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手艺门
中国手艺文化传播平台,致力于中国手工艺的传承与产业化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可爱多手工艺术  ·  多年的十字绣材料还在压箱底吗?拿出来换个方式 ... ·  3 天前  
可爱多手工艺术  ·  剪下来的碎布边角料制作了那么多的小蘑菇,好玩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手艺门

对不起,我居然被一个97岁的老头甜到了。

手艺门  · 公众号  · 手工艺  · 2019-10-26 12:23

正文

中国 • 手艺文创生活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手艺门


每个人

都具有创造的潜能

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

让世界看见你

无限可能


源:花瓣志 微信号:iihuacao

图文版权归属原作者, 仅限交流学习

以下为图文




情话真的是世界上最动人的东西。


大概,是因为每一个字眼都源于一份独一无二的偏爱。


当“我爱你”三个字在现在人们的笑语中变得越来越贫乏,就愈发羡慕那个手写爱情的纯粹年代。


如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深情:
如果不是因为这世界有些古怪,我巴不得永远和你厮守在一起。


如周总理写给邓颖超的浪漫:
我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纸短情长,聊寄相思。


以前的爱情都单纯,一生就认准一个人。透过时光的印记,我们看过了许多忠贞不渝、细水长流的爱情。


今天这个故事同样浪漫又长情,只是还有很多人未曾听说它。


你能想象一个97岁的老人,为92岁的妻子写了65年的情书吗?


你能想象这个老人,还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吗?

这个物理系爱写诗的理工男有多厉害?

冯端,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南京大学退休教授。
他还主编了我国第一部《金属物理》专著。
可更厉害的,是他给妻子说了一辈子甜甜的情话。


大半生致力于钻研学问和科学,冯先生身上有许多人们梦寐的光环和头衔。


对于妻子陈廉方,他的身份始终只有一个: 牵着自己的手,一不小心就跨越了半个世纪的那个人。

65年说起来很远,但深爱可抵岁月漫长。


离两人初见面,差不多已经70年光景过去了,陈廉方依旧印象深刻。



那是在南大物理系和金陵大学物理系的青年教师联谊活动上。


那天,戴着一副眼镜,一袭深色长袍的冯端,在一群穿着西服或中山装的男人中显得很是温文尔雅。


聪明伶俐,则是那个扎着两个大辫子的姑娘留给冯端的最深印象。



只是对于当时一个32岁,一个28岁的大龄“剩男剩女”,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也仅仅是止于了擦肩而过。


生活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会让有缘的人再次遇见。


1954年的秋天,在同学的介绍下,两人互通了姓名。


人海茫茫觅知音,因为志趣相投,从此也互通了两颗心意。



冯先生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的身上神奇地聚集了科学家的严谨沉着,还有诗人的浪漫才情。


第一次送礼物,冯端送给陈廉方的是两本诗集,一本《青铜骑士》和一本《夜歌和白天的歌》。


以诗传情,便成了两个人之间独有的默契。


后来漫长的岁月里,也因为这份浪漫的调剂,世俗烟火的生活,依然显得很可爱。


为什么又让忧郁的思想重染上你这素朴的心?
为什么对于我们幸福的远景还有一些怀疑?
不敢完全相信。
幽静的妹妹,温淑的爱人,我心里永远珍藏着你纯洁的形象。
如果没有了你,我的生命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空虚和荒凉。
不论是寒风中,望着树叶凋落,
或是脚踩过,满积着白雪的街巷。
只要我一想到了你,心里就充满了和煦的阳光。
——冯端写给陈廉方



陈夫人有一个特别宝贝的红匣子,里面装的不是什么昂贵的珍宝首饰,而是她和冯先生六十年往来的信件。


一截青丝是年轻时冯先生为妻子剪下的;


一沓沓保存完好,规整有序的信,则是妻子用心收藏的,每一封都记载着所有温暖又心动的瞬间。



再也回不去的时光,只是拿出这些信慢慢翻开,也能回忆起那些甜蜜或烦恼的日子,然后扬起已满是皱纹的嘴角偷笑吧。


一时浪漫是喜欢,一世浪漫那是人生至欢。


有一次两人相约玄武湖看雪。因为刚下过大雪,好像全世界都是冰天雪地的模样。


陈廉方突然问了冯端一句话:


“冬天那么冷,我们当时为什么那么勇敢呢?一点都不怕冷呢?”
冯先生用一首诗回答了陈夫人的疑惑:
“休云后湖山池雪,深情能融百丈冰”。


雪下得很厚,但我们的感情炽热,足以融化了这些坚冰。



你看,这世上哪有什么钢铁直男呀。


那个真正喜欢你的人,一定会想尽办法让你开心。


1955年4月1日,在一个樱花盛开的季节,两姓联姻,一堂缔约,他们结为了夫妻。


婚宴席开两桌,一桌请了冯端南大物理系的同学,一桌是陈廉方在三女中教学时的同事。


婚礼也很简单,连结婚戒指都没有订做。


可是这一天,他们却许下了一个终生的约定: 以后每年的4月1号一定要一起去看一场樱花,因为樱花树下有他们感情最好的见证。



对待爱情,冯端从来都是像做学问一样认真又执着。


70年代,恰逢最困苦的时期,冯端被下放,陈廉方得了子宫癌。


那段时间,因为不能见面,他们就每天都写信。



冯端的信里面,经常没什么大事。


但今天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即使都是生活小事,他都想着一定要分享给对方知道。


后来陈廉方手术成功,冯端高兴坏了,一下子写了10首诗给她。


经历过时代变迁,眼瞅着年纪渐长,最难熬的日子,是一封封来自对方的信,和对方真诚的爱,扶持他们走过了60多个春秋。



结婚30年,他对她说:
忆昔初会日,娟娟悦心意。
白首同偕老,恩爱岂容疑。


结婚50年,他对她说:
长忆人间四月天,樱花垂柳记良缘。
五十年后牵手游,皓首深情似当年。


结婚60年,他对她说:
六十春秋恩爱笃,双双执手难关渡,
而今白发同偕老,朝朝暮暮永相濡。

当初的誓言历历在目,兑现承诺的最好方式,是我们不仅做到了白首不分离,今天还比昨天又多爱了你一分。
时间最是冷漠无情,也最能见证世间的深情。



陈夫人有时会开玩笑,说身高只有1米63的冯先生属于二级残废,自己身高还不足1米5,属于侏儒。


他们从不是白富美与高富帅的完美结合,走着走着却幸福地从心动走到了耄耋,还羡煞了一众人。

多年前,他是小小的物理老师,没有礼金,没有隆重婚礼,她还是毫不犹豫嫁给了他;


多年后,他已经是著名的科学院院士,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只有感情还是像当初一样好。
在这个上了床都没有结果的年代,总有人还让我们相信着爱情。



坐在一起就会自然地拉起对方的手,并肩走路,就忍不住挽上对方的胳膊。


不是没有红过脸,但他们的模式很智慧: 若要道歉,得看是谁的错。


不是没有隔阂过,但他们不约而同选择的是把对方的好放在第一位:


“不在一起的时候,有时我想起他来,总觉得心里很暖很甜。


这辈子,遇上你,才是我最大的幸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