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道的《催眠大师》续集《记忆大师》正在热映,2天破亿的的速度,着实令人震惊。此前,根据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嫌疑人X的献身》,双周破4亿。一时间,东野圭吾的作品开始成为国内电影公司追捧的对象。
从《催眠大师》开始,不少烧脑、悬疑、侦探类影片依托IP模式,在产业链上开始逐渐占据一席之地。经典的原著、炙热的关注度、牢固的人气、明星的加盟……集齐这些元素的烧脑电影们,能否打造一个精彩劲爆的电影市场?
开发正当时
上海锦兜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手中已握有数个知名文化IP,其中包括正在接洽的东野圭吾加贺系列最畅销之作《麒麟之翼》。公司创始人陈俊君曾浸淫广告界多年,她告诉记者,早在半年前,她就已经嗅出了悬疑类IP的商机。
“就拿《麒麟之翼》举例吧,日本很早就有了改编电视剧《新参者》,由阿部宽主演,收视率长排榜首。2012年改编成同名影片之后,两天就拿到近3亿日元的票房。当时日本有377块银幕,统计下来大概有22万人看了该片。”陈俊君告诉记者,借助IP改编而成的悬疑类型片凭借巨大的粉丝群、层层递进的烧脑风格、紧跟热点的主题,越来越受到年轻观众追捧。“比如东野圭吾,他的故事针对高智商人群,贴合如今最受欢迎的悬疑、烧脑类型片,加上热门IP的知名度,简化了宣发途径。”陈俊君表示,尽管《麒麟之翼》的改编剧本尚未成型,却已有数家资方,包括海外的制片公司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跟风需谨慎
放眼国际影坛,高智商烧脑类电影大获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像在全球颇具席卷之势的《禁闭岛》《致命魔术》《盗梦空间》以及《惊天魔盗团》系列等等。但在国内,家喻户晓的悬疑类IP题材并不多。导演陈正道表示,相较而言,原创烧脑类影片的拍摄难度大于改编IP类,国产悬疑片中,除了《催眠大师》,和曹保平的《烈日灼心》《追凶者也》,几乎没有特别为大众接受的烧脑片。因而,不少影业公司都把眼光放在经典悬疑IP的收购上。例如游族影业,他们此前最受人关注的项目是刘慈欣的《三体》。今年,他们的网台联动剧集《东野圭吾·最推理》也提上日程。
一位资深网络文学编辑则指出,悬疑、探案小说并非成熟的剧本,要把文字的描述改成镜头呈现,需要大量的细节改编,才能变成具有潜质的影视作品。“对于依赖‘IP模式’的电影、电视剧来说,一旦改得不符合原作品粉丝的预期,很可能浇灭粉丝的热情。”编辑认为,占有IP后,需要片方和主创人员有针对性的细节开发,才能确保烧脑IP的人气能移植入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