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朋友聊天,作为法学硕士、司考考了超高分、目前在一家律所实习的他来说,最理所当然的状态应该是对未来的生活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吧,可是他却跟我说,他目前最渴望的是一毕业就立马退休。不得不感慨,现在的鸡汤市场真的是越来越窄啊,偶然读到下面这篇文章,发现原来他的状态叫做“低欲望”,陷入低欲望状态下,要如何解决呢?
文章来自:解题者(fantastic_fox)
作者:肖璟(狐狸君)
“
低欲望
”这个词源自大前研一先生(麦肯锡日本前董事)的
《低欲望社会》
一书。
这本书描述了日本年轻人目前极低欲望的状态——
-
衣:
在穿着方面不追求“大牌”,平时也打扮得比较朴素;
-
食:
可以接受一日三餐都是便利店的微波炉食物,一天食物开销可以不到1000日元(约60元人民币);
-
住行:
即使贷款利率低至2%,也不愿意借钱买房买车。
好玩的是,前不久和麦府台北办公室的校友聊到这本书,她说台湾年轻人现在也是类似的“低欲望”状态——“你可以对比一下上海和台北街边的年轻人,从穿着就可以看出不同。上海的年轻人很时尚、很多大牌,而台北的年轻人大多都穿得很朴素。”
宏观上来说,中国和日本正好相反——它的年轻人们,正从极高的储蓄率逐步过渡到拥抱消费甚至过度消费的阶段。信用卡分期、消费类贷款的蓬勃发展印证了这一点。
然而从微观层面上,我却观察到身边有不少“低欲望”状态的年轻人——
比如好基友Daniel,泛90后,以前也是咨询狗,财务自由的已婚已育男青年。物质上啥都不缺,和老婆琴瑟和谐,还有俩可爱聪明的娃,我们一般称呼这种人为“人赢”。
虽然他什么都不缺,但每每离开工作和家庭时,总会感受到无尽的空虚,甚至会开始困惑人生的意义。他的生活也变得愈发简单——穿的是文化衫,吃的是盒饭,每天骑摩拜上下班,在北京的临时住所是跟别人合租的15平米的小房间。
Daniel 的小房间
再一个案例就是以前我的实习生小Z。
95后,家境小康。或是因为自小生活过于安逸、缺乏危机感,小Z很少去想未来到底要做什么,没有职业规划没有愿景。小Z的迷茫,其实也是一种典型的“低欲望”状态。而且这种状态似乎是泛90后的常态。
那么,虽然宏观上中国进入了欲望爆发期,而Daniel和小Z却还会处于这种“低欲望”的状态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欲望是什么?
- 1 -
欲望是人类经过数百万年演化形成的本能,欲望的满足会产生快感,而这个快感其实是对人类生存、繁衍、进步的奖赏。换句话来说,
欲望驱使着人类的生存、繁衍与进步
——食欲驱使你进食果腹,性欲驱使你繁衍后代,求知欲驱使你去探索新的知识。
不过,
欲望却是一个你想填满却永远也填不满的坑
——欲望被满足的快感通常很短暂,因为保持匮乏感的状态就是欲望本身。我们不能缺失了这种匮乏感。
举个例子,如果性高潮持续不退,人类固然会开心,但这种满足感会让人类连觅食的动力都失去,最后很可能会被饿死。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欲望”、甚至“高欲望”是件好事。
- 2 -
人其实不断在交替两种欲望的状态——
求而不得
与
如愿以偿
。
“求而不得”状态下,我们会想方设法去满足我们
已知的
欲望
,一旦已有的欲望被满足,我们就会进入“如愿以偿”状态。
而在“如愿以偿”的状态下,我们则会竭力去探索
新的未知的欲望
,一旦新的欲望出现了,我们又会回到“求而不得”的状态。
回过头来看看文章开头的三个案例:日本年轻人、Daniel和实习生小Z。
日本年轻人所处的是“求而不得”的状态。
这是因为他们的
上升路径被封锁
——日本企业管理层高龄化现象很普遍,这与日本人的长寿有关。日本女性平均寿命86.61岁,男性80.21岁,分别排行世界第一与第五。
老头子们占据了职场要位,年轻人在可预见的短期未来很难有阶级跃升的通道。欲望无法被满足,所以他们选择了压抑自己的欲望,进入“低欲望”状态。
Daniel与小Z,虽然从收入和资产的角度看差距很多,不过从本质上来看,他们所处的都是“如愿以偿”的状态。
Daniel的状况自然不用多说,财务自由,物欲基本都可以满足,情感方面又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小Z则和大部分泛90后一样,生于小康之家,大部分基础物质需求都可以满足,没有啥烦心事。
他们都是“如愿以偿”的状态,区别只是在于他们所知道的“欲望”等级不一样——Daniel由于经济条件的富余,已知的欲望可能更多。
拿选餐厅来比喻的话,日本青年们是“知道有家很贵的好餐厅,但是吃不起”;小Z的情况是“吃过的好餐厅很少,不知道有哪家餐厅好吃”;而Daniel的情况是“吃过的好餐厅太多,不知道
还
有哪家餐厅更好吃”。
Daniel和小Z面临的“低欲望”究其原因,是因为所有他们
已知的欲望
都已经被满足,所以他们都会觉得迷茫,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缺,也便进入了“低欲望”状态。
- 3 -
其实我在最前面的那张图已揭露了答案:
当你处于“求而不得”状态时,你要做的,是
满足欲望
。
而欲望的满足可以通过两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