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经社
政策前沿 财经动态 思想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潇湘晨报  ·  麻六记紧急回应! ·  昨天  
新闻株洲  ·  3月1日起,领“红包”! ·  昨天  
湖南日报  ·  突发7.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  2 天前  
湖南日报  ·  张兰名下7家公司均已吊销或注销 ·  3 天前  
潇湘晨报  ·  被批吃软饭!具俊晔惊人资产公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经社

张文宏与德国华人同胞的对话(完整版)

政经社  · 公众号  ·  · 2020-03-22 17:42

正文


编者语: 近日,杜塞尔多夫中国总领馆的组织、邀请到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为近 200 位驻德国北威州华人同胞,包括留学生、家长、中 资企业人员等,通过视频方式对目前正在德国进一步恶化的新冠疫情进行了讲座与答疑。 以下是纪要:


张文宏教授:想要把日子过好,就不能纠结于互联网(的各种新闻消息)。 目前(留学生们)是围城:在 外面待着(觉得)危险,回国(觉得)没劲。所以,还是要对疫情有一个科学的预判,才是最重要的。我大概不会回答大家,是买张机票回国,还是继续在德国待着。但下面我会和大家分享,基于哪些事实,可以帮助你们自己做出科学的判断。 (对于过去几周欧洲的疫情而言),德、英德防疫措施相对是浅薄的。 但让人比较欣慰的是, 虽然每个国家应对的策略不同,但都在采取越来越积极的措施。


首先我谈一下新冠病毒到底是什么, 我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新冠是一种和 SARS 非常接近的病毒,但是没有 SARS 厉害。可是正因为它没有 SARS 厉害,所以早期你识别不了,还到处跑,所以传播的就很快。有些患者的低烧,可能连体温计都测不太出。而 SARS 一生病就是重症,你想跑也跑不出来了。所以,不太厉害的病毒,传播性反而很厉害。如果给予最好的治疗,SARS 的病死率是 10%,而新冠的病死率呢,在德国是小于 1%的,在中国也是。


冯总领事,我想问您还记得吗,2009 年的大流感,也波及到了欧洲。(冯答几乎没有印象) 没有印象,为什么?因为它病死率低。所以说新冠就是这样一种病毒。但这个病的特殊性是,如果你管控不好,那么后期是要很麻烦的。比如武汉,重症病人达到 20%。如果病人很多,几万人同时生病,城市是对付不了的。到时重症病人住不进去了,那么病死率就会变得很高。


我这里有确切的数据, 德国新采购了 10000 台呼吸机。 假如 5%的病人需要呼吸机。(此处是张教授以上海的情况类推的:上海有 350 个重症,25 人使用了呼吸机。)那么,我不考虑德国存量的呼吸机,就说这 10000 台,对应的就是 100000 个重症病人了。而你看现在德国的病死率,是不到1%的。(此处表达了对德国的乐观态度,关于医疗资源冗余,后面还会提到。)


所以差异就在于态度,在于对疾病的管理。谈到对疾病的管理,德国有Robert-Koch,这个研究所是地球上最好的疾病研究室之一---当然中国的现在也很好,但毕竟人家已经好了 100 多年了。上海几个礼拜闷下来就真的没有(新增)了,但德国要不要也采取上海的策略呢?



可是,德国一是没有到中国(发病扩散)的程度,二是你也没有赶上春节啊(春节假期对我国封城效果起到作用)。我认为目前德国的策略还是正确的,也就是出来一个(确诊),就治一个, 而不是封城。能不能封城呢?---杜塞尔多夫关掉了,而柏林没关掉,那你问题就大了。所以说,想短期见效,就必须采用激烈的手段---但这个激烈的手段必须统一。 你德国封了,那欧盟都得封,你欧盟封了,还得看美国封不封。


中国做的好在两方面,一是输入人口的管控---这个全球都能做的到;二是社区的管控--这个可是除了中国全球都做不到的。所以我提出的策略是两个,一是 lock down,二是 slow down。德国现在做的就是 slow down。( slow down 是基于冯总领事介绍的,德国目前关闭了娱乐场所, 学校,非必要的集会等。)这个疫情总体的态势是,过一段时间到了夏天,就比较少发,或是散发(零散发病),那么南半球就是冬天,再给我们输入一点;再到冬天,我们又多了起来,就再给南半球输入一点,所以搞个一两年也正常。


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别生病(别感染之意)。 你肯定会问,那怎么样才能别生病?记住,这个病毒只有唯一一个感染风险,它只出现在“密切接触”的情况下!现在有人说,你避免不了不必要的 Social,那你还谈想回国干嘛呢?你回国了不就是主动断掉所有和德国的 Social 了吗?所以,你们吃饭自己吃自己的,不聚会或小范围聚会,华人戴上口罩,减少接触,勤洗手,通风,分餐。对于那些中资企业,可以要求华人戴上口罩,德国员工自愿。


‍冯:对于那些症状很轻的人,要不要去急诊呢?


张:不要。 去了也不给你按新冠处理。这里对于症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有没有呼吸困难。怎样知道有没有呼吸困难,很简单,你走两层楼梯,一试便知。


‍冯:默克尔总理在日前发表的讲话说,会有 60-70%的人感染,您怎么看?


张:默克尔很高明,她不讲这句话,德国的娱乐场所到现在也关不掉。 而且,传染病理上讲,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这个疫情到最后最坏的结果,就是会达到 60-70%。比如,我和你冯总之间隔着10个人,而我是感染的,我就会传给第1个人,接着第1个人传染给第2个人,以此类推……但是传染到第6个人时,也许就传染不动了,因为他有抵抗力。(注:因此,感染率达到 60-70%,传染会进入一种非常缓慢的状态)。所以,默克尔把最坏的结果告诉给你了,只不过她没有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政治家很厉害,将来如果德国只有 10%,那你看这就是她的政绩。所以政治家比经商的厉害,经商的比我们做医生的厉害。


‍冯:您能不能预估一下疫情的走势。


张:我无法预测疫情的走势。(和每个国家的防控措施有关)。但最坏的结局是可预测的, 我们叫做免疫屏障,那就是60-70%。( 相对最坏结局而言,)德国到目前的成果还是比较理想。


‍冯:这个疫情是否会如此新增下去,还是会突然爆发?


张:爆发是要有爆发点的,而在现有的措施下,我看不到有爆发点的存在。但是仍会增加感染率,原因很简单,病毒的转播就是1传2,2传4,4传8,8传16……最近2周很关键,14天后如果效果不好,那么德国的应对等级要加大,因为到那时重症会加多,资源配置(呼吸机等) 也会出问题。 所以华裔自己也要提高应对等级。


冯:德国的医疗水平(条件)能够应付疫情吗?会出现超载吗?


张:这个就得看重症数量与床位数之间的相关性。80%的确诊是不需要住院的,住院主要考虑的是重症。我这里有数据说,德国是 30000 张床位应对500个重症,所以德国的冗余度比较大。以目前的态势而言,我认为德国可以应付。


‍冯:关于检测,在德国不是你想测就给你测,我们的同胞对此感到不解,为什么德国要这样对待呢?


张:我要说明,中国也不是都给你测。在中国也是只测来自疫区的人口,只测疑似。人人都给测,会产生巨大的医疗浪费,会带来医疗资源的挤兑,那么到时重症病人怎么办?北威州 1000 多万人口,而只对应 2700 名确诊的人,试想人人都去测,那是很昂贵的,那医保系统是会崩溃的。所以我认为不要去挑战它(德国的关于检测的规定)。


‍冯:在德国一旦确诊,就被要求居家隔离,这是否反而会推波助澜?


张:如果不是居家隔离,那实际上就是是否需要治疗的问题了。如果是轻症,治疗意义是不大的,80%的人最终还是自己痊愈的。居家隔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看国情),中国居家隔离是不好,因为我们居住的地方小。而且,中国政府的决心是,2-4 个月内就控制住疫情。(每个国家的决心和措施都不同)。


‍冯:在德国许多留学生都是合租,这怎么防?如果出现疑似怎么办?


张:这个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更好的办法。 多读书,少社交。 共用厨房不会感染,共用卫生间也不会感染,只有密切接触才会感染。在杜塞尔多夫,感染率是万分之一。你只要自己降低接触,你在 10000 个人里只会遇到一个感染者,而且你非要和他密切接触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