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投研情报群招募
独角兽智库发展至今,历时
9
年,积累了大量资源,也和顶尖投研资源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并经过今年近一年的产品测试,小范围会员服务近两年。
十一月精准把握住了
固态电池、AI+
等板块机会,个股
桂发祥、华胜天成、供销大集
等
现开放体验名额,加微信
:itouzi8888,
文末有二维码
我仍然感觉
Z
的边际变化是最大的 很多数字是超乎我想象中的想象的
比如我说今年
X00
亿是不是很多 对方就跟我反馈
“
你这个是不是
5
年折旧的
X00
亿 怎么可能这么少?我们这边
100
亿折旧实际上是
500
亿投资
”
否则每年预算随便都是
1X00~2X00
亿左右(意思是包络
Z+T
反正都是一个大团队负责的)
而且他们做
ai
数据中心基建 基本处于无所谓成本的状态
(
同时也在做园区建设 比如新加坡和迪拜的新园区 之后也会配套的做
ai
数据中心机房)
前两年做它们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试错
试各家的产品 花了钱不满意 全部当浪费 试错了 目的
就是想要最好的产品 不追求性价比 一定要符合他们要求的
ai
数据中心的测试指标速率算力需求
(所以淘汰了一批 只看价格低质量产品的公司)
所以
实际上招标
是类似于团队一起开了个圆桌会议 每个人都理性客观的阐述自己对供应商的看法和性能指标
集体投票选谁
领导只能决定各家份额是多是少 不能决定谁中标谁不中 一切都是公正
技术和性能指标优先的选择
就为了做全中国最好的
ai
数据中心
(目前他们觉得他们现在就是) 对数据中心的那种品质和性能都是有具体指标的提升的
比如电气系统
电气设备 之前的数据中心就比较缺电 那新一代的
ai
数据中心就要大力提升电气系统的负载 承载更多的电的同时 绝对不能出安全隐患 所以会用最好的变压器 和备用电源系统(包括发动机这些
-
最近盘面上已经很强了)
所有冗余都做到最高 双路双压 备用电源的配置是最高级别的 所以才有了金盘中了独标 意思说 招标的产品全拿来公司看了一遍 发现 其他参标的产品体积都相比前者小了
20%
结果就中了独标(
90%+
)甚至关系一好 还通知他们去参加
Z
的
ai
数据中心的储能招标项目(快招标了)
当然搞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全
ai
数据中心相比普通机房更复杂 负载和性能都更强 绝对不能出事 绝对的底线 不能断电甚至爆炸(很多干变企业做的变压器仍然会爆)所以这一块的备用和电气系统 会以最高标准和成本去设定
又比如光模块铜缆招标
实际上就是上面提到的
不追求性价比 一定要有性能
能过他们的内部各种测试 但是也有一些附带条件 比如希望供应商是全产业链的
尤其是
JDM
的
拒了一些铜缆供应商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裸线厂(就是类似于乐庭 神宇这种上游的线缆厂)所以更倾向于全产业链的贸联 兆龙 立迅这些
但是
aph
也好 立迅也好 他们自有裸线厂的主要目的是给自己的裸线厂压力 告诉裸线厂 你们有的我也有 价格不好好谈 那我也可以生产 除非裸线厂的技术能力特别超群 自己的都压不过
-
比如现在
224G
时代的乐庭
所以大公司有裸线厂上游基本是标配 但是绝对不意味着他们自己会扩产裸线 主要的作用就是压一头上游 让他们乖乖听话
又比如国产芯片的进程 他们现在基本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因为
gx
部要求国内的
ai
数据中心能用国产芯片 必须最好全部使用国产芯片 否则就让你写个具体的流程步骤报告 写为什么不使用
balabalbala
流程一走搞这个基建直接废了一半时间
所以他们现在芯片测试非常的快 会超预期的快 之前我说二测大概需要半年 主要就是算子库适配 源代码互相开放 几百个高薪工程师给你每天监控事实数据
现在很多一测都失败的企业 直接强行挽留 送进二测 比如某沐
xi
而且缩短时间到只需要几个月 大概
2000
小时左右吧?
所以你看最近国产芯片实际上是真的有催化的
各个国内的头部公司都在抓紧测试
+
抓紧扫货(尤其是上市公司 财报审计的 这步棋走的更快点)
所以有些兄弟永远都怀疑含我鸡是不是乱炒 怎么可能 现在差不多真就是有多少卡产的出来 客户就要多少的状态 供不应求 无非就是看
25 26
还是
27
年估值的问题
但是你扪心自问 现在的
nv
的
26
年你看得清吗?
nv25
年年初产品
GB200
走的这样的磕磕绊绊 我都想给他磕头了
25
年年中可千万别
miss
啊
所以我肯定更看好国产算力的长期增速 可以看到
26 27
年的确定性增长
包括大屁股的中兴
jdm
的锐捷 也是一样 当时我不太理解什么是南洋计划 我现在稍微明白点了 也跟
zte
这些绑定深有点关系 具体还不了解 反正事情来头肯定不小
最后随便聊聊我主观对于
JDM
这个模式的看法 为什么我更青睐于
Z
系
JDM
模式的公司(要是独供的公司也算吧)
你看看
NV
这些年 最后找了谁绑定 无非就是鸿海广达 为啥一脚把功臣超微电脑给踢开了
dell
也就落得个不赚钱的渠道商的名义
无非就是大厂想绑定自己培养的体系定制公司 只要乖听话 都愿意慢慢培养一起成长
CSP
厂商都是这么干的 以后国内的互联网厂商大概率也是
就好比
AMD
去找了
ZT
做服务器代工机柜
现在如日中天的
AWS
找了纬颖做了服务器的代工 也有自己强烈扶持的特定企业(铜缆如
credo
光如同
xys pcb-
生益)
而你现在看到浪潮 超聚变 华擎这样的中间代工厂占据了
Z
系
ai
服务器的主要份额 那过几年呢?还继续找他们买?
那为什么现在找博通定制
asic
还顺便 全定制化了
switch
芯片和
th5
和
th6
芯片(连交换机芯片都做了修改的特殊定制 是为啥了?)
难道不是为了
JDM
联合制造服务器和交换机?
ai
算力军备竞赛他才刚刚开始 国内的互联网厂商很有可能参考和学习国外
JDM
的模式找到更多自己的嫡系公司 一起成长 一起培养 从远期来看 这些公司显然是算力军备竞赛中更收益的环节
因为我们来做二级市场是预期未来的市场 谁有更多的变化 谁有更多的份额 而不是看现在谁占据主要的内容 就要多往这个方向研究 说不定真有几个走出来的亲儿子 成了
5
倍
10
倍股 别看现在也不便宜
但是过了一两年 利润就全部释放出来了
博创也好 露笑也好 都是一样的 我们来二级市场看公司 主要追求的事预期差
如果公司现在就好到不行不行的 就好比现在的沃尔好起来了 但能用低的价格买到吗?试问
对吧 就是要好好跟踪研究 有没有预期差 每周去看去问 了解进展 预期差的进度如何了 有没有实现
博创也是啊
Z
系进展不算好 但是人家是腾讯一供啊 现在还在配合腾讯做
400G
的
AEC
的联合研发 等腾讯上场了 他的量会少吗?合作那么多年了 而且长
xs
这公司一直都低估 他的季度利润可和太辰光差不多 难道业务水平天差地别?
露笑旗下的万德泰也是啊 能进
Z
系的公司技术实力会很差吗?肯定不会啊 人家
Z
系从来不在乎钱 只在乎你的性能指标和能力是不是满足他们的要求 其他公司想要进入
Z
的供应链需要多久知道吗 半年 至少测试半年(现在估计可以快点)
所以大家自己去跟踪研究公司的预期差
现开放投研情报群体验名额,更多投研情报服务,请往下看
独角兽投研情报会员服务
服务概述
现在的
A
骨市场,风格切换极快,不论是做赛道成长、风口波段、价值投资、龙头打板、技术短线都处于短暂有效,大多数时间亏损的情况,只有一点持续有价值,那就是快人一步的信息,这种信息不会是财联社的新闻,不是知识星球的调研纪要、更不会是公社的吹票逻辑。
服务主旨
提供各种快人一步的投研信息,让你明明白白知道盘中异动。
情报来源
独角兽智库投研情报团队已经根植在大
A
各个生态阶层:
1
:公募核心圈,提前获取公募看好的大方向和主攻领域。
2
:券商分析师圈,深入各大券商核心客户群,提前获取券商主推逻辑。
3
:游资核心圈,在游资大佬的小圈子有一席之地,提前获取大资金动向。
4
:产业链圈,各个新兴产业技术核心圈子,提前挖掘技术变革推动的
A
股炒作逻辑。
服务内容
1
、大资金抱团动向
2
、集合竞价龙头早知道
3
、先手小作文
4
、券商主推方向及逻辑
5
、市场的机会和风向提示
6
、个骨和行业避雷
服务方式:
微信群
--
只有微信群的消息才可以做到第一时间的信息传递。
现开放体验名额(非免费,白嫖勿扰)
加入体验方式
(如果您关注短线交易)
请加微信:
itouzi8888
,备注:
体验+姓名+公司+职位
如果您关注基本面,做波段或者价投
请加微信:
itouzi5
,备注:
体验+姓名+公司+职位
群内其他历史记录如下,可自行验证其情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