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掌阅读书
引领品质阅读,精彩不可错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想追求“自我”的年轻人,还能遇到完美的爱情吗? ·  23 小时前  
单读  ·  媛媛的旅馆:逃出电诈园区的中转站 ·  3 天前  
新周刊  ·  大S去世,我和我的青春终于告别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掌阅读书

54岁张曼玉逛地摊,买十几块的内衣火了:越没出息的人,才越计较面子

掌阅读书  · 公众号  · 杂志  · 2019-07-07 11:59

正文

作者| 言偃

来源| 精读(ID: jingdu999)



1



前阵子参加了一场婚礼。


新娘子满头满身的黄金饰品,戒指戴满每个手指,有些手指上甚至戴了不只一个。


手腕各戴了数个黄金手镯还不够,脖子上还挂着几十个。跟下图差不多。


(图片来源网络) 


展现彩礼的时候更夸张,车钥匙、房产证、现金,轮番上阵。


拿一个东西出来,就引起一片高呼,让人感觉新人在此刻到达了人生巅峰。


因为婚礼主家是熟人,我看到这种排场自然免不了惊讶。


事后,问过长辈才知道,原来,那些黄金手镯、现金绝大部分都是借来的。


皆因那边的习俗如此,结婚如果没个几斤黄金,几箩筐现金,是极其没有面子的事。


所以,婚礼前借金手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甚至由此衍生出了一门产业:职业租手镯。


更为可怕的是,现在的情况已经是改善后的了。


以前这边的人办红白喜事时,宴席的最后一道菜都是百元大钞。



宾客前往祝贺,不仅不用包红包,每人还能分到几百元。


钱发得越多的人家,就越有面子。


在这种风气下,很多家境一般的人,为了有面子,都不得不借钱发红包。


一场红白喜事下来,能让一个普通家庭瞬间返贫。


不敢结婚,不敢生子,甚至不敢死,成了这个地区的真实写照。


听完这种传统,我莫名想起了鲁迅笔下的中国式面子:


“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过去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


这话是鲁迅在1934年说的,用在如今,却还是那么得恰当,那么得令人细思极恐。


2



古代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个读书人家里很穷,却又死爱面子,从来不说家里没钱,还爱装阔。 


一个小偷以为他真的有钱,夜里就去他家行窃。


结果发现他家徒四壁,一样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便咒骂道:“晦气,是个穷鬼!” 


读书人听见了,急忙从床头摸出仅有的几文钱,追上小偷,说道:“你来得不巧,请把这钱拿去。不过,你到外面给我留点面子,千万不要说我家穷啊。”


可悲、可叹、可怜。


几千年过去,我们以为这种事情不再有,但现实是,如此荒诞剧目还在不断上演。


之前看连岳的文章时,就看到这样一条留言:



可怕的是,这不是个例。


在福建某地区,无数付不起加油费的年轻人,都曾开着豪车招摇过市。


记得我刚毕业租房时,合租的男生在酒吧上班,每天接触的都是有钱人。


为了让自己也有面子,他时常“打肿脸充胖子”。


苹果一出新款,他马上就要换;

请朋友吃饭,都要人均大几百往上;

朋友圈里,充斥着他的各种酷炫豪车、豪宅......


在朋友圈光鲜亮丽的他,一下班,回到的是,逼仄的出租屋。面对的是,妻子为孩子奶粉钱忧心的唠叨。


每当妻子抱怨他不该花那么多钱请客时,他总是满脸不耐地表示:“大家都是朋友,别人请我吃贵的,我当然也要请他贵的。”


老婆认为,“别人都清楚你的经济情况,你请个普通的,心意到了就行啊”。


他怒而反驳:“我不要面子的啊!


是啊,说来说去都是“面子”二字。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


中国是个熟人社会,这种面子不仅是可以看的,也是可以用的,是人的资源和身份。就像一个涟漪一样,一圈一圈的荡漾开来。这或许是中国人爱面子的原因之一。


但就像交易,永远是等价交换,强撑出来的面子,有几个人会买账?


很多人看不透的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外界评价,并不取决于外在表象,而是取决于他的内在实力。


在物质富裕的今天,你那些所谓的豪车车标、名牌购物袋、高端度假游,在有心人的眼里不过是虚张声势。


现实是,你有多少分量,别人才会卖你多少面子。



3


在我看来,爱面子、强行撑排场这种行为的本质,还是源于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


任何试图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行为背后,其实都可能隐藏着深深的自卑。


经济窘迫的人,会因为在地摊上看见熟人,迅速躲开。


而一个真正的有钱人,从不会害怕买地摊货被人看见。


前段时间,有港媒爆料,女神张曼玉独身一人前往地摊疯狂购物。


这条新闻很快上了热搜。



照片里的她,打扮低调遮挡严实,一下车就直奔鞋店,在店铺中挑选了多双鞋子。


这些鞋子的价格从19港币,到几十港币不等。


然后,张曼玉又火速去到内衣店购物。



据店铺老板娘说,张曼玉是这里的常客,经常一买就是一打,鞋子、内衣什么的都有,每个的单价都不超过100块。


很多人不解,张曼玉这么一个著名演员,身价早就过亿,居然也会买地摊货。


但其实,这才是很多有钱人最真实的样子


周润发不会觉得自己穿一双50元的拖鞋,就失了面子:



刘青云也不会觉得,去普通菜市场买菜,就丢了影帝的脸:



真正不缺钱的人,他们在乎的不是品牌有多大,价格有多贵,环境有多奢华,而是舒服自在。


反而是有些浑身名牌的人,可能背地里花呗、借呗早都欠了一大笔。


就像《一代宗师》里的一句台词:


人活一世,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里子。



4


今年4月,麦肯锡发布了一份《中国奢侈品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人在境内外的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



其中,90后占到中国奢侈品买家人数的28%,90后人均花费2.5万元购买奢侈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