎么自杀呢”……


有些孩子有自杀的念头,但是不敢自杀,原因就是怕疼。


这网站倒好, 直接给孩子传递“无痛自杀的方法” ,这价值观简直了……


更夸张的是,还有些不怀好意的人,还会在社交媒体上撺掇别人自杀。


有的孩子一开始只是想不开,有这种自杀的想法,可是就会有一些阴暗的人像蛆一样附上来,在旁边煽风点火:


  • “没出息,怂啦?”

  • “有没有胆子啊?”

  • “你倒是跳啊!”

  • ……


就是因为有了互联网、社交媒体、短视频,让孩子能接触到很多关于“自杀”的信息。


而我们听到的某某某自杀的新闻,在我们而言,这就是一个新闻而已,可对于心理抑郁的孩子来说,它有可能成为一枚催化剂,甚至可能推着他去模仿别人自杀的事情。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太愿意跟孩子讲那些“自杀新闻”的原因。


我不希望孩子听多了这种“自杀新闻”后,给他们一个错觉:


原来自杀的成本这么低,

如果不开心就可以去轻视生命!


03


憨憨今年开学的时候,曾经跟我说过一件事。


他说他自从上了高中后,觉得自己压力很大,希望能找个心理医生。


第一次听到这话时,我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我觉得孩子高中了,压力大一点是很正常的,我那时候不也经历过高中的煎熬吗,我不也是这么熬过来了吗!


所以我一开始安慰他:“高中了,压力大是很正常的,爸爸周末带你去吃好吃的放松一下!”



但紧接着第二个礼拜,老师给我们开家长会的时候,我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她说:

孩子在跟你讲需要找心理老师时,其实就是发出的一种 求救信号


而一旦心理出现问题,不是说出去吃顿饭、玩一玩放松一下就能解决的。


因此后来我给孩子找了心理老师,做了测评。


压力值满分10分,他拿了9分,这说明压力已经很高了。


不过也是因为我们关注及时,所以尽管孩子压力大,但并发展到更严重的抑郁症的地步。


而当孩子压力值很大的时候,只要关注及时,给孩子减压,是能够得到缓解的。


因此后来经过我们和老师的一起努力,改善和孩子的沟通方式,给孩子减压,多进行心理按摩,儿子的压力指数降到了5、6,回归了一个高中生正常的水平。


04


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在研究青少年自杀的现象,每年都有很多青少年选择自杀这条不归路。


尤其是学习压力大、校园暴力、家庭氛围不好,都会引发孩子的抑郁,进而让他们想不开。


那怎么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避免抑郁呢?


我觉得有两件事是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努力的。


1

第一件事,

对互联网和自媒体的管控


比如Youtube上这方面做的就挺好的。


你看我在Youtube上搜索“How to talk suicide to kids(怎么和孩子谈论自杀)”,结果搜索的结果是下面这样。


我没有搜到关于自杀的信息,相反页面用大大的字体显示 “You are not alone(你并不孤单)” ,然后会显示一个心理求助热线。


而且所有跟自杀相关的视频,都会有一个播放限制。


比如“琼瑶离世”这件事,在Youtube上也有很多相关的新闻。


可是如果我们点击具体的链接进去, 只会看到一个 黑色屏幕 ,上面会给出警告,说这个视频是和自杀相关的,问你是不是要继续。


而点开视频后,下方则会有一个标签,提醒你说: “你并不孤单,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拨打免费心理咨询热线”


这样的好处是,从社会层面管控关于“自杀”的报道。


不要让孩子觉得:“自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不要让他们形成一种错觉:“只要不开心就可以选择结束自己生命”。


而是给这些孩子随时提供帮助!


2

第二件事,

对于孩子心理状态的重视


不要把孩子当做学习的机器,每天逼着他们学学学,相反,多关注一下孩子的心理状态。


前几天,有个妈妈就跟我说,她的孩子跟老师请假,说要去找心理医生咨询。


结果老师却不以为然,哈哈一笑,说:

“你看起来好好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