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北森,一体化人才管理云平台,拥有国内唯一覆盖人才测评、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继任与发展、360度评估反馈、员工调查、核心人力等业务的一体化人才管理软件平台iTalen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kedIn  ·  新的一年,爱上工作 ·  昨天  
51HR派  ·  好巧,我也因为上班得病了 | TIPS ·  2 天前  
51HR派  ·  你骂的预制菜,在春节卖爆了 ·  2 天前  
瑞安论坛  ·  来了!今天下午1点! ·  2 天前  
WallStreetTequila  ·  第2张Offer!BU研究生学员斩获Euro ... ·  4 天前  
WallStreetTequila  ·  第2张Offer!BU研究生学员斩获Euro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许你已进入“低欲望”状态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17-08-30 11:24

正文

周末和朋友聊天,作为法学硕士、司考考了超高分、目前在一家律所实习的他来说,最理所当然的状态应该是对未来的生活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吧,可是他却跟我说,他目前最渴望的是一毕业就立马退休。不得不感慨,现在的鸡汤市场真的是越来越窄啊,偶然读到下面这篇文章,发现原来他的状态叫做“低欲望”,陷入低欲望状态下,要如何解决呢?


文章来自:解题者(fantastic_fox)

作者:肖璟(狐狸君)


低欲望 ”这个词源自大前研一先生(麦肯锡日本前董事)的 《低欲望社会》 一书。


这本书描述了日本年轻人目前极低欲望的状态——

  • 衣: 在穿着方面不追求“大牌”,平时也打扮得比较朴素;

  • 食: 可以接受一日三餐都是便利店的微波炉食物,一天食物开销可以不到1000日元(约60元人民币);

  • 住行: 即使贷款利率低至2%,也不愿意借钱买房买车。


好玩的是,前不久和麦府台北办公室的校友聊到这本书,她说台湾年轻人现在也是类似的“低欲望”状态——“你可以对比一下上海和台北街边的年轻人,从穿着就可以看出不同。上海的年轻人很时尚、很多大牌,而台北的年轻人大多都穿得很朴素。”


宏观上来说,中国和日本正好相反——它的年轻人们,正从极高的储蓄率逐步过渡到拥抱消费甚至过度消费的阶段。信用卡分期、消费类贷款的蓬勃发展印证了这一点。


然而从微观层面上,我却观察到身边有不少“低欲望”状态的年轻人——


比如好基友Daniel,泛90后,以前也是咨询狗,财务自由的已婚已育男青年。物质上啥都不缺,和老婆琴瑟和谐,还有俩可爱聪明的娃,我们一般称呼这种人为“人赢”。


虽然他什么都不缺,但每每离开工作和家庭时,总会感受到无尽的空虚,甚至会开始困惑人生的意义。他的生活也变得愈发简单——穿的是文化衫,吃的是盒饭,每天骑摩拜上下班,在北京的临时住所是跟别人合租的15平米的小房间。



Daniel 的小房间


再一个案例就是以前我的实习生小Z。


95后,家境小康。或是因为自小生活过于安逸、缺乏危机感,小Z很少去想未来到底要做什么,没有职业规划没有愿景。小Z的迷茫,其实也是一种典型的“低欲望”状态。而且这种状态似乎是泛90后的常态。


那么,虽然宏观上中国进入了欲望爆发期,而Daniel和小Z却还会处于这种“低欲望”的状态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欲望是什么?


- 1 -


欲望是人类经过数百万年演化形成的本能,欲望的满足会产生快感,而这个快感其实是对人类生存、繁衍、进步的奖赏。换句话来说, 欲望驱使着人类的生存、繁衍与进步 ——食欲驱使你进食果腹,性欲驱使你繁衍后代,求知欲驱使你去探索新的知识。


不过, 欲望却是一个你想填满却永远也填不满的坑 ——欲望被满足的快感通常很短暂,因为保持匮乏感的状态就是欲望本身。我们不能缺失了这种匮乏感。


举个例子,如果性高潮持续不退,人类固然会开心,但这种满足感会让人类连觅食的动力都失去,最后很可能会被饿死。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欲望”、甚至“高欲望”是件好事。


- 2 -


人其实不断在交替两种欲望的状态—— 求而不得 如愿以偿

“求而不得”状态下,我们会想方设法去满足我们 已知的 欲望 ,一旦已有的欲望被满足,我们就会进入“如愿以偿”状态。


而在“如愿以偿”的状态下,我们则会竭力去探索 新的未知的欲望 ,一旦新的欲望出现了,我们又会回到“求而不得”的状态。


回过头来看看文章开头的三个案例:日本年轻人、Daniel和实习生小Z。


日本年轻人所处的是“求而不得”的状态。


这是因为他们的 上升路径被封锁 ——日本企业管理层高龄化现象很普遍,这与日本人的长寿有关。日本女性平均寿命86.61岁,男性80.21岁,分别排行世界第一与第五。


老头子们占据了职场要位,年轻人在可预见的短期未来很难有阶级跃升的通道。欲望无法被满足,所以他们选择了压抑自己的欲望,进入“低欲望”状态。


Daniel与小Z,虽然从收入和资产的角度看差距很多,不过从本质上来看,他们所处的都是“如愿以偿”的状态。


Daniel的状况自然不用多说,财务自由,物欲基本都可以满足,情感方面又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小Z则和大部分泛90后一样,生于小康之家,大部分基础物质需求都可以满足,没有啥烦心事。


他们都是“如愿以偿”的状态,区别只是在于他们所知道的“欲望”等级不一样——Daniel由于经济条件的富余,已知的欲望可能更多。


拿选餐厅来比喻的话,日本青年们是“知道有家很贵的好餐厅,但是吃不起”;小Z的情况是“吃过的好餐厅很少,不知道有哪家餐厅好吃”;而Daniel的情况是“吃过的好餐厅太多,不知道 有哪家餐厅更好吃”。


Daniel和小Z面临的“低欲望”究其原因,是因为所有他们 已知的欲望 都已经被满足,所以他们都会觉得迷茫,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缺,也便进入了“低欲望”状态。


- 3 -


其实我在最前面的那张图已揭露了答案:

当你处于“求而不得”状态时,你要做的,是 满足欲望


而欲望的满足可以通过两种方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